?

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的思考

2018-01-12 11:51陳琳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工會規范

陳琳

【摘 要】在企業的發展中,工會的主要任務是反映民聲,在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幫助弱勢群體,為創建和諧社會提供保障。而在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將其作為依據,實現財務管理管理的規范化?;诖?,文章闡述了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總結了相應的優化措施,希望能夠實現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

隨著工會組織的建設和工會活動的有效開展,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應運而生,其作為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是工會財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相關人員必須予以重視。工會經費是促進工會工作順利開展的物質基礎,現階段,很多地區開始實行地稅機關代收工會經費的方式,這就使得基層工會有了較多的留成經費,但經費管理和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相關人員應該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

一、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的必要性

1.1提高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

工會財務會計工作是工會經濟管理活動開展的基礎,其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相關會計信息,有效地核算并監督財務會計工作,為工會事業的正常開展提供依據。

1.2有效發揮會計職能的需要

為了實現工會會計工作的順利實施,相關人員應該不斷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并在實際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出會計職能的作用,推動工會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3提高工會會計人員素質的需要

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礎,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最直接的對象。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完善會計基礎建設工作,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工會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1.4工會資產管理工作發展的需要

現階段,企業建設規模日益擴大,工會經費的資產規模也在不斷發展,而工會事業的發展也隨資金規模的增大而拓展,將會出現更多、更新的經濟事項。相關人員應該將健全的會計基礎工作作為保障,為工會工作大局服務,為職工群眾服務。

二、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2.1.1原始憑證合法性審核把關不嚴

目前,很多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存在原始憑證內容缺失、填制單位名稱或審批付款手續不完善,未根據要求填制原始憑證等問題,如會議、培訓活動等缺少相關資料作為依據,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無人員簽到、簽單,購置物品無明細清單,未對費用支出進行歸集和分析等。同時,收到員工交納會費、捐贈款等僅有銀行進賬單,無收款收據或明細清單,缺少文件依據或說明等附件,無法有效地反映收款事項及過程,并且,發票填制要素不全,未嚴格按要求填寫品名、單價、數量等,尤其是報銷發票名稱不規范和統一。

2.1.2財務信息缺少真實性和完整性

現階段,很多工會的財務人員都是兼職人員,其往往在不同的部門工作,缺少良好的會計核算工作環境,財務處理程序比較混亂。同時,財務人員工作主動性不強,業務能力相對較弱,指導業務和監督經濟事項工作經驗欠缺,極易出現會計工作權責不清晰、會計業務銜接不暢、財務信息不真實或不完整等問題,阻礙了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運行,影響著會計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

2.2會計核算水平與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在工會組織開展的規范化活動評比中,很多基層工會對于規章制度未能很好落實。第一,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存在欠缺。個別單位存在一人辦理會計業務全過程,會計行為缺乏制約,無法滿足會計程序的要求。第二,債權債務管理制度的理解與執行存在差距。一些基層工會年底不能及時清理往來款項,有的長期掛賬,占用了工會有限的資金。

2.3財務管理工作不到位

首先,多數工會未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在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做到用制度管人和管事,導致財務會計行為規范性較差,無法保證會計質量,為工會的管理帶來了風險和隱患;其次,預算管理工作敷衍了事、浮皮潦草。一些工會對經費的支出審查不嚴格,存在著明顯的數據邏輯錯誤,報送的預算資料殘缺不全,工會實際的費用支出和預算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工會經費的管控存在著盲目性和隨意性;最后,缺乏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部分工會未認識到工會和行政財務核算之間的關系,工會有權利享有經費獨立管理的權利,并需要建立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制度。但是,個別工會將行政支出和工會支出混在一起,未明確劃分兩個主體的支出原則和范圍,如行政單位將本員工的補助費、體檢費和福利費劃歸到工會支出中,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帶來了風險。

2.4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干部隊伍不穩定

近年來,工會各級單位正在積極地進行結構調整,使得生產經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企業工作的重心和組織架構都傾向于市場和服務,工會在組織設置和人員配置呈現出精簡和精細的特點,但很多基層的工會財務人員都不是專職的,大多是由行政財務人員和審計人員兼職的。同時,在崗位適時變動的過程中,工會主要負責人也頻繁變動,每年度的財務培訓、檢查指導和人員的不穩定和變化是難以契合的。

三、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的優化措施

3.1加強預算編制,促進經費使用規范化

在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過程中,要認真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原則。將工會經費的各項來源和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使工會預算內容更加合法、合規、完整、準確。工會經費的使用要適應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新要求,使各項支出反映更全面、結構更合理,工會財務部門要對預算的編制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以利于工會領導作出科學決策。除此之外,相關人員應強化預算管理,切實執行預算切實工作,對工會組織每一項大的經濟活動都要提前介入,實現全過程的動態參與,及時、有效地制止不規范行為,保證所有資金能夠得到正確使用。

3.2監督機制的強化

監督能保證工作的公平公開化,充分發揮出監督作用,促進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積極發展。因此,在工會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通過自身管理,對其進行優化,以達到外部監督效果的實現。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對原始憑證進行查看,審查入賬、發票和數據等信息,確保數據信息填寫的準確性和齊全。除此之外,還需要對領導人員的簽字進行分析,確保扶貧工作的公平公開化,保證所有職工都能積極參與,完善使用的手續。

3.3注重財務機構建設和財務人員素質提升

在工會財務會計管理中,工會組織應該配備綜合素質較高的財會人員,基層工會也可以聘請企業內部具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兼職會計工作。同時,工會組織應該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財會人員的崗位職責,使得財會人員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除此之外,工會要對財會人員持續性地進行后續教育,這樣會計人員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嚴格按照最新的財經法規和上級的工會要求開展會計工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具有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業務量大的特點,工會組織要提高對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認識,利用開展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工作的有利條件,努力推進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強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工作,全面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質量,為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文前英.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4):103.

[2]陳天湖.關于推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財經界(學術版),2016(09):256.

[3]高翔.關于加強基層工會會計管理策略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6(09):168.

猜你喜歡
財務會計管理工會規范
數讀·工會
數讀·工會
數讀·工會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工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