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舞蹈專業學生表演藝術的培養

2018-01-12 11:51任春生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舞蹈專業表演藝術校企合作

任春生

【摘 要】舞蹈是我國傳統表演藝術,它通過舞蹈者的肢體動作將生活美展現在舞臺上。舞蹈表演的藝術特點包括兩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與形神兼備?,F如今,高職舞蹈專業學生表演藝術的培養存在幾點問題:精英教育模式和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相抵觸;課堂表演和舞臺訓練背道而馳。對此,高職院校應增加與企業合作的次數,融合精英教育模式和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優秀的舞蹈表演人才。

【關鍵詞】校企合作;舞蹈專業;表演藝術;培養

一、舞蹈表演藝術概述

1.含義

舞蹈藝術的創新性非常強,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生活階層、民族風俗無關,在有的國家,男女老少只要聽樂器聲音都能隨著音樂載歌載舞。從古至今,舞蹈的定義有很多種,如“舞蹈是展現人體動作的藝術美”;“舞蹈是流動的壁畫與雕塑”。

舞蹈表演藝術與繪畫和攝影不同,繪畫攝影是藝術家用筆和相機把人和自然完美的展現出來,藝術家的觀察能力與審美能力要強,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舞蹈藝術屬于一項表演藝術,是通過藝術家來創造美,所以它并不是靜止的畫面。舞蹈表演藝術和聲樂、曲藝不同,聲樂、曲藝要藝術家表演出來,而舞蹈表演藝術是通過肢體動作展現生活美。所以舞蹈表演藝術屬于獨立藝術,與自身特點相同。

2.舞蹈表演藝術特征

(1)舞蹈表演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舞蹈表演藝術和其他藝術不同,屬于一項二度創作藝術,其他藝術是將自然美呈現出來,舞蹈表演藝術是把生活美呈現在舞臺上。其藝術創新起源于生活,如果與生活分離那就沒有任何意義,無法吸引觀眾,使觀眾身臨其境。所以,表演人員必須融入到生活中去,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模仿是表演人員學習的前提,如果缺乏生活經驗是不能投入情感模仿的,另外舞蹈表演藝術高于生活,不是簡單的模仿,如果是簡單模仿,就不能叫做藝術,生活本就是藝術,簡單模仿就是照搬原始模樣,不能稱之為藝術。所以,表演者在進行舞蹈表演時需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將藝術完美的呈現。

(2)形神兼備。形體動作是舞蹈表演藝術傳播的核心媒介,如果不加入任何情感的舞蹈不能叫做舞蹈表演藝術。毋庸置疑,舞蹈表演的前提條件是形體動作,所以,表演人員要熟練掌握基本功,借助外部形體動作來吸引觀眾,使觀眾身臨其境。

二、高職院校舞蹈專業學生表演藝術培養問題

1.精英教育模式和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相抵觸

高職舞蹈專業培養的藝術人才必須是創新型、實踐型、全能型人才?;诖?,就要借助精英教育模式來完成,培養符合標準的藝術家。精英教育模式事先挑選人才,符合要求后才可進一步培養,對此在挑選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另外,精英教育模式的教師其專業性一定要強,進而培養出高素質的舞蹈表演藝術家。所以,舞蹈表演藝術培養過程是非常繁瑣的,需要認真、細致的完成。如果精英教育模式面對高職院校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時,就會相抵觸?!凹訌娀A訓練、提高表演技能、培養創新意識、強調綜合能力”是高職舞蹈專業課程的教育目標,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全方位展現專業教育的應用價值,加大肢體協調性訓練力度,加強學生的基本功,提高舞臺人物形象塑造能力與表演能力。

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無法培育出優秀的舞蹈表演藝術家,無法挑選人才。近年來,高職院校漸漸增多,然而在高等教育中地位較低,學生數量少,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校發展。很多人都想在本科院校上學,所以高職院校是他們的第二選擇,導致高職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稍差。另外,舞蹈專業教師相對稀少,因為資金待遇和社會地位問題,使得很多老師不愿在高職院校授課,使得學校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無法推廣精英教育模式。

2.課堂表演和舞臺訓練背道而馳

培養舞蹈專業學生,基本功要扎實,只有學好基本功才能展開深入訓練,從而將藝術美呈現在舞臺上。此外,光靠在臺下訓練沒有舞臺上的實踐也是不行的,從另一角度來講,舞臺訓練也非常重要。真實的情感演出是在臺下所沒有的,表演人員在登臺的瞬間是非常緊張的,在不斷的跟觀眾互動過程中,他們之間會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吸引觀眾,讓他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是,高職舞蹈專業學生在表演藝術的培養和舞臺訓練上有一絲的限制性。課堂實踐練習時間少,肢體動作是舞蹈表演的重點,一味的學習理論是無法領會其中的精髓,需要不停實踐。因為課時較少,再有學生還要學習其他科目,占據了課時,減少了學生的實踐時間。課堂表演和舞臺訓練背道而馳,致使學生無法吸取舞臺經驗。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舞蹈專業學生表演藝術的培養

1.增加校企合作次數

校企合作是積累舞臺經驗、培養表演藝術的最佳方法,企業可以是劇院、歌舞團,增加校企合作次數,可以幫助學生搭建社會舞臺,展現學生的風采,積攢更多的舞臺經驗,提高表演技能。產指的是服務、生產和管理對藝術人才提出的要求,包括職業教育方向,學科和專業配置構建方向。學指的是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優化,是高職教育的根基。研指的是藝術創造,激勵校內研究機構引薦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強的教師和學生,并且加入到產學研究團隊,展開藝術創作,為用人單位提供優質服務。高職院校應主動聘請專業人士來校參觀,觀看學生們的舞蹈表演,提出建設性意見,不斷優化教學方式。

2.創造實踐機會

舞蹈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舞蹈表演是給觀眾帶來愉悅感的,在演出環節多和觀眾互動,切身感受觀眾的情感,吸引觀眾們的注意力,使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心靈上的交流是要求表演者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臺下聯系和臺上實踐的效果反差非常大,給表演人員呈現的舞臺視覺也有所不同,直接影響他們的心情和行為動作。對此,高職院校應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這種機會源自于課堂學習、學?;顒右约靶F蠛献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打破學和練分離的現象,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聯系和表演教學內容,學生、老師即是觀眾也是表演者。

3.找尋精英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平衡點

高職院校的培養是建立在市場導向的基礎上,以服務為目標,展開精英教育。高職院校必須克服所有難題為舞蹈專業學生提供精英教育,與此同時,為其他專業人才培育傳統大眾教育,從而符合不同階層的人才要求。產學研究推動了高職院校舞蹈專業的發展進程,找尋精英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平衡點。另外,在走出去環節想,多多吸取經驗,完善學習內容,形成良性循環。舞蹈表演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一旦掙脫了生活就是一盤散沙,無法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使觀眾身臨其境。所以,表演人員必須融入到生活中去,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調節精英模式和傳統模式的距離,讓其生活經歷相似,這點正是高職生最缺乏的,與社會的交流正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體驗生活、思考生活的機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應增加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次數,實施鼓勵“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隨時與企業保持聯系,最終培養出符合企業標準的優秀人才。另外,高職舞蹈要做到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采取精英教育模式與大眾化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為我國培養高素質的舞蹈表演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倩蕓.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舞蹈專業學生表演藝術的培養[J].經濟師,2015(5):125-126.

[2]孫婷,高軍.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職教通訊,2017(4):21-26.

[3]朱軍.基于校企合作的創新社團培養高職學生創新素質的實踐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7(8):33-35.

猜你喜歡
舞蹈專業表演藝術校企合作
楊麗萍表演藝術中心
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The REACH加建項目
1949年以來漢劇表演藝術資料述論
淺析普通高校舞蹈專業的培養與就業
當前高校舞蹈專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反思
單一向復合的發展研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