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創新研究

2018-01-12 11:51張英杰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常態理念經濟

張英杰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而目前我國很多企業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面臨著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人才匱乏等問題。為了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企業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來進行相關的自我管理創新。針對上述的內容,本篇論文主要研究的內容是經濟新形勢下企業管理的創新,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為企業提升管理成效做出有關的參考。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企業管理;創新

一、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理念落后

當前一些企業由于管理者過于保守或是自身素質與專業技能不過硬等問題,在企業管理的工作中缺乏創新。有些企業雖然理論上提倡創新,但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沿用著傳統的管理理念。這種理念僅僅只是適用于某一個階段的發展,對于現代化經濟新常態的社會背景發展來說已經不足以滿足其需求。企業工作的重心盲目地放在追求經濟效益上面,使得整體的經營管理策略制定不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不穩定,而且對于員工的積極性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這樣雖然可取得一時的成績,但是形成不了完整的發展態勢,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企業經營管理的制度制定相對來說不完善

企業經營管理制度不完善表現在企業的管理者、決策者、基層工作者等還不夠重視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方針。許多企業的經濟制度難以匹配自身的實際發展,致使企業制度與其發展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難以跟上企業經濟的發展與更新速度。同時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監督,長期面臨利潤虧損,影響經濟管理制度執行的實效性,導致制度流于形式。例如,有的公司的工資隨意性比較大,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薪金制度,沒有制定規范的薪金下發標準,老板可以隨意掌控員工的薪水,薪水的發放不以業務水平高低為準,而是以是否博得了老板的青睞為標準,這樣就會使一些務實的工作者即使工作優秀也很難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會極大地降低公司的發展質量。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以華曙高科為例,通過創新化管理,使企業擁有從軟件到材料再到設備的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條,華曙設備可以修改參數及更換耗材,大大降低用戶使用成本。開源思想及多年技術沉淀,讓華曙得以提供高性價比的工業打印解決方案,這也是華曙最大的競爭優勢。華曙40%的業務來自海外市場,擁有豐富的海外市場及應用案例經驗,為加快行業產業化積累了寶貴經驗。目前,華曙設備已經進入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市場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華曙在收購歐洲最大3D打印設備服務商LSS股份基礎上,通過他們的專業服務,進一步拓寬了歐洲市場。所有這一切創新管理舉措,使華曙高科邁入了發展的快速通道。

目前,國際上原來是競爭對手的企業之間,紛紛掀起合作創新的浪潮。例如,電子產品領域中,美國的IBN與日本東芝的聯盟;汽車行業中美國福特與日本豐田公司的聯盟;電器設備制造業中美國通用電器與歐洲西門子聯盟。當今世界出現的這種競爭與合作相統一的現象,不是個別企業的經營戰術,而是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企業所具有的競爭觀念創新的表現。中國的家電企業、通信企業、IT企業,如TCL、夏新、康佳是從家電行業拓展到手機領域;聯想從PC延伸到IT,再通過并購進入手機領域;桑達與飛利普、浪潮與LG、波導與西門子等等的合作,正是通過產業鏈的整合、資金與資源的擴張及管理經驗的復制,實現企業多元化的探索;通過進出口貿易,海外投資戰略聯盟,推動國際化擴張。所以經營管理理念的創新是十分重要的。

三、新常態下企業管理的創新途徑

1.管理理念的創新

在經濟新常態中,企業要想順利地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就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制定有關的管理理念,并且對原有的管理理念進行合理的創新。一方面要鼓勵內部創新,建立創新體系,如思想創新、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等。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廣精細化管理,要嚴格規范工作流程,實施崗位責任和績效考核制度。企業內有關的管理人員必須對管理理念進行適當的轉變,首先,從過去的“以經濟為本”轉化成為現階段“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給予員工充足的人文關懷,實行一定的柔性管理。這不僅能夠增強全體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其在工作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感,以主人翁的姿態來參與工作,最終還能夠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其次,企業在完成相關管理時,必須保持正確的態度,認真分析自身管理中不足的地方,之后,有關人員就要對內部經濟機構存在不足的地方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找出合理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除了上述內容之外,企業員工在完成每日需要的工作之外,還要不斷的對自身的技術水平進行提高,對于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識,企業員工要保持積極的態度對其進行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在學習的同時,企業員工還要對一些先進技術進行學習,認真做到以上幾點,那么就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管理理念的創新。

2.完善企業管理制度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應與時俱進,加強基礎管理,實現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在對管理制度進行確認的時候,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幾點:首先,要深化薪酬、獎懲等激勵制度創新,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將企業發展的任務和目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限等,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學系統的定量考核制度和評價獎懲制度,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經濟管理的效率。其次,要提高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舉個例子來說,在進行上下班打卡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采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員工利用指紋或刷臉打卡的方式來進行上下班的打卡,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約束員工的行為,同時還能保證員工準時準點的上下班,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管理,企業的管理就會變得更為便捷。最后,企業在進行有關管理的時候有一點是必須要注意到的,那就是人性化管理。

3.引領新常態,創新人才機制

人才是企業管理進行創新的重要條件,沒有創新型的人才,就做不到企業管理的創新?!?014 年中國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顯示,人才短缺、環境不好、資金匱乏、動力不足等被認為是阻礙企業創新的因素,其中創新型人才短缺是最主要因素。企業必須從根本上發揚創新精神,大力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人才的成長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對于在創新的過程中造成的失誤能適當包容,對優秀人才的待遇適當提高,這樣才能對優秀的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時,企業的管理要遵循以人為本,適當地舉行相應的活動,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同時向對公司業務做出巨大貢獻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按勞動成果支付薪酬,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高,使整個企業體系充滿活力,在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競爭中更有優勢。例如,娃哈哈集團以競爭與激勵為核心,創建崗位競聘平臺,建立組織能力和員工能力雙螺旋提升機制,營造了和諧而且充滿活力的人才生態體系。企業應營造創新的文化氛圍,給員工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營造環境,為想干的人創造機會,為能干的人搭建舞臺,為優秀人才留出位置,為干得久的人提供股份,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協同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在高科技、高信息迅速發展的年代,管理創新是企業永恒的課題。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不僅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還面臨著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新常態的不適應性。對于墨守陳規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秩序和格局一直在變;而對于有志于創新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企業有無限發展空間。因此企業需要從市場具體發展情況出發,從理念、制度、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等方面進行管理創新,繼而創造出新的力量,實現自身的突破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娟.淺析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管理創新[J].商場現代化,2017(18):108-109.

猜你喜歡
常態理念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新常態下的艱辛與希望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