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軍事基礎實戰化教學訓練如何提升后勤士官作戰能力

2018-01-12 11:51龍俊吳良良陳啟康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龍俊 吳良良 陳啟康

【摘 要】提升后勤士官的作戰能力是提高我軍體系作戰能力適應聯合作戰需求的重要一環。圍繞軍事基礎實戰化教學訓練中后勤士官作戰能力生成問題,分析了后勤士官應該在軍事基礎訓練中形成怎樣的作戰能力,闡述了后勤士官作戰能力應該包含“一種精神”、“兩個素養”和“四種能力”這一概念,為后勤士官作戰能力的生成做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作戰能力;實戰化教學;軍事基礎

一、圍繞戰力生成,錘煉“戰斗精神”

戰斗精神是軍隊信念、信心、勇氣、意志和高昂士氣等精神狀態的集中體現,綜合反映了軍人在戰斗中的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信心、決心、作風、氣質、氣節等精神要素,是軍隊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軍事基礎訓練中必須大力地錘煉后勤士官的“戰斗精神”。

一是過硬的心理素質。要把戰斗精神的培育融入軍事基礎訓練體系中,把練技戰術與練心理、心智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模擬信息化條件下戰場環境,把困難設夠、把對手設強、把情況設險,在高強度、快節奏、多波次的對抗訓練中,提高官兵戰場認知、判斷決策、心理適應、心理承受和自我調控等能力,增強適應戰場的頑強意志和心理品質。

二是敢打必勝的信念。要在軍事基礎訓練中,強化職能使命意識,不斷煉化軍人的血性,筑牢“軍人生來為戰勝,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打贏不惜一切”的信念。要在后勤士官血液里注滿對使命責任的擔當和對打勝仗的追求,注入一種始終壓倒一切困難、壓倒一切敵人、不畏強敵、前赴后繼、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和英雄氣概,使后勤士官面對敵人時能有逢敵亮劍、有我無敵、所向披靡的戰斗精神,在面對任務時有勇敢頑強、排除萬難、壓倒一切的拼搏精神。

二、緊貼作戰背景,培養“兩個素養”

作為作戰主體的人,是體系作戰能力生成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僅要錘煉鍛造外在的能力,還要塑造強化內在的素質,做到“外化于形、內塑于心”,即通過軍事基礎訓練培育后勤士官良好的素養,進而內化為自身的素質,以提高其作戰能力。

作戰理論素養。良好的作戰理論素養,是形成體系作戰能力的重要因素。要通過軍事基礎訓練,錘煉出扎實的軍事理論功底和良好的軍事素質養成。一是強化軍事理論素養,指導后勤士官學習掌握聯合作戰理論的新知識,引導其對于軍事理論知識的認知和興趣,提升對于最新的應用性軍事理論知識的吸收和內化,養成主動獲取新理論、新知識的習慣,使其真正掌握獲取軍事理論知識的方法,從而內化為自身的軍事素質。二是強化信息素養,聯合作戰背景下,信息力已由原來的作戰輔助力量轉變為作戰主體力量,這就要求后勤士官應具備基本的信息獲取、信息判斷、信息整合技能,而這些技能需要通過強化其信息素養獲得。要強化后勤士官對于信息力重要程度的認知,從理論層面掌握戰場上信息獲取、判斷、傳遞、整合、處置、使用的方法,加深對于信息力的理解,養成主動獲取信息理論知識的意識,從而培養信息素養,強化自身的信息素質。

作戰技能素養。提高后勤士官作戰技能的最有效方法,是培養其良好的作戰技能素養。一是強化軍事體能技能素養,軍事體能技能素質是一切基礎中的基礎,只有擁有過硬的體能技能素質才能生成過硬的戰斗力。在訓練中,要使其理解體能技能的基礎作用,提高體能技能訓練的重視程度,自覺自愿地強化自身的體能技能素質。同時注重教學科學的訓練方法,注重提高組訓能力,培養良好的軍事體能技能素養。二是強化科技素養,科技素質是戰斗力生成的巨大推力,人的科技素質和對信息化武器裝備的運用能力在戰斗力生成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訓練中,要注重對于信息化武器裝備和先進訓練模擬器材的操作使用技能,強調熟練掌握操作武器裝備是戰爭致勝的重要因素,引導后勤士官重視科技裝備的學習操作,進而提升其對于現代軍事高科技的興趣,強化其學習科技知識的主動性,培養良好的科技素養。三是強化組織領導素養,后勤士官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獲取需要通過強化其組織領導素養獲得。在訓練中,要強化其作為后勤戰斗組織者的角色意識,培育其基本的戰術素養和組織能力,最大程度地激發后勤士官對于自身角色的認同感,從而自覺地重視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經驗的積累,提高其組織領導素養。

三、著眼作戰任務,鍛造“四種能力”

強化單兵對抗能力。單兵對抗能力主要包括徒手對抗能力和攜帶武器對抗能力等等,即通過格斗訓練以及單兵武器的操作訓練,使之具備進行后勤攻防戰斗的作戰能力。因此,要在軍事基礎訓練中,充分強調對抗訓練,廣泛運用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營造逼真的戰場環境,在對抗中強化后勤士官對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戰術的吸收和領悟,提高單兵實戰技能,強化戰斗精神,鍛造和提升后勤士官的單兵對抗能力。

提升戰場組織能力。戰場組織能力是后勤士官對其所屬人員實施后勤作戰行動進行組織、協調和控制的能力,是確保戰斗力能量釋放的核心條件,同樣也是戰斗力生成的關鍵。因此,要在軍事基礎訓練中,突出后勤士官在班排一級的戰術、指揮與協同,打牢基本的戰術素養,強化后勤士官組織班排一級的后勤防衛戰斗及其他軍事行動的能力,形成遂行后勤作戰任務的戰場組織能力。

鍛造戰場應變能力。聯合作戰背景下,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已經成為作戰的基本形態。在這種的作戰樣式下,強調以目標為中心,注重作戰資源的整合和作戰力量的編組,對各作戰要素進行無縫鏈接,形成力量的聚合和功能的耦合。作戰編成較之以前更加復雜多變,呈現出縱橫交錯、多向聯合的特征,這就要求后勤士官必須具備很強的戰場應變能力,適應突如其來的“嵌入”和“組裝”,應變瞬息萬變的戰場。因此,要在軍事基礎訓練中,以對抗訓練為基礎,強化后勤士官兩方面的能力,一是強化后勤士官面對任務的執行力,加強后勤士官在對抗訓練中多角色、多崗位的轉變,盡可能多的模擬其在戰場環境中可能會擔負的任務,以應對任務的多樣性,同時注重培養后勤士官的領導意識、服務意識、團隊意識,以提高其對于任務的執行能力;二是強化后勤士官面對戰場的應變力,在對抗訓練中盡可能多的設置突發情況,借以加強后勤士官的戰場感知能力和臨機處置能力。

增強信息掌控能力。聯合作戰背景下,作戰決策、指揮、行動等等諸多環節的運作都是基于信息系統的。因此,后勤士官在軍事基礎訓練中也必須強化對于信息的掌控能力,一是增強信息獲取能力,提升后勤士官在行動中獲取與任務相關的敵情、地形、氣候、社情、我情等情報的能力,提升獲取實時實地信息的能力;二是提高信息傳遞能力,提升后勤士官利用現有裝備和信息系統接受上級命令,并實時傳遞戰場語音、文電、圖像信息的能力,使其初步具有在復雜環境中向上級指揮機關或同級之間傳遞戰場信息的能力;三是信息處理能力,提升后勤士官在接到上級命令后,能夠對戰場實時情況信息進行正確地判斷、決策、處置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唐保東. 美軍實戰化訓練再分析[J]. 軍事學術, 2013(6): 73-75.

[2]李建新. 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理念探究[J]. 中國軍事教育, 2013.25(4): 13-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