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打造“1+10”聯合體 集中培訓首開全國先河

2018-01-15 22:06
今日農業 2018年15期
關鍵詞:農谷晉中市產權制度

“不送金,不送銀,送來技能勝黃金?!?月15日,在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參加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農民學員們發出這樣的稱贊?!耙豢诖?,先富腦袋”,已成為晉中市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識?!澳陜韧瓿扇? 0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這是晉中市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部署,積極落實省長樓陽生在山西農谷調研指示要求的具體體現。

按照“建成山西農谷職業農民培訓中心,引進專業化培訓機構,承擔全市、全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的工作重點,目前,晉中市新型職業農民集中培訓已全面展開,一批批新型職業農民走進培訓課堂,集中充電,學習黨的農村政策及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受到了農民朋友的歡迎。

創新機制 新型職業農民集中培訓全覆蓋

2018年以來,山西省晉中市站在推進山西農谷省級戰略突破發展、建設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市的高度,積極謀劃發揮農谷政策資源優勢和示范引領作用的新機制,加快各縣(區、市)與山西農谷融合發展步伐,全力打造“1+10”聯合體,努力讓全市農民都能共享山西農谷的政策機遇和發展“紅利”。

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方面,市政府結合中央、省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具體要求,提出要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重點依托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面向全市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著力提升新型農民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能力,助力推進山西農谷人才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市建設和升建太谷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市農委牽頭,改變過去全市幾十個機構分散培訓方式,創新“1+10”鏈接機制,全市一套思路統籌、一盤棋謀劃、一體化實施,形成了主題明確、覆蓋全市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大格局,從6月29日開始,集中培訓工作全面啟動,首開全國先河。

突出品質 產權制度改革走在前列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任務,是農村改革的 “深水區”和 “硬骨頭”,更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改革任務重,情況復雜,但又前無古人、旁無借鑒。

為了加快改革進程,扎實做好這一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6月29日,晉中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暨職業農民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開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訓作為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的第一課,拉開了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大幕。

晉中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總結這次培訓,呈現幾個特點。①規模大,涉及范圍較廣。此次培訓對象為市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主要工作人員、縣級分管領導及農經人員、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試點村主要干部和工作人員,范圍涉及市、縣、鄉、村四級,培訓分四期進行,總規模超過1 200人,為歷次培訓規模最大的一次。②質量高,培訓內容豐富。培訓集中力量,集成資源,調集省級業務部門領導、專家、一線操作者,從各個層面、不同角度給學員進行立體式授課,形式涵蓋政策解讀、業務指導、問題解答、交流研討、現場參觀等多個方面,力求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副市長任忠在開班儀式上就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職業農民培訓作了動員;省農業廳副廳長吳志宏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出臺的背景、重大意義、改革原則、頂層設計進行了詳細解讀;省經管局局長馬向榮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解讀,省經管站高級農經師王建峰對農村集體清產核資辦法及報表填報辦法進行詳細講解,改革試點縣 (太谷縣、平遙縣)交流分享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經驗。所有學員還現場參觀了太谷縣胡村鎮兩個試點村的相關情況。③服務好,后勤保障到位。為籌備好此次會議,市農委精心組織、多次協調,先后分批次、分層次進行了4次專題培訓。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積極配合,主動作為,在車輛調度、參觀路線、會場秩序、人員食宿等方面,安排有條不紊,有效地保障了4期培訓的順利進行。

此次培訓得到了所有學員的廣泛好評,大家一致認為,通過領導專家授課、試點縣經驗傳授、現場學習參觀,特別是學員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加深了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解和把握,明確了晉中清產核資工作時間節點和相關要求,了解了清產核資報表的填寫方法,為下一步規范高效推進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打下堅實基礎。所有學員表示,有信心也有決心,高質量做好工作,確保我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質量上水平、工作走前列”。

精細謀劃 后續培訓計劃全面跟進

連續4期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訓順利完成后,我市接續啟動了總規模4 967人的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為了把職業農民培訓的參訓人員選拔好、組織好、培訓好,讓大家真正學有所成、學有所獲,7月8日,市農委專門召集太谷縣和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的負責人,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具體細節進行了討論、研究。敲定了培訓學員的管理和培訓機構課程安排。對于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將分17期進行,每期5天、40學時。

培訓資源主要依托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充分利用山西農大、交通技校的優秀教師、培訓場地等資源優勢,根據各縣(區、市)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和培訓機構現有條件,規劃17期培訓,培訓時間從7月中旬開始至9月底基本結束,一期開班13個,培訓875人。

參訓對象一類為年齡在18~65周歲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在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中較為穩定地從事農業勞動作業,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勞動力,如農業工人、農業雇員等;另一種是普通農戶中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專業技能的農民。另外一類為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主要是在社會化服務組織中或個體直接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并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相應服務能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

師資選調上,建立了由各級農業部門的專家、長期服務農業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山西農大和果樹研究所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各縣(區、市)具有實踐經驗的鄉土人才組成的師資團隊。目前,已組建師資團隊37人,其中山西農大教授、副教授21人,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4人,農業部門技術專家5人,各縣(區、市)農業鄉土專家7人。

在培訓內容設置上,按照山西省農業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1∶1~1∶2的學時數比例計劃要求,在組織各縣(區、市)進行培訓需求專業摸底的基礎上,確定了培訓內容,即針對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分別圍繞電商、飛防員(植保)、干果、谷子、水果、核桃、紅棗、農產品加工、農資經營、設施蔬菜、食用菌、鄉村旅游、養蜂、養殖、玉米、雜糧、植保、中藥材等專業,設置了18個專業模塊。同時,設置一定學時(計劃4學時)的公共知識培訓,包括鄉村振興、政策法規、“三農”發展等。為確保培訓教材的規范,專門與農業部出版社對接,購置了18個專業,5 000套農業專業教材。教材選擇參照農業部《關于發布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推薦教材目錄(2016年)的通知》(農培辦[2016]2號),相近專業優先選用目錄教材,尤其是我省入圍教材,確保教材選用規范化。

(據晉中新聞網)

猜你喜歡
農谷晉中市產權制度
2021年晉臺特優農業農谷論壇舉辦
祥云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山西農谷大講堂開課
晉中市祁縣:傾力打造中國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二維產權制度研究
2019—2020年晉中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分析及建議
山西農谷:讓『好米』變『名米』 『名米』賣『好價』
“南菜北種”花開農谷
挑好“金扁擔” 闊步奔小康——晉中市第二屆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