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2018-01-12 11:51周洪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個人信息公民犯罪

周洪

近年來,隨著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持續高發,社會危害嚴重。2017年以來南京市雨花臺區院受理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數量出現急劇增長。2015年至2016年共辦理此類案件2件2人,而2017年則升至14件14人,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高達15萬余條,社會影響很大,應當引起重視。

一、犯罪特點

1、信息來源方式多樣化。辦案過程中發現的個人信息來源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交易。需要信息的人通過熟人介紹或網絡找到提供信息的人,根據信息的針對性、內容詳細程度,價格幾元到幾十元一條不等。目前已辦理的案件多數屬于此類。二是通過客戶名單交換或是朋友間無償提供。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同行業或是行業上下游之間。比如、張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張某的信息來自于另一間公司就職的朋友郭某,其獲得信息后又繼續進行轉賣。三是在離職過程中將原公司所儲存的客戶個人信息非法復制,甚至在離職后仍然繼續通過網絡非法獲取。如王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出現的“管家婆”軟件,可以通過網絡查看總公司的客戶資料信息,而王某離職后權限依然沒有取消,使其在離職后仍然能不斷非法獲取原公司的大量客戶信息。

2、犯罪呈現集團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主要集中在金融、房地產、快遞電商等服務類行業,這些行業能夠接觸并存儲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而這些領域中的犯罪行為通常呈現集團化特點。從非法收集、提供竊取、到交易、交換等各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鏈,這些人員之間分工合作,利益共享,使犯罪進一步擴散蔓延。曾出現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11人都從事家裝行業,且多數工作于同一裝飾城。他們經過牽線搭橋,相互之間反復倒賣個人信息,影響惡劣。

3、交易過程隱蔽性強。個人信息的出售、交換過程大多依靠網絡,通過特定QQ群、微信進行,雙方在網絡上發布出售及購買信息,通過在線聯系、網絡轉賬等方式完成交易,公民信息也多數以電子數據的形式通過郵件傳輸。交易雙方不見面,甚至不知道真實姓名和身份。交易過程的隱蔽性給證據的鎖定和上下家的追訴帶來了很大困難。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危害

1、易滋生詐騙等各類下游犯罪。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信息資源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同時,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也成為其他各類犯罪的源頭。電信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等各類犯罪,常常是以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為前提的。嫌疑人非法獲取大量真實具體的個人信息后,就有可能事實有針對性的詐騙,造成惡劣后果。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能夠將電信網絡詐騙等扼殺在源頭,有利于維護網絡安全及社會的穩定。

2、危害面廣,影響人數眾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每筆非法交易涉及的公民個人信息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共計逾15萬余人的個人信息遭到侵害,產生了龐大的受害人群體,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復制、轉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幾乎零成本,這導致侵害行為不斷重復發生,受害人數不斷擴大,直到司法機關介入為止。

3、嚴重損害服務行業公信力。行業內部人員利用職權非法獲取單位存儲的客戶個人信息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主要行為模式。無論是單位管理人員直接實施的不法行為,還是網絡系統漏洞導致犯罪分子有機可乘,都大大損害了行業的公信力。市場經濟環境下,服務行業缺失公信力會導致消費者的不信任,常常出現接受服務時登記虛假信息或是出于不安拒絕登記。這種現象不利于市場管理,也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三、對策建議

1、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打擊犯罪力度。近年來我國為了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在制定完善法律法規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增設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將兩罪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并擴大了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加重了法定刑。2017年5月,最高法和最高檢又發布了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司法解釋,進一步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嚴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司法部門應保持這樣的高壓態勢,不斷加大打擊侵害公民信息犯罪力度。

2、規范行業監督,提高信息管理水平?,F今在公民個人信息的存儲和管理上還存在不少漏洞。為了從源頭遏制此類犯罪,應當督促擁有公民大數據的相關單位和企業強化安全管理措施。一方面要建立嚴格的內部保密制度。相關人員要做好保密工作培訓并簽訂責任書。定期檢查監督客戶資料的保存情況。另一方面要從技術層面保障公民信息安全。移動存儲介質的使用要規范,不得隨意復制、轉移單位內部存儲的公民信息。對諸如“管家婆”之類的客戶個人信息管理平臺軟件,要加強賬戶權限管理。建立警報系統,對可疑的大量復制行為觸發警報。接觸信息的終端要留下可追蹤記錄,保證有跡可循。

3、加強普法宣傳,提升公民防范意識。利用各種平臺開展有效宣傳,提升公民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嚴重性的認知。提醒廣大群眾切實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比如日常生活中不隨意丟棄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不貿然參加“網絡問卷”等互動活動暴露真實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未知網站等。

【參考文獻】

[1]個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刑法修正案(七)》第7條析解[J]. 李鳳梅.河北法學. 2009(12)

猜你喜歡
個人信息公民犯罪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個人信息?
論公民美育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警惕個人信息泄露
Televisions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什么是犯罪?
十二公民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個人信息保護等6項通信行業標準征求意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