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山海關老龍頭的文化內涵

2018-01-16 00:46申子嫣周小儒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7年11期
關鍵詞:明長城文化內涵設計

申子嫣+周小儒

摘 要:山海關老龍頭坐落于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濱,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向東接水上長城九門口。明朝時的長城橫跨崇山峻嶺,入海石城宛如一條巨龍潛入渤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作為萬里長城中唯一集山、海、關、城于一處的絕佳之處,百年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此處留下了珍貴的文學墨寶。在六百余年的變遷中,為我們書寫了一部歷盡滄桑的歷史,在歷史文化、建筑美學、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明長城;老龍頭;設計;文化內涵

山海關建于明洪武年間,在我國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歷史 ,它位于秦皇島市區東部十五公里處的燕山腳下, 好似渤海之濱的長城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百年來守衛在萬里長城的最東端,是一座防御體系完整的城關,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與“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中外。多年來,山海關以宜人的氣候,旖旎的景色和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吸引著八方來客。

一、山海關老龍頭的歷史文化內涵

老龍頭位于山海關城南四公里的渤海之濱,是明長城東部重要地段的入海處,因其建筑修建于海內,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驚濤拍浪,故得名“老龍頭”。老龍頭依山面海,風景秀麗。相傳三國時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闭f的便是這附近。唐太宗也在一千多年前來到這里,并留下“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钡脑娋?。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為了防御女真族和蒙古族對邊境的搶掠和騷擾,大將軍徐達奉命修筑長城,老龍頭應運而生。1579年,民族英雄戚繼光又修建了入海石城。這座海中高墻,北接靖鹵一號敵臺,構成封鎖海面的制高點,海浪敲打高墻卷起千層浪,組成雄奇險峻的海上城堡。在明代修建初期,主要用于軍事防御,由入海石城、靖鹵臺、南??陉P、澄海樓、寧海城及濱海七城組成,構成了萬里長城中唯一一處集山、海、關、城于一體的海陸軍事防御體系。天開海岳,波瀾壯闊的美景成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觀海覽勝的絕佳圣地,同時為后世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詞墨寶。

到了清代,長城內外得到了統一,軍事防御功能被減弱,康熙、雍正、乾隆、 嘉慶、道光等帝王回盛京(今沈陽)祭祖或到長白山祭山等重大活動時,每次路經山海關必到老龍頭,觀海賦詩??滴趸实墼诖肆粝铝恕安凉L滾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的詩篇,雍正皇帝也留下了“浪起思鯤在,云飛羨鶴蹤”的名句。乾隆皇帝曾親自為澄海樓題寫了“雄襟萬里”的匾額,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登上澄海樓,只見天容海色、波明萬頃的美景,曾四次在澄海樓與大臣聊句,可見老龍頭景色之美。

可惜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列強分兵入侵山海關,老龍頭古建筑慘遭破壞。新中國誕生后,在鄧小平同志“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偉大號召下,在秦皇島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進行了修復,老龍頭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再次展現出往日的雄姿和壯麗之美。

二、山海關老龍頭的建筑文化內涵

老龍頭依山傍水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集山、海、關、城于一處的美景?,F在所見的澄海樓于1985年進行修復,樓體建筑運用兩層大木結構、重檐九脊歇山瓦頂,頗具當年磅礴的氣勢。

(一)“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海之美

老龍頭是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獨立于波濤洶涌的海中,不同于別處的海景。登上老龍頭的澄海樓,千層海浪涌向入海石城,激起飛濤如雪。眺望遠方,海天一色的壯麗美景使人心曠神怡,豪情滿懷。盡管有時海面上波濤洶涌,濁浪排空,岸上草木搖晃,風聲不斷,但登上澄海樓觀海的人卻渾然不知,靜寂不覺,這便是著名的“海亭風靜”的勝景。在澄海樓前有一塊古碑,高2.65米,寬0.7米,上面題寫著四個渾厚古樸、遒勁蒼郁的大字“天開海岳”,這四個字將老龍頭天高海闊、重山聳立的氣勢描繪得淋漓盡致。澄海樓下層內部的匾額為乾隆八年的御書匾額“元氣混?!?,并有一副楹聯“日曜月華從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

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安然盤臥于崇山峻嶺之間,人們習慣了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里,卻忘了在明長城的起點還有這樣一處觀海的絕佳去處。夜深風靜之時,澄海樓面對的大海,海面上會泛起光芒,璀璨奪目,令人陶醉。據說這是因為在老龍頭一帶盛產海蚌,眾多海蚌打開時會露出腹中璀璨的珍珠,因此出現了猶如燈市一般五彩紛呈的美景。

不僅如此,乾隆皇帝曾多次登上澄海樓提詩稱贊海水之大,并留下“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無今亦無古,不減亦不盈”的詩句。清朝詞人納蘭性德途經此處看到這樣的海景,心中不免思緒萬千,寫下了“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钡拿?,被評論大家王國維評為“千古壯觀”。

(二)“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山之美

登上澄海樓,不僅能夠欣賞到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海景,回頭望去,還可以欣賞到連綿不絕的山峰。明太祖朱元璋來到這里看到山海相連的壯闊美景不禁感慨,留下“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長城遠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還”的詩句。連綿不絕的山峰如同一塊巨大的背景幕墻,映襯著老龍頭壯麗的景色,四時轉換,山巒按照時令變換著色彩,也使得老龍頭在它的襯托下不斷地變換景致,仿佛它雖然在這里安然佇立了上百年,但依舊散發著新的活力。

(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關之美

林徽因說:“一種好的建筑必含有以下三點:實用;堅固;美觀?!盵1]中國古代建筑中的寺院、皇陵、園林、長廊、佛塔都有其相應的實用價值和建筑美感。時至今日,萬里長城漸漸失去了它起初保衛國家、抵御外敵的作用,但在建造之初,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覷。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顧名思義,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地,是長城的重要關卡。

中國建筑的屋頂大多為曲線型,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充分運用了木結構的特點,創造了形式多樣的飛檐。澄海樓的屋頂為重檐九脊歇山瓦頂,其建筑美感在于它自然的曲線形態,增加了建筑本身的動感。除了建筑美感之外,飛檐的出現也解決了光線和濺水等實際問題[2]。中國建筑的配色十分嚴謹,檐下的部分因其受不到光線的照射,因此常為青、藍、綠等冷色系,下方的建筑主體為丹赤,沉穩莊重的灰色城墻與丹赤色的城樓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有著極強的藝術效果[3]。endprint

不管游客位于老龍頭的哪一處,都可以欣賞到賞心悅目的美景,而時令不同,又會產生不一樣的景致。春夏時節,人們紛紛來到這里感受陣陣海風帶來的溫暖和閑適,秋冬之時,近處的海面上會結上一層薄冰,眺望遠處,海水拍打著冰面形成白色的浪花,一場雪落下來,又將老龍頭增添了幾分安然與靜謐,它像一個守望者一般,百年來,沉默地守候著這片海域和這里的人民。

三、山海關老龍頭的精神文化內涵

山海關老龍頭作為明長城的起點,匯集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依海而建的方式也頗具設計美感??上У氖?,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列強分兵入侵山海關,老龍頭古建筑慘遭破壞。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進行了修復工作,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在顏色、造型、結構等方面進行了修復,在專家、設計師、工人、平常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盡量還原建立初期時的輝煌氣勢。

山海關老龍頭不僅是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咽喉要地,同時也是中國建筑領域一處難得的佳作,更是秦皇島人民共同的家鄉記憶。遙想百年前,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將它修建于大海之上,形成了這樣天開海岳、蜿蜒險峻、氣勢磅礴的壯美景象。作為一名秦皇島人,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破壞建筑文物的歷史,更不會忘記后人勵志修復,使它重新煥發往日雄姿的壯語。歷史不會被遺忘,海風陣陣,傳向耳畔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秦皇島人對老龍頭的美好祝愿。

四、結語

萬里長城堪稱中國歷史上集軍事防御、建筑藝術與大自然為一體的人工建筑,也是我國乃至世界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4]。山海關老龍頭作為萬里長城中的一處集關、山、海、城于一處的觀景勝地,對研究中國古代長城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建筑的整體布局和建筑的局部特點都蘊含了極強的美學意蘊,值得我們反復體會和借鑒,從中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古代建筑獨特的藝術美感和藝術感染力,將其運用到今天建筑的設計中,讓中國建筑的美學價值得以弘揚,展現出獨特的中國美。

參考文獻:

[1]梁從誡.林徽因·文集[C].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2]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戴孝軍.模糊美、曲線美、和諧美——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美[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131):132-134.

[4]屈琳.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與視覺藝術表現特征[J].西北大學學報,2013,(02).endprint

猜你喜歡
明長城文化內涵設計
放眼明長城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天津市明長城防御體系研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淺談法語習語的文化內涵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