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金庸小說中的愛情

2018-01-12 11:51蘇雪芳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蘇雪芳

【摘 要】“情”貫穿于金庸的15部小說之中,是我們認識和了解金庸小說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正是他擅長于對情描寫,且描寫得感人肺腑,所以成就了今日的金庸。歷來有很多學者在討論金庸小說的愛情,那么他所描寫的情是什么?這在他的小說中已有不同的呈現,有的情可以產生美,有的情可以產生癡念,有的情卻可以產生孽,本文將圍繞這三點展開論述。

【關鍵詞】金庸小說;愛情主題;情的生產

愛情可以說是金庸小說的基本主題,也正是金庸將這一基本主題貫穿到底,才成就了今日地位非凡的金庸?!啊诵哉摵汀饲槲哆@一‘五四新文學的傳統,……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得到繼承,并成為金庸小說成功的要素?!?[1]每個人對愛情都有著不同的理解,而金庸也并非將愛情的觀念固定到一個框架中,而是不斷地沖破古往今來固定的愛情框架,并逐漸建立起自己認識到的愛情觀。不論愛情可以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它始終都像西緒福斯的神話一樣,縱使知道結果,也知道過程的艱辛,卻仍要執著地堅持下去。

一、由情生“美”

金庸所描寫的愛情不論結局是什么,在相戀的過程是一定會產生“美”。所謂“美”,就是相戀過程中讓人感到愉悅的情感。為什么李莫愁總會情不自禁地吟誦“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詩詞呢?一方面她在悲哀愛情,另一方面她則是在緬懷她所擁有的愛情之美,而這種“美”,值得生死相許。

金庸的15部小說,可謂是寫盡了愛情里的人生百態,而在這人生百態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情人之間的甜蜜和幸福?!渡涞裼⑿蹅鳌防锏墓负忘S蓉是金庸小說中難得的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侶,他們相識相知、相愛相親、相守相助,共同攜手應對人生里的每一個難關。他們二人之間的愛情是產生“美”的,這種“美”可以物化為兩人的孩子,也可以上升為兩人的理念合一。不同于陳家洛與香香公主,也不同于陳家洛與霍青桐,他們二人是面對愛情,誰也不可以阻撓,也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尤其是黃蓉,她性格古靈精怪,但是對愛情卻始終如一。在于郭靖的相戀過程中,她使盡了法子去整治那些可能會破壞自己感情的人,比如郭靖的師傅們、歐陽克、乃至穆念慈都吃過這個調皮可愛的丫頭的苦頭。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愛情的美,甚至可以在《神雕俠侶》中他們的孩子上繼續感知或者說是看到。

其次,我們還可以《神雕俠侶》中感受一種對愛情矢志不渝的“美”,這種美,甚至可以說已經上升為信念了。歷來有不少人對楊過指責處處留情,但是卻很少有人發現,楊過的處處留情,也全因為對姑姑太過愛戀所致。與他有瓜葛的幾個女性身上都有小龍女的影子,楊過在追逐和尋找小龍女的過程中不免會將這份愛戀寄托于她人,并非多情所致。

二、由愛生癡

佛學著作《妙色王求法偈》中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睈矍闀谷水a生憂慮,會使人產生恐慌,這兩者融合到一起,變就成了一個人對愛情的癡念。楊過可為了小龍女一句話,真正地一個人等了她十六年;戚芳可為了狄云,將自己與他人的孩子取名為“空心菜”;蕭峰可為了對阿朱的承諾,對阿紫是盡心盡力,甚至不顧生命……

天下長情者,尤數癡兒多。他們是沉溺于“情”或“欲”的執勘之人,將對心儀對象濃烈的愛戀,幻化,從而心甘情愿地選擇與愛情、欲望同生,亦或共滅。提起癡,就不得不提《天龍八部》里的段譽對王語嫣的癡念,他的癡最讓人感慨,也最讓人難忘。段譽為王語嫣發癡發癲,并一直以此為毫,并不覺得有什么丟人的,哪怕江湖人嘲笑他,他也絲毫不介意。盡管他對王語嫣的癡念從整體上看會讓我們難免一笑,但是細想他的癡念卻不免讓我們為之敬佩。為了王語嫣,他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是可以不論怎樣曲折,他決不放棄追求;二是他可以為了王語嫣,將自己的利益、尊榮、生命置之度外。在“萬仙大會”時,旁門左道之人挾持王語嫣想以此要挾慕容復投降,而王語嫣傾心相戀的慕容復并不為之所動,倒是旁邊的段譽亂作一團,高喊投降。在段譽的心里,他始終認為,自己可以不幸福,但是他絕對不能看到王語嫣不幸福。正是這種癡,讓我們看到了段譽身上的閃光點,也正是他的癡,讓我們評價段譽時,不得心生一種敬佩。

對情的癡念,有時可以使人忘記自己,而去成全他人。十六年前,黃蓉善意的編造了一個南海圣者的故事,十六年后,這個善意的謊言被拆穿了,楊過傷心欲絕。這時,郭襄的出現,希望能阻止楊過做傻事。結果,在歷經艱險之后,楊過和郭襄雙雙跳下了斷腸崖。后來楊過知道小龍女沒死,與心愛的小龍女再重續前緣。從這一刻開始,就注定兩人之間不可能有任何的結果,小龍女的出現,郭襄也只能是楊過情感世界之外的美麗風景。當楊過和小龍女離去時,郭襄心里面酸溜溜和帶有不舍的感覺,不知要到幾時才再看見楊過了。[2]自此以后,郭襄的癡念,便轉化為陪伴青燈古佛的信念,終身不嫁。

三、由愛生孽

愛情所產生的并不一定全部都是理想的東西,萬事都有兩面性,情也不例外。金庸筆下的愛情有時會生出很多孽業,盡管這不是相戀之人所愿意的,但有時卻是必然的。愛情是否會生孽,與個人的性格有很密切的關系,有時在一個人的性格驅使下,就不由自主地走上了與自己當初所設想的不一樣的道路。

“赤練仙子”李莫愁,是書中描寫的人盡可知的女大魔頭,她性格乖戾暴躁,隨意踐踏他人的生命和殺人成性等種種惡行,皆因為她被情所傷,且自己性格孤傲,無處排解,故一步一步走上成魔的道路。李莫愁愛上了不愛他的陸展元,她不是退出江湖獨自哀傷,而是癡情不改,終身追尋。她因得不到愛而將滿腔怨恨灑向人間,在“你不愛我你就該殺”的錯誤邏輯中變成濫殺無辜的“女魔頭”??墒窃綒⒆屗奖??!皢柺篱g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李莫愁的愛情天問直到她在熊熊的烈火中化為灰燼都找不到答案。因為對于情敵何沅止的仇恨,她無端屠戮了何拳師一家二十余口男女老幼,僅僅因為他們與情敵的姓氏相同,也是因為招牌上有情敵名字中的“沅”字,沉江上家客棧、船行、店鋪一夜間悉數被毀,這些人估計至死都不會明了這橫生的禍端,僅僅是源于一個失掉愛情的女性非理性的瘋狂報復吧?

《天龍八部》里的康敏只是為了自己想像的愛情幻境一一喬峰應該拜倒在自己石權裙下——未能成真,便憤而向蕭峰復仇,不惜出賣肉體籠絡全冠清與白世鏡,更設計害了親夫馬大元,并以此挑起事端,揭露蕭峰的身世之謎,將蕭峰排擠出丐幫,讓他從人人愛戴的大英雄變成中原漢族的死敵。

愛情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感覺,說不清也道不明,不同的性格也會成就不同的愛情,每一個人都很難去揣測任何一個人會有什么樣的愛情。金庸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性格大相徑庭的人物,而這些不同的人物也注定著會擁有不同的愛情。

【參考文獻】

[1]馬舒.問世間情是何物——試論金庸武俠小說的愛情世界[J].基礎教育論壇:小學版, 2013(12X):74-77.

[2]羅金華.論《射雕三部曲》中的愛情描寫[D].浙江大學, 20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