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繡元素在現代文創產品中的傳承應用與創新發展

2018-01-12 11:51劉佳汶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文創

劉佳汶

【摘 要】京繡又稱宮廷繡,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刺繡,自明清大為盛行,而京繡中的元素多為寓意富貴吉祥的龍鳳祥云等。隨著時間的流逝,京繡的應用性遠遠小于四大名繡,其傳承令人堪憂,由于保持了手工藝的特點,京繡的精致和整齊得以傳承,人才的缺失卻讓這一傳統技藝愈發走投無路,除了在服飾創新的應用之外,理應將京繡運用到更多的文創產品中,本文的文創設計產品提取了京繡的紋樣元素,與手機支架相結合,讓京繡變得更加貼近生活,走進大眾。

【關鍵詞】京繡;文創;手機支架

一、京繡的歷史文化及其特點

(一)京繡的歷史淵源

燕京“錦繡組綺,精絕天下”出于《契丹國志》,宮廷繡也是因為燕京設立繡院而生,是為宮廷侯爵的服飾而創造。在明清時期最為興盛,光緒年間流傳海外,起初,京繡是帝王侯爵專用的刺繡,設立在宮中的繡房日以業績的打造宮中的服飾,在古裝片中,繡坊多為女子,而實際上京繡的刺繡人多為男性,其針法尤為講究,能工巧匠們盡顯功底。同時,京繡是一種用料非??季康拇汤C,其選料十分貴重,不惜工本追求華貴富麗,一針一線都滲透著皇天貴胄的權勢浩蕩。

(二)京繡的特點

京繡一直以來都嚴格遵循著圖必有意,紋必吉祥的宗旨。這一宗旨源于《尚書·虞書》記錄的關于舜命禹制作典章服的故事,確定了天子服飾十二章,一直傳承到了清末。而實際上每一種元素都是一種權利的象征,亦或是對于未來的美好憧憬,如日月星辰、山龍花蟲等,無一不是瑣碎生活中各種事物的總結和概括。同時可以看到,京繡的針法十分規整,嚴格遵循著構圖對稱造型吉祥端莊的規律,尤為突出了皇家的權勢和氣派。京繡的色彩大多非常艷麗,帝王所用的黃色就是一大特色,其使用的五爪金龍是專用紋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京繡的藝術風格獨到,圖案元素多種多樣,除了金龍鳳凰,還有山水花鳥,吉祥八寶、飛禽走獸等。而實際上除了用于刺繡的針線,在關鍵部分服飾上也會有瑪瑙翡翠等寶石加以點綴,使其華貴之氣更添一籌。

(三)京繡的制作工藝

京繡的的針線一般采用金線銀線繡出豐富紋樣,其手法是先用金銀線盤成花紋,然后用色線加以填充織就,這種繡法繡出的圖案成為“盤金”,凸顯了帝王權勢的至高無上。京繡中最上乘的繡法為“平金打籽”繡,是使用真金捻著線盤成龍鳳,或者結籽在服飾之上,更顯雍容。京繡的材料和工具有:底料、絲絨、繡花針、剪刀、繡花架等。主要步驟分為選料、制稿、扎稿、刷稿、上架、配線、刺繡、刷漿糊。京繡不像蘇繡那樣已經完成了自身的產業化,京繡的獨特使它保持了最原本的手工藝制作,一針一線都是由人工繡成,因此在制作工藝上來講,更突顯了京繡的獨一無二和匠人精神。

二、京繡的傳承與創新

(一)京繡的發展現狀

京繡的繁盛時期,是曾經與現代四大名繡中的“蘇繡、顧繡、湘繡”并稱“四大繡”,可是現如今,隨著歷史流過,封建社會消逝,京繡的知名度大大退卻,人們只能在清宮古裝劇中一品風采,如經典的《甄嬛傳》、《如懿傳》以及當今大火的《延禧攻略》對京繡以及清代服飾都很還原,也是京繡的首要傳承方式,只是這種方式不免讓人嘆惋。當然,每一個古老的文化都會有傳承的方式,而京繡一直傳承在了服飾上。著名京繡傳承人于靜,將京繡元素和現代時裝秀服飾設計結合在了一起,京繡出現在了旗袍、風衣、絲巾等現代服裝上,于靜和她的京繡在北京時裝周上大放異彩,與此同時,也讓京繡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重新走入了大眾視野;另一位著名的京繡傳承人是姚富瑛,他在2003年進入了百工坊,開始了京繡的現代創造,然而京繡原料的昂貴、尷尬的服飾創新、人才后繼乏人等問題,一直困擾在他的周圍,實際上,對于京繡的傳承,最為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尋找,對于這種古老的傳統技藝,除了老一輩的傳統技藝傳承人,年輕人大多不愿繼承或是不知曉這種技藝,使得珍貴的技藝嚴重缺乏繼承人。而京繡傳承受到的阻力和困難,也是傳統文化的阻力和困難,實際上就是古文化與現代豐富的文化元素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相融渠道,京繡在現代的尷尬地位源于它是用于宮廷皇貴的專用品,其本身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在現代倡導人人平等的文化環境里,京繡其本身的尊榮意義已經被打消,況且許多紋樣并不適用于現代服飾,如金龍金鳳凰,過于富麗堂皇;山水花鳥古板呆滯,又顯得過于傳統老氣,因此即使京繡技藝再精巧,也依舊無法讓現代人完全接受。更多的時候,人們只知道刺繡是一種精密的技法,這種技法與自己的生活距離太遠,由于現代機械工藝的發展和批量生產的現狀,手工藝技法的劣勢明顯:效率低、產量小、受眾小。綜上所述,京繡的生存現狀堪憂,缺少傳承人、創意集中在服飾上,文創產品十分稀少。

(二)“潮京繡”便攜支架手機殼設計淵源與分析

首先,人們想到京繡,第一聯想到的便是刺繡服裝,也就是說京繡始終沒有脫離服飾創造這一區域,于是筆者做出了如下思考:是否有可能使京繡脫離服飾領域,更加貼近生活?答案是能。因此,根據當代互聯網迅速發展,手機成為了每個人的必需品,它貫穿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密不可分。尤其是年輕人,對于手機外形和裝飾更加注重,因此筆者聯系京繡元素,設計出帶支架施手機殼與京繡元素相結合。手機殼采用軟硅膠材質,用于防摔防水這些基本用途,而手機支架越來越多用于人們放置手機觀看視頻或打電話視頻等使用,因此,將京繡的紋樣進行提取,我們知道,京繡中運用的最為廣闊的元素是浪花、祥云,其次才是根據不同身份刺上不同的龍鳳花鳥圖案,因此首先對祥云和浪花這兩樣元素進行提取和再創造,手機支架位于手機殼的正中央位置,采用金屬材質,外形輪廓設計為祥云和浪花的形狀,其中外形輪廓和線條,使用京繡刺繡。金屬材質的使用超脫了人們對于京繡的傳統認知,在人們的認知中,刺繡是柔軟的、細膩的,而金屬的沉重質感和光滑的手感,讓京繡更有了真實性和貼切性。在軟硅膠外殼上,同樣使用對祥云浪花紋樣的創意設計,使其和支架相輔相成,共成一體。對于刺繡部分的原料采用金線銀線進行制作,實際采用的是“盤金”手法,只不過金線是貼在金屬上而不是盤繡。當然對于提取元素也絕不限制在祥云浪花這兩種上,當代年輕人追求獨特的潮流文化,提取金龍金鳳和色彩濃郁的花鳥相輔相成實際上對他們更加有吸引力,設計上追求潮流感和現代感,只有設計感符合當代思想文化,京繡才能真正的融入生活,走進現代社會。

三、結論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中國思想文化的不斷進步和機械化制作的普及,京繡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燕京八絕短短于世,清代四小名繡更是瀕臨絕跡,京繡想要在現代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方式,除了在服飾繡法上的傳承,還要在文創產品上更加考究。在第三產業當道,思想文化迸發的時代,需緊緊咬住時代的脖頸,跟隨文化潮流的變化,利用創新去開發傳統京繡文化,如果只限制在服飾的再創造上,京繡依舊會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另外,對于人才的尋找也十分緊迫,只有讓更多人了解京繡,發掘京繡的美,才能將京繡真正傳揚出去,因為文化的基礎是人,傳播的基礎也是人,人作為一個客觀鏈接因素,連接的所有文化的基因?!俺本├C”的初衷,是為了傳播京繡文化,用一種人人熟知的媒介,向人們介紹京繡,讓京繡變成生活中的必需品,變成隨處可見的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符號給人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只有將珍稀傳統文化徹底打入生活,他們才有傳承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對于傳承,要在不改變本質的基礎上,對現代文化發展趨勢進行妥協和調整,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參考文獻】

[1]何安安.《于靜:讓傳統京繡時尚化》[OL]2018-08-11.

猜你喜歡
文創
青年、文創與傳統
陶溪川文創街區
“雙11”博物館文創卷出新高度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從行為經濟學觀察博物館文創
當文學IP成為“文創”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故宮文創為啥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