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農田水利管理與防洪抗旱問題

2018-01-12 11:51牛華軍張平波張運啟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社會經濟

牛華軍 張平波 張運啟

【摘 要】農業是國家發展的命脈,而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近年來,我國農田水利事業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逐漸前進,且前景較為樂觀。不過在農田水利管理以及防洪抗旱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诖?,本文將對農田水利管理及防洪抗旱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希望對農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田水利管理;防洪抗旱;社會經濟

農田水利管理一直都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時代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完善,農田水利管理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防汛抗旱功能的完善。不過在防汛抗旱過程中,因為異常天氣的不斷增多,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阻礙,因此,相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水利管理和防汛抗旱對策。

一、水資源現狀

1)人均占有量不足

雖然我國地大物博,資源儲備較為豐富,不過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水資源儲備正在快速減少,且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相對較低,嚴重的制約了我國水資源的發展。

2)水資源分布不均

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國水資源分布存在不均勻現象,東南地區水資源較為充足,其他地區水資源較少,甚至還會存在嚴重短缺現象,這使得我國南北方農業發展存在嚴重問題。

3)年降水量分布不均

我國處在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內,夏季降水較多、冬季降水較少,且南方降水要普遍多余北方澆水,使得我國水資源呈現分布不均的情況。

二、農田水利管理現狀

(一)基礎設施較為落后

農田水利管理主要是為了滿足農作物灌溉需求,提升作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所以基礎設施對其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只有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才能更好的保證灌溉質量,提升防洪抗旱性能,發揮水利管理的實際效用。不過結合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農村地區仍在沿用傳統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無法滿足現今環境發展的需求,再加上設施建設時間較長,設備損毀等情況較為嚴重,無法有效發揮其自身的性能,大大降低了農田灌溉質量,影響了農田防洪抗旱能力,從而減少了農作物產量,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麻煩。

(二)灌溉方法較為落后

由于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的影響,使得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存在嚴重缺水現象,再加上目前很多區域仍在沿用傳統灌溉方法,即通過大水漫灌的方式實施灌溉作業,使得農作物在生產中面臨較多問題,影響其產量。大水漫灌是將水直接引入到農田中,這一過程由于并未對農作物用水量進行準確計算,水資源分配不合理,影響了農作物長勢,且距離水源越遠的農作物其長勢越差。另外,長期實施漫灌操作還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土壤中有機物含量,進而影響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三)不明確農田水利管理內容

在農田水利管理中,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其管理和養護工作也是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之一。不過目前很多區域對于該方面工作的重視力度不足,導致基礎設施損壞嚴重,影響了其功效的發揮,對農作物生長帶來的阻礙。而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水利設計部門相對較多,且在部門建成后并未對其進行有效管理和責任劃分,使得部門形同虛設,在出現問題時無法及時找到解決人員,影響了水利管理效果和質量;其二,在水利設施維修和養護時,由于缺少標準的管理制度以及明確的操作流程,使得維修效率較低,養護質量不高,再加上資金扶持力度較小,水利設施存在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減少了農民經濟收入。

三、農田水利的防洪抗旱作用

農田水利工作的開展對于穩定農作物生長、提升農作物產量有著顯著效用。同時對于降低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也有著積極意義。農田水利設施的建立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降低自然災害的破壞力度。在發生洪澇災害時,這些水利設施可以將水源引入到河流、下水管或者儲存在固定區域內,以降低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且儲存的水源也可被應用到其他建設,或者干旱缺水季節中來,加大了水資源利用率。而在干旱季節內,水利設施可以將原有儲備的水源應用到農作物灌溉中,保證農作物生長中有充足的水分供應。通過相互轉化,有效的維持了農作物在不同季節生長中所需要的水分,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緩解了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現象。

四、完善農田水利管理的建議

(一)推廣先進灌溉技術

為了保證農田水利管理質量,有必要加大對先進灌溉技術的引入,提升水資源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實現節約用水目的。目前最常見到的灌溉技術主要有噴灌、微灌和根區導灌這三種。噴灌是利用水泵等裝置,將水運用到制定區域內,再利用噴灌裝置將水以小顆粒噴在作物上,其優勢在于能夠確保農作物與水分的有效解除,增強灌溉均勻性。微灌技術是在農田內鋪設相應的管道,水通過管道流土農田中,其能夠降低灌溉過程中存在的水分蒸發和滲漏問題,加大水資源利用率。根區導灌則是將水、農藥和肥料三者融合起來直接灌輸到作物根部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水資源使用率,還能實現水量的合理控制。

(二)合理規劃灌溉方法

在農作物種植中,為了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除了要選用先進灌溉技術外,對于灌溉方法也要進行合理的把控,以確保灌溉水量的適當。水量過多、過少都會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狀況,所以需要對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實行合理調查。相關人員可以根據區域特征以及栽種農作物的情況,對其需水量予以調查,從而選擇合理的灌溉方法,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如果區域內農作物較多,要有針對性的選擇灌溉方法,以確保農作物水量的適當。在了解農作物需水量后,工作人員還需結合總水量情況制定合理的分配計劃,并選擇相應的灌溉技術,讓農作物正常生長。

(三)加大防洪除澇管理力度

防洪除澇是農田水利管理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做好防洪除澇一方面能夠保證農作物產量,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必須加大防洪除澇管理力度,提高工作質量,以維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農業經濟的提升奠定基礎。

五、結語

總之,水資源問題的日益嚴重給農業發展帶來了一定阻礙,對此,我國應加強對農田水利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視。引進新型設備和技術,注重水環境治理和自然災害的規避,以此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農田水利管理與防洪抗旱問題論述[J].焦文正.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0)

[2]農田水利管理與防洪抗旱問題研究[J].阿依吐遜·吐爾地.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6(03)

[3]淺談農田水利管理與防汛抗旱[J].許曉靜.科技致富向導.2014(15)

猜你喜歡
社會經濟
2013年廣東熱區社會經濟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
公證創新服務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學習經濟常識的主動性
互聯網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影響
大學生就業初期不穩定因素與就業預警機制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