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詩人徐似道生平與創作考

2018-01-17 08:36胡傳志姜雙雙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18年6期
關鍵詞:范成大陸游

胡傳志 姜雙雙

摘要: 南宋詩人徐似道的生平多有模糊和缺失之處。通過考證,可以得知其生卒年(1144-1212)。進士及第之后,徐似道歷任吳江縣尉、吳縣尉、紹興府戶曹、紹興府學教授、太和縣令、蘇州通判、官告院主管、郢州知州、禮部員外郎、司封郎官、權直翰林院、起居舍人、江西提刑等職。期間,多有詩文創作,以詩人之名聞名于時。所著《竹隱集》十一卷,亡佚于宋末元初。

關鍵詞: 徐似道;范成大;周必大;陸游;戴復古;《竹隱集》

中圖分類號: I20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12435(2018)06004011

Abstract: There are ambiguities and vacancies in the life of Xu Sidao,a poe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t can be verified that he was born in 1144 and died in 1212. After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becoming one of the three top scholars, Xu Sidao served successively as an official just below the head of the Wujiang county and Wu county, official in charge of farmers and farming and then in charge of education in Shaoxing, County Magistrate in Taihe, Administrative Aide in Suzhou, supervisor in charge of personnel files,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in Yingzhou, clerk in the Ministry of Rites, civilian in Sifeng, official in National Academy, official in charge of recording imperial commands and state affairs, provincial judicial official in Jiangxi. He was also well known as a poet for his productivity of poetic creation. 11 volume book of Zhu Yin Ji was lost at the end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Yuan dynasty.

Key words: Xu Sidao; Fan Chengda; Zhou Bida; Lu You; Dai Fugu; Zhu Yin Ji

徐似道是南宋中期比較活躍的詩人,與范成大、陸游、楊萬里、周必大、劉過、戴復古等人都有交游。南宋后期的劉克莊稱贊他:“此公曾見石湖、放翁、誠齋一輩人,又材氣飄逸,記問精博,警句巧對,天造地設,略不戟人喉舌,費人心思。品在姜堯章諸人之上?!盵1]6913在他看來,徐似道的地位要高于姜夔。但世事難料,因為其詩集早已失傳,導致其地位不斷下滑,以致后來學界很少關注其人其詩。錢鍾書《談藝錄》在論述誠齋體詩時,曾表彰徐似道與張鎡師法誠齋,稱徐似道“洵堪與誠齋把臂入林,張功父不能望其項背”[2]447,并羅列徐似道部分詩歌。于北山、王瑞來等人在考證范成大交游時,對徐似道的部分生平經歷有所探討[3][4]。此外,則再無人研究徐似道,致使徐似道的生平經歷及創作存在諸多模糊和缺失之處。

已知徐似道的生平大體如下:徐似道字淵子,一字京伯,號竹隱,黃巖(今浙江溫嶺)人。乾道二年(1166)進士,歷任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尉、太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令,主管官告院,出知郢州(今湖北省鐘祥縣),召為禮部員外郎,兼權直翰林學士院,改為秘書少監,遷起居舍人。后出任江西提刑。其生平散見《南宋館閣續錄》卷七、《宋中興學士院題名錄》、《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三、《萬歷黃巖縣志》卷六、《臺州府志》等。平生好詩,有《竹隱集》(已佚)?!度卧姟肪矶鹞逅匿浧湓娨痪?,《全宋文》卷五八四三錄其文兩篇,《全宋詞》錄其詞四首?,F就其生平若干問題加以考證,兼及其詩文創作及相關活動。

一、生卒年考

關于徐似道的生卒年,現存文獻沒有明確記載。我們可以通過現存文獻作出推測。

徐似道有首《自笑》詩,提及年齡:“黃昏茅店帶星入,清曉竹輿蒙露行??吐啡晡迨?,對人猶說是歸耕?!备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矶鹞逅?,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06頁。下引徐似道詩,皆出于此書,不另出注。該詩抒寫其宦游之苦,遠離家鄉,披星戴月,辛勞無奈。該詩作于何時?值得注意的是“客路三千年五十”。從字面上來看,此句可以理解為五十歲之前,已經行走三千里路,但徐似道往返多地,遠遠超過三千里路。所以,只能作另一種理解,就是當時詩人所在地離家鄉黃巖有三千里之遙。徐似道歷任吳江縣尉、吳縣尉、太和縣令、紹興府學教授、蘇州通判、官告院主管、郢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職(參下文),其中擔任郢州知州、江西提刑時年齡都早已超過五十,可以不論。在吳江、吳縣、太和、紹興、蘇州、杭州這六地中,離其家鄉黃巖最遠者當是太和。今天從浙江溫嶺至江西泰和,全程高速,一路向西偏南方向,最近距離約為900公里,但宋人所走的路線,遠非如此便捷。周必大乾道八年(1172)自杭州回家鄉廬陵(今江西吉安),根據他的《乾道壬辰南歸錄》的記載,二月十六日由杭州出發,途經臨平、桐鄉、吳江、無錫、宜興、溧陽、黃池、南陵、宣城、池州、建德、石門、余干、豐城、臨江軍、吉水,六月二十二日到達廬陵。其路線由北再轉向西南,水陸兼程,歷時四個多月,扣除在蘇州等地逗留的一月多時間,約為三個月。以每天三十里路計算,亦近于三千里。太和(今江西泰和縣)在廬陵之南,加之從黃巖至杭州、從廬陵至太和的路程,那么,從黃巖至太和的距離應該在三千里左右。由此可以肯定,《自笑》一詩作于剛到太和之時。徐似道于紹熙三年(1193)前后出任太和縣令(參見下文),以該年五十歲推算,徐似道生于紹興十四年(1144)。

徐似道卒于何時?考戴復古《都中懷竹隱徐淵子直院》曰:

手攜漫刺訪朝官,爭似滄洲把釣竿。萬事看從今日別,九原叫起古人難。菊花到死猶堪惜,秋葉雖紅不耐觀。多謝天公憐客意,霜風未忍放深寒。[3]卷6,179

戴復古是徐似道的同鄉晚輩,交往密切。此詩寫作于杭州,從詩中“九原”“菊花到死”等語來看,其時徐似道已經去世。而“萬事看從今日別”,則是辭世不久的語氣。那么,該詩寫作于何時?今考戴復古《都中書懷呈滕仁伯秘監》:

北風朝暮寒,園林日蕭條。自非松柏姿,何葉不飄搖。儒衣歷多難,陋巷困簞瓢。無地可躬耕,無才仕王朝。一饑驅我來,騎驢吟灞橋。通名丞相府,數月不見招。欲登五侯門,非皓齒細腰。索米長安街,滿口讀詩騷。時人試靜聽,霜枝囀寒蜩。倘可悅人耳,安望如簫韶。[3]卷1,4

滕仁伯,名強恕,金華人。紹熙四年(1193)進士。據《南宋館閣續錄》卷七:“(嘉定)五年五月除(秘書少監)。六年五月,為宗正少卿?!盵4]251可見,該詩寫于嘉定五年(1212)冬?!抖贾袘阎耠[徐淵子直院》與該詩的題目、內容、語言有諸多相似之處,二詩題目中皆有“都中”二字,內容都是都中抒懷,都有干謁朝官石沉大海般的苦衷,都有霜風、霜枝之類景物描寫,二人都擔任過秘書少監。如此相似,足以說明二詩為同時所作,《都中懷竹隱徐淵子直院》亦作于嘉定五年(1212)冬。由此可以判定,徐似道卒于嘉定五年,享年六十九歲。

二、任職吳江、吳縣尉、戶曹考

乾道二年,徐似道進士及第之后,就會進入仕途。他最先擔任什么職務?一般情況下,縣尉是新晉進士的初始職務?!度f統姓譜》卷七曰:“為吳江尉,受知范成大?!盵5]179未言何時擔任吳江尉?!杜_州府志》說“乾道二年進士第,授吳江尉”[6]1577。吳江為蘇州屬縣,與蘇州較近,徐似道有機會與吳郡人范成大交往??挤冻纱笮雄?,乾道二年三月,被免職回鄉,乾道四年七月,出任處州知州。這期間最有可能認識徐似道。另外,范成大于乾道五年(1169)作《次韻答吳江周縣尉飲垂虹見寄》,說明該年吳江縣尉是這位周姓縣尉。徐似道很可能此時已經離任。

后來,徐似道擔任吳縣尉,有直接可靠的文獻記載。乾道八年(1172)二月,周必大因故被罷,從杭州回廬陵老家,途經蘇州。他的日記《乾道壬辰南歸錄》清楚記載了與徐似道兩次見面的情形:

三月己巳朔,晴,風順,俄頃至尹山,以小舫入崇福寺,同主僧惟妙訪何仔園亭,其子夏卿及侄婿韋啟心相候,園地雖狹,種植甚繁,海棠盛開,聞牡丹多佳品。少休,還舟中,繞城抵盤門。提刑王季海、敷文李次山奉議結、太守向經甫徽猷、吳縣尉徐君似道(臺州人)相見于津亭。

丁酉,早過閶門,太守及二司相迓于高麗亭,力欲移具,固辭之。崔仲由教授、王知錄康彥、徐尉似道繼至,與大兄同游虎丘。周必大:《文忠集》卷一七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月一日,周必大游覽蘇州寺廟、園林,徐似道等當地官員去看望周必大,這應該是他們首次見面。二十九日,徐似道等人再次陪同他游覽虎丘等地。徐似道的職務是“吳縣尉”。由此可見,乾道八年徐似道在吳縣尉任上。

這期間,徐似道與范成大交往較多。乾道七年,范成大從朝廷回家鄉營造石湖別墅,次年春,范成大約請鄰居游覽石湖,有《初約鄰人至石湖》詩。[7]159-160徐似道等人即在受邀之列。徐似道有詞紀游(已佚),范成大身為主人,寫下了一首和作《念奴嬌·和徐尉游石湖》:

湖山如畫,系孤篷柳岸,莫驚魚鳥。料峭春寒花未遍,先共疏梅索笑。一夢三年,松風依舊,蘿月何曾老。鄰家相問,這回真個歸到。綠鬢新點吳霜,尊前強健,不怕衰翁號。賴有風流車馬客,來覓香云花島。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要銀瓶倒。奔名逐利,亂帆誰在天表。[8]1617

范成大稱徐似道為“風流車馬客”,含有贊賞之意。一同游覽石湖的還有平江府教授崔敦禮,即周必大《乾道壬辰南歸錄》中所說的崔仲由,他也寫有一首次韻詞《念奴嬌·和徐尉》:

吳松江畔,對煙波浩渺,相忘鷗鳥。日日籃輿湖上路,十里珠簾驚笑。高下樓臺,淺深溪塢,著此香山老。輞川圖上,好風吹夢曾到。不用金谷繁華,碧城修竹。自比封君號。萬壑千巖天付與,一洗寒酸郊島。霖雨方思,煙塵未掃,合挽三江倒。功成名遂,卻來依舊華表。[8]1725

崔敦禮(?-1181)字仲由,河北人。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歷江寧尉、平江府教授等,官至宣教郎,有《宮教集》傳世。該詞沒有言及徐似道,中心是頌美石湖其景其人。

徐似道擔任吳江縣尉、吳縣尉期間,得到著名詩人范成大的獎掖,這對他進入詩壇具有重要意義。二十多年后,周必大還說“聞子才華自石湖”《文忠集》卷四十一《送徐淵子知縣朝奉還臺》。,說明在人們的心目中,徐似道的成名與范成大直接相關。

吳縣尉之后,徐似道應該擔任了戶曹一職?!杜_州府志》:“授吳江尉,受知范成大,轉戶曹參軍,入為太常丞?!盵6]1577其中沒有吳縣尉一職,顯得不夠完整??h尉沒有品級,戶曹是從九品,所以,擔任戶曹一職,應在吳縣尉之后,時間可能乾道九年至淳熙二年(1173-1175)之間。周密《癸辛雜識》續編卷下記載一件軼事,也可證明徐似道曾擔任戶曹一職:

竹隱徐淵子似道,天臺人,名士也,筆端輕俊,人品秀爽。初官為戶曹,其長方以道學自高,每以輕脫目之。淵子積不能堪,適其長丁母憂去官,淵子賦《一剪梅》云:“道學從來不則聲,行也《東銘》,坐也《西銘》。爺娘死后更伶仃,也不看經,也不齋僧。卻言淵子大狂生,行也輕輕,坐也輕輕。他年青史總無名,我也能亨,你也能亨?!蹦芎?。鄉音也。[9]165

戶曹職位低下,徐似道受到長官的輕慢對待,便借機譏諷其上司道學面孔,用語通俗,體現其好戲謔卻不免輕佻的個性。

徐似道在何地擔任戶曹?很可能在紹興府。因為徐似道參與同鄉前輩、紹興知府錢端禮所編《諸史提要》的刊印校正工作。錢端禮(1109-1177)字處和,號松窗道人,杭州臨安(今屬浙江)人,徙居臺州臨海。紹興三年(1133),添差通判臺州,隆興二年(1164)賜同進士出身,除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進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乾道四年(1168),起知寧國府,移知紹興府。所撰《諸史提要》系摘錄《史記》《漢書》《三國志》等史書而成,書末有三位校正人員,署名如下:

迪功郎前監潭州南岳廟李龜朋校正

從事郎前平江府吳縣尉主管學事徐似道校正

迪功郎紹興府學教授胡纮校正

王國維《兩浙古刊本考》據《嘉泰會稽志》考知錢端禮于乾道九年(1173)知紹興府,認定《諸史提要》“乃是時所刊”[10]117。當時紹興府學教授為胡纮,徐似道署名“前平江府吳縣尉主管學事”,未署現任官職,可能是要突出他“主管學事”的分工,以標明其工作經歷及專業性質。

三、擔任紹興府學教授考

徐似道在(紹興府)擔任戶曹之后,會去何地任何職?沒有文獻記載。陸游有詩題贈徐似道,即《題徐淵子環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詩》:

茶山丈人厭囂嘩,幅巾每訪博士家。小亭談笑不知暮,往往城上聞吹笳。興來杰作粲珠璧,歲久妙墨亡龍蛇。郎君弟子多白發,回頭日月如奔車。徐卿赤城古仙子,十年四海推才華。覽觀陳跡喜不寐,旋補罅漏支傾斜。曲池還浸古來月,叢莽忽見當時花。重題舊句照高棟,力振風雅排滛哇。席間纻袍已散鵠,堂上講鼓初停撾。速宜力置竹葉酒,不用更瀹桃花茶。桃花茶見曾公詩。[11]卷17,1331

該詩寫作于淳熙十二年(1185)秋,陸游當時家居山陰。題中的環碧亭在哪?《劍南詩稿校注》卷十七引曾幾《張耆年教授置酒官舍環碧亭,散步上園,煎桃花茶》詩,并曰:“環碧亭,臺州教授官舍之亭,張耆年建,茶山于紹興二十六年知臺州,此詩蓋官暇時游耆年官舍所作?!贝苏撊鄙倏煽课墨I支撐,不能因為曾幾曾知臺州,就推論出環碧亭在臺州,更不能推導張耆年是臺州教授,環碧亭為張耆年所建,所以鐘振振《讀〈劍南詩稿校注〉札記》提出質疑。鐘文征引了兩則重要文獻,一是《呂東萊文集》卷六《紀事·入越錄》,記載呂祖謙“淳熙元年八月二十八日,自金華與潘叔度為會稽之游”,九月,“六日,偕石天民斗文、潘叔度自寺橋直道過郡庠,道旁多流水喬木,殊不類廛市,教授廳后環碧亭小愒,環亭皆水,敗荷折葦,秋思甚濃”。其中的郡庠,指的是紹興府學。由此可見紹興府學官舍亦有環碧亭。二是征引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九之語:“徐淵子為越教,《答項平甫》云:‘正恐異時風舞雩之流,不無或者月離畢之問?!蓖鯌耄骸独W紀聞》卷一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548頁。項安世(1129-1202),字平甫,淳熙二年(1075)進士,授紹興府教授。項安世是徐似道的前任,淳熙十一年尚在紹興。陸游《莊器之作招隱閣,項平父諸人賦詩予亦繼作》即為淳熙十一年(1184)在紹興所作,所以徐似道與項安世之間當有所交往?!度挝摹肪?843未收錄徐似道《答項平甫》一文。進一步證實徐似道曾任紹興府學教授[12]。鐘文所論甚是,現再補充幾點理由。

第一,張耆年擔任何地教授?陸游提到的曾幾詩歌,指其《張耆年教授置酒官舍環碧,散步上園,煎桃花茶》:“何許清尊對物華,廣文官舍似僧家。向人只合供談笑,領客猶能辦咄嗟。光動杯盤環碧水,香隨珠履上園花。公如不厭過從數,但煮東坡所種茶?!边@是曾幾當年題寫在張耆年環碧亭上的詩歌。張耆年,是張擴之侄,張擴《東窗集》卷二曾記載張元齡、張大年、張耆年三兄弟“皆好學,善屬文”,紹興年間,張氏三兄弟曾在吳縣參與張擴詩社活動[13]220-221。張耆年是否在紹興或者臺州擔任過府學教授?這是關鍵所在。曾幾《茶山集》卷四恰好有首《送紹興張耆年教授之永嘉學官》詩,詩曰:“海內孤寒士,江頭獨冷官。胡為涉修阻,不肯近長安。蠲紙無留筆,生枝不帶酸。名山天下少,行矣雪消殘?!庇纱丝梢?,張耆年曾擔任過紹興府學教授,期間,曾幾有機會光顧其府學官舍,并題寫上引詩歌。張耆年后來出任永嘉學官(教授),即使是在曾幾知臺州之時,因為相處兩地,山水阻隔,交往不便,曾幾也不可能“每訪博士家”,不可能與張耆年“過從數”。

第二,陸詩謂“徐卿赤城古仙子,十年四海推才華”,將其家鄉赤城(天臺)與“四?!睂εe,可見當時徐似道不在家鄉,所謂“十年”,正是自徐似道任滿戶曹以來的十年。這十年徐似道宦游各地,因此,環碧亭應該不在臺州。同時,陸游用“推才華”來評價府學教授徐似道,“推”有推廣、傳播之意,恰好與教授的職業相關,很懷疑,自吳縣尉之后,徐似道一直擔任類似教授之類的學官。

第三,陸詩繼續寫徐似道,“席間纻袍已散鵠,堂上講鼓初停撾”,意謂生眾已散去,講授已結束,這符合徐似道府學教授的身份?!八僖肆χ弥袢~酒,不用更瀹桃花茶”,亦是就近就快的語氣,可印證徐似道當時就在紹興本地。

第四,從陸詩所寫徐似道對曾幾題詩的喜愛及保護來看,當是徐似道剛任紹興府學教授之際,也就是說,淳熙十二年(1185),徐似道自外地來任紹興府學教授。從何而來?府學教授為正七品,此前他曾擔任過吳縣尉。此后,紹熙三年(1193)前后出任太和縣令,仍然是正七品,這期間也應該還擔任過其他職務?,F已不可考。

如曾幾所說,府學教授是個“冷官”,徐似道長期擔任教授,難免有些失落。其詩《偶題》,《嘉慶太平縣志》卷十四、《溫嶺縣志》題作《自題環碧亭》,當作于紹興府學教授期間,詩云:“老去功名不掛懷,高眠之外只清齋。偶因種竹便多事,風葉掃余還滿階?!逼鋾r,徐似道四十多歲,日漸老去,自然對功名難以釋懷,所以枯守清齋,覺得光陰虛度,無聊寂寞。

四、擔任太和縣令考

擔任太和縣令是徐似道一生中較為重要、對詩歌創作影響最大的經歷。一方面,是因為太和位于南宋江南西路吉州(廬陵)境內,是宋代詩學非常發達的地區,另一方面,當時在廬陵生活著周必大、楊萬里等前輩詩人,以及劉過、劉仙倫、蕭彥毓等布衣詩人,徐似道在這里擔任縣令,推動了他的詩歌創作。

徐似道何時開始擔任太和縣令?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但其離開太和縣令的時間則可以考知。周必大《送徐淵子知縣朝奉還臺》詩曰:

聞子才華自石湖,眼看清政似冰壺。坊村不識催科吏,亭傳焉知警捕符。此去詣臺鳧舉舄,向來行陌雉將雛。朝回試望星辰履,倘許吹噓上漢無。此據《全宋詩》卷二三二七,第26769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文忠集》卷四十一有缺誤。

題下自注“丙辰正月”,丙辰為慶元二年(1196)。當時周必大閑居廬陵(今江西吉安),徐似道自太和返回杭州,路過廬陵,周必大作此詩為其送行。前四句概括其在太和的政績,后四句展望其未來,祝愿他到天子身旁。由此可知,徐似道慶元二年正月已經離任,其實際卸任時間應該在慶元元年末??h令一般三年一任,以此推測,徐似道應在紹熙三年(1193)前后出任太和縣令。

徐似道擔任太和縣令期間,詩歌名聲較大,社會活動較多。周必大(1126-1204)是當地首屈一指的高官和詩人,他們早已相識,慶元元年(1195),七十歲的周必大經過三次上書,終于獲準致仕,回家閑居。徐似道寫下頗見水平的《賀周益公致仕啟》,劉克莊《后村詩話》予以引用,稱贊徐似道“此作甚佳,然為詩名所掩”辛更儒:《劉克莊集箋?!肪硪黄呔?,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冊,第6910-6911頁?!度挝摹肪?843未收錄該文。。周必大也很愿意提攜后進,稱徐似道為“詩人太和令君”,他似乎更看重其詩人身份。周必大有詩《初春巖桂著花,詩人太和令君首賦佳篇,才臣、伯和、仲和三友繼作,句法高妙,不容措辭,姑述四句》,題下自注:“太和徐宰名似道,字淵子,天臺人,時丙辰正月?!痹娫唬骸绑缚咴聘挂剐?,天臺子落四時榮。君看月桂閑花草,猶似長春竊此名?!贝藫度卧姟肪矶?,第26768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文忠集》卷四十一有缺誤。 徐似道《巖桂花》現存于世:“重重簾幕護金猊,小樹花開逼麝臍。寒色十分新粟,春心一點暗通犀。香延棋畔仙人斧,影射燈前太乙藜。從此再周花甲子,伴公長醉日東西?!蹦┖髢删浼嬗凶壑?。

在擔任太和縣令期間,徐似道還與楊萬里有所交往。趙與虤《娛書堂詩話》記載:

徐淵子似道寓泰和日,嘗謁誠齋,贄以詩云:“昨日離山谷,今朝謁子云。煙霞俱獻狀,草木亦能文。投刺真成贅,哦詩不當芹。匆匆拜床下,此意欠三熏?!惫聪驮疲骸耙箤θ?,朝揮五朵云。葛藤前輩話,衣缽古人文。濁酒唯山果,藜羹趁水芹??闯袩o一物,清絕炷爐熏?!苯裾\齋集亦遺此詩。趙與虤:《娛書堂詩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度卧姟肪?054未收錄徐似道此詩?!稐钊f里集箋?!犯戒浂耸珍洍钤?,題作《和徐淵子》,見該書5287頁。

從這一記載來看,他們是初步見面。紹熙五年(1194)楊萬里(1127-1206)家居吉水,徐似道登門拜訪,以詩歌來代替名刺,說明徐似道有了一定名聲,也比較自信,他以楊雄來比喻楊萬里,稱贊楊萬里“煙霞俱獻狀,草木亦能文”的才華,切合誠齋體的特點。楊萬里立即作出回應,即席寫作唱和詩,體現出他的積極態度??上Т撕蠖擞泻谓煌?,卻未見記載。

拜訪楊萬里的還有太和詩人蕭彥毓(字虞卿)。他請楊萬里為其《梅坡詩集》題詩,楊萬里應約作《跋蕭彥毓梅坡詩集》詩[14]卷36,1877。蕭彥毓帶著誠齋題詩,又去吉州請前輩周必大題寫次韻詩,周必大當時未暇題詩,慶元六年(1200),蕭彥毓再次拜訪周必大,周必大遂作《蕭彥育虞卿頃年示詩,且求次誠齋待制所贈佳句之韻,嘗許赴省時勉為之,適相過,以七步見窘,就坐呈老丑,聊述本意》,題下自注:“庚申二月二十九日?!保ā段闹壹肪硭氖┰谶@之后,徐似道應蕭彥毓之求,亦作《和誠齋跋梅坡詩卷》,詩中稱“二老未嘗輕許可,兩詩固已為平章”,“二老”指楊萬里和周必大,可以看出徐似道對“二老”的尊重。后來,楊萬里在《誠齋詩話》中歷數“近時后進”就包括徐似道,并征引其詩句[14]卷114,4359,說明他對徐似道的詩歌相對了解。

徐似道現存幾首作于太和縣令任上的詩歌(殘篇),可以見出其愛民的優秀品質:

我本田家子,驅來作長官。政雖無小異,民卻自相安。靜或焚香坐,閑因展書看。庸人擾之耳,只道太和難?!妒靥汀?/p>

一鞭加爾膚,萬刃劃吾腹。就令猛于虎,何忍食子肉。世無冷鑊湯,邑盡活地獄?!堆b太和米綱》

周必大在《外祖奉議郎王公覺墓志銘》中說“太和尤稱難治”(《文忠集》卷四十二),徐似道在第一首詩中認為太和難治實屬庸人自擾,完全可以無為而治。第二首應是殘篇,最觸目驚心。作為縣令,他要大量征收糧食,運往其他地方,作為田家子,他深切同情農民的不幸,所以他有切膚之痛,不忍壓榨百姓。在他看來,整個太和縣,就是一座活地獄??梢韵胍?,他受到了多大的觸動?當地老百姓生活又是何等的艱難?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士人的社會良心。

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曾任太和縣令,寫下了名作《登快閣》。徐似道追蹤前人,多次游覽快閣,曾寫過 “不日挽君來快閣,請分一筯供涪翁”《全宋詩》卷二○五四《莼菜二首》之二?!翱扉w”寫作“快問”,當誤。,劉過在《賀徐司封兼直院淵子》中回顧徐似道太和縣令的經歷,未提及他事,僅言“和落木澄江之句,孰知山谷之主賓”[15]119。在即將告別太和時,徐似道再次游覽快閣,并寫下《滿江紅》詞(已佚),當地詩人劉仙倫寫下《滿江紅·題快閣和徐宰韻》:

快閣東西,鷗邊問、晚晴可喜。鷗解語、既盟之后,兩翁曾倚。笛弄慣聽黃魯直,履聲深識徐淵子。添我來、相對兩忘機,真相似。也不種,閑桃李。也不玩,佳山水。有新詩字字,愛民而已。一片心間秋水外,三年人在春風里。漲一篙、江水送歸鴻,明朝是。[8]2209

從“三年”及“送歸鴻”來看,該詞亦是送別徐似道之作,詞中除了稱道其超逸情懷之外,特意稱贊徐似道字字愛民的精神。劉仙倫還另有《送徐淵子知縣二首》詩:

君作西昌宰,人如太史賢?;悬S犢外,心在白鷗邊。訟理無公事,官清祗俸錢。蓬窗載書盡,頗似米家船。

城郭春寒夜,郵亭小泊時。相逢一樽酒,共說十年詩。風雨成輕別,江山莽后期。著鞭從此去,早到鳳凰池。劉仙倫:《招隱小集》,《宋集珍本叢刊》第104冊,線裝書局2004年版,第398頁?!度卧姟贰度卧娸嬔a》未收劉詩。

第一首就其太和政績而言,第二首為話別,側重其詩酒風流,祝愿他前程遠大。

五、擔任蘇州通判考

太和縣令之后,徐似道擔任何職?他的同鄉、晚輩戴復古有兩首詩歌稱他為“徐京伯通判”:

竹隱種竹知幾年,千竿萬竿長拂天。群飛不敢下棲止,常有清風凜凜然。丹穴飛來兩雛鳳,鳳來此竹為之重。牙簽玉軸帶蕓香,家藏萬卷為渠用。人間豚犬不足多,我來為作徐卿二子歌。手傳竹隱文章印,看取他日官職高嵯峨?!缎炀┎ㄅ型須q得二子》[3]卷1,29

一襟忠誼氣,數首北征詩。不許公卿見,徒為篋笥奇。銜枚沖雪夜,擊楫誓江時。此志無人共,愁吟兩鬢絲?!额}徐京伯通判北征詩卷》[3]卷2,37

徐似道一字京伯,他擔任通判一職,僅見于戴復古此二詩。所以當代著述如《全宋詩》《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宋代卷)等在介紹徐似道生平時,都沒有提及這一經歷,此可以彌補徐似道生平之欠缺。何時擔任通判一職,去何地擔任通判,更未見記載。通判為州府佐貳官,與縣令同為正七品,區別在于所任職位為州府之職,地位介于縣官與京官之間。按照常情,其任職時段有兩個可能,一是自地方官入京之時,二是由京官外放為地方官之時。

考徐似道有《莼菜二首》,其一曰:“千里莼絲未下鹽,北游誰復話江南??蓱z一筯秋風嘆,錯被旁人苦未參?!陛徊耸翘K州特產,因張翰在洛陽思念家鄉吳中莼菜羹、鱸魚膾而聞名后世,該詩正是用了張翰故事,所以,初步判定,徐似道所任通判為蘇州通判。此前,他曾擔任過吳縣尉,吳縣為蘇州倚郭縣,擔任蘇州通判,算是回到舊地,符合官員一般升遷路線圖。戴復古所說的“北征”,也就是徐似道所說的“北游”,一定是長途跋涉。從杭州去蘇州一帶,不能叫北征。徐似道沒有去江北或金國的經歷,不可能從杭州“北征”某地。結合上文所言其任通判的時間,當在太和縣令至官告院主管期間。從太和赴蘇州符合“北征”的方向和距離。明乎此,我們就能進一步理解徐詩中“北游誰復話江南”的江南,不是泛指長江以南,更不是指蘇州、紹興等地,而是指江南西路的太和縣。

太和縣令任滿之后,于慶元二年(1196),出任蘇州通判。按諸徐似道《莼菜二首》所寫之秋風,當在該年秋天之前已經到任。

六、擔任官告院主管、出知郢州考

徐似道擔任蘇州通判之后不久,進入朝廷?!杜_州府志》稱其“入為太常丞,戶部司封郎官”。太常丞,為正六品,徐似道是否擔任過太常丞、何時擔任太常丞,都無從考訂。戶部司封郎官,于北山指出,戶部當是吏部之誤,可從[7]160。吏部司封郎官,應該就是吏部官告院司封官。據王瑞來《〈范成大交游考略〉補正》考證,徐似道擔任官告院主管應在慶元三年至五年之間。該文先引用兩則文獻:一是《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七所載:“(慶元三年)八月五日,國子監發解,命監察御史程松監試……主管官告院徐似道……點檢試卷?!盵16]4589二是《宋會要稿·職官》七三之二五所載:“(慶元五年)三月三日,禮部侍郎胡纮放罷,主管官告院徐似道降一官放罷。以監察御史程松言宏辭命題,纮實據斷,今題不合典故,古題出處不一,纮獨指一出,以告同列,所取試卷體格非是。似道方登朝行,輒敢附會胡纮,結為黨與,蔑視同僚?!盵16]4029胡纮與徐似道是舊相識,此前曾一同校正過《諸史提要》,這可能是程松指責其結黨的前提之一。從這兩則材料中,可以見出徐似道擔任官告院主管的時間范圍。此外,《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六又載:(慶元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命權禮部尚書黃由知貢舉,吏部侍郎胡纮、侍御史劉三杰同知貢舉?!鞴芄俑嬖盒焖频馈c檢試卷?!盵16]4603上述文獻所載都是徐似道參與禮部選舉事宜。

在工作之余,徐似道還借閱當時已經七十歲的布衣作者周煇的《清波雜志》,并撰寫《清波雜志跋》:

余來中都,聞有所謂周處士昭禮《清波志》,急祈借傳錄,洪益處最多。大抵紀載事實之書,各隨所見,收書者不厭其博也。他日討論一事,適然針芥相投,車轍相合,方知此書之效。慶元戊午立秋前一日天臺徐似道淵子書。[17]534

慶元戊午為慶元四年(1198)。徐似道很喜歡這本筆記,肯定其文獻價值,所以予以抄錄。

徐似道因遭受程松的彈劾而被貶官。程松通過諂事韓侂胄而擔任監察御史一職,彈劾“方登朝行”的徐似道結黨,徐似道其實只是眾多“點檢試卷”官員之一,結黨指控并無多少憑據,徐似道卻因此“降一官放罷”。

慶元五年(1199),徐似道出任郢州知州。戴復古作《水調歌頭·送竹隱知郢州》詞為徐似道送行,詞中沒有任何安慰其貶官之言,估計徐似道不以貶官為意。戴復古后來專程至郢州,拜訪徐似道,一同登上當地名勝白雪樓,二人約定各自寫詩,以宋玉石對莫愁村,徐似道詩現存于戴復古詩集,詩曰:

水落方成放牧坡,水生還作浴鷗波。春風自共桃花笑,秀色偏于麥壟多。村號莫愁勞想象,石名宋玉謾摩挲。試將有袴無襦曲,翻作陽春白雪歌。

戴復古詩題作《陪徐淵子使君登白雪樓,約各賦一詩,必以宋玉石對莫愁村》詩:

樓名白雪因詞勝,千古江山春雨余。宋玉遺蹤兩蒼石,莫愁居處一荒墟。風橫煙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網魚。借問風流賢太守,孟亭添得野夫無?[3]卷6,173

“以宋玉石對莫愁村”,體現了他們交往之間“講明句法”的特點樓鑰《跋戴式之詩卷》:“雪巢林監廟景思、竹隱徐直院淵子,皆丹丘名士,俱從之游,講明句法?!?見《攻媿集》卷76,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徐似道在郢州應該還有其他創作,惜已失傳。劉過后來用“歌陽春白雪之詩,相為宋玉之表里”來概括其郢州經歷[15]卷12,119,也是突出其文學才華。

七、還朝為官考

郢州任滿之后,徐似道約于嘉泰二年(1202)前后回到朝中。俞松《蘭亭續考》卷一記載:“常叔度、徐淵子同觀于西渤張園,壬戌四月廿四日,是日微風小雨?!?壬戌即嘉泰二年,說明該年四月徐似道已經在杭州?!端沃信d學士院題名錄》載:“徐似道,開禧元年十月以禮部員外郎改除司封郎官,兼翰林權直(學士院)?!盵18]44冊,127說明開禧元年(1205)十月之前,徐似道任禮部員外郎。這期間,劉過與徐似道有所交往。其《呈徐侍郎兼寄辛幼安》詩曰:

當年今日誤承恩,自倚容華托至尊。門外游絲難駐日,依然青草暗長門。猿臂將軍戰不休,當時部曲已封侯。夜深忽夢燕山月,猶幸君王晚更收。[15]卷8,67

劉過與徐似道應該相識于太和縣。嘉泰三年(1203),劉過在杭州,仰慕辛棄疾,作《沁園春·寄辛稼軒詞》獻給辛棄疾,稼軒讀后邀劉過至紹興相聚,次年冬劉過告別杭州回故里[19]7255-7256。所以,劉詩很可能作于嘉泰四年春。

劉過另有《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悶成五絕,呈徐判部》:

學弄筆頭兒戲事,風流眼底亦無之。汪孫已往周洪沒,本分作家今是誰?

竹隱先生名滿世,自為舉子已詩聲。春風若入五花判,莫遣紫微紅藥驚。

秋霜烈日生前操,流水行云意外詩。未必中興四君子,于斯二者更兼之。

潦倒傍門羞騎馬,倦游老欲寄昆山。留將造請囁嚅口,慷慨狂歌泉石間。

世間別有人才在,臺閣招徠恐未多。半老江湖與巖穴,為公一賦草廬歌。[15]卷8,67-68

判部指判禮部,主管貢院科舉之事。從“倦游老欲寄昆山”一語來看,這組詩可能作于開禧二年春夏間。其時,劉過應昆山縣令潘友文之邀,赴昆山,娶妻定居[19]7257?!洱堉藜肪硎迨珍浶焖频来雾嵵?,題為《竹隱先生徐侍郎詩》,《永樂大典》卷八九九題作《竹隱先生徐侍郎詩五首,即為劉改之作也》,可見判部與侍郎本是同一職務?!度卧姟肪矶逡痪蓬}作《為劉改之作五首》,詩如下:

江西詩社久淪落,晚得一人劉改之。不向嶺頭拈取去,此衣此缽付他誰?

謫仙昔者號無敵,侯喜中間還有聲。后五百年無繼者,得渠一句便堪驚堪驚,《永樂大典》《全宋詩》作“堪聽”,與劉過原作不同。據改。。

一生能著幾兩屐,萬戶何如千首詩。竹隱在傍須徑造,醉鄉有路莫他之。

風吹客袂游甘露,雪打人頭入半山。無故被他林鳥覺,競傳新句落人間。

閉門長安十日雨,車馬不來蛙黽多。若往澹然應子是,作商聲者必君歌。

徐似道主要是通過肯定其詩歌來安慰這位有理想的后進。

這期間,徐似道還有一件事受到后人稱道。開禧元年五月,“乙亥,詔以衛國公曮為皇子,進封榮王”[20]卷38,738。趙曮并非是宋寧宗所生,因宋寧宗子先后夭折,只好立趙曮為皇子。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甲集《徐竹隱草皇子制》載:“寧皇立皇子洵,時上春秋猶盛。竹隱徐似道行制詞,內二句云:‘爰建神明之胄,以觀天地之心。真學士也,其意味悠長矣?!比~紹翁《四朝聞見錄》甲集,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36頁?!度挝摹肪?843未收錄其佚文。其中“洵”當是“曮”之誤。上句稱頌宋寧宗立非親生之子為皇子,下句暗含期望上蒼能念及寧宗之心,讓正值壯年的宋寧宗(1168-1224)能再生育皇子。用語的確巧妙。徐似道長于四六文,《困學紀聞》卷十九稱引其《上梁文》云:“林木翳然,便有濠濮間想;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困學紀聞》卷十九,第540頁?!度挝摹贰肪?843未收錄該文。這兩句四六相對,上句出自《世說新語·言語》,下句出自《晉書·陶潛傳》,完全用成句,并切合上梁文的主題,頗為難得。

不久,徐似道升任司封郎官,權直翰林院。這是徐似道平生最重要的官職。劉過特上《賀徐司封兼直院淵子》一文,贊美徐似道:

榮膺一札,驟拜九重。錦署判封,尚在郎官之列;玉堂寓直,行為學士之真。眾驚妙選之得賢,獨喜斯文之有主。恭惟某才兼人之十倍,學通古之百家。以載鶴之船載書,入覲之清標如此;移買山之錢買研,平生之雅好可知。惟其超群出類之不凡,所以作賦吟詩而逾妙。始宰西昌之邑,旋分南紀之州。歌陽春白雪之詩,相為宋玉之表里;和落木澄江之句,孰知山谷之主賓。七言嘗許其判花,一日忽傳其視草。曰金曰玉,定市價于已先;非鶴非風,見王師之果至。蓮炬光耀于落筆,藥階響動于鳴珂。欲窮箋管之賀言,不過臺衡之異數。未知桃觀,漸驚燕麥之非;□覓竹籬,更有江梅之好。某一無知己,百不如人,但能敬宗伯而變唐文,稍已厭蟲魚而箋爾雅。老矣直鉤之釣,喜茲大廈之成。知制誥入翰林,我昔預期于大手,經品題作佳士,公今當念于蒼髯。詠誦之私,編摩罔既。[15]卷12,119

該文結合其經歷,贊美其品行與才華,這些贊美有一定的事實基礎,如稱其“移買山之錢買研”,則并非虛言。徐似道現存《買硯》詩曰:“俸余宜辦買山錢,卻買端州一硯磚。依舊被渠驅使出,買山之事定何年?!?/p>

徐似道權直翰林院時間較短?!端沃信d學士院題名錄》言,開禧二年(1206)“正月,除秘書少監,依舊兼。三月除起居舍人,仍舊兼直學士院,四月罷?!痹蚴潜蝗藦椲??!端螘嫺濉ぢ毠佟菲呷涊d,開禧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起居舍人徐似道放罷,以臣僚言似道本無學識,恣行桀傲?!盵16]4034

至此,徐似道已經有了兩次遭彈劾貶官經歷?!顿F耳集》卷上記載:“淵子為小蓬,朝聞彈疏,坐以小舟,載菖蒲數盆,翩然而去。道間爭望,若神仙然?!睙o論是哪年之事,這一夸張舉動正好印證他“恣行桀傲”的個性。

八、擔任江西提刑考

開禧二年(1206),徐似道被貶為江西提刑。據《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三二:

(嘉定二年二月)十五日,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宋之瑞,寶謨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李景和并落職。江西提刑徐似道、浙東提刑魯幵并放罷。以左司諫劉榘言之瑞貪猥,景和很暴,似道輕猥,幵交通賄賂。[16]4066

可見,嘉定二年(1209)二月十五日,徐似道因左司諫劉榘言其“輕猥”而被罷江西提刑。然而,《宋會要輯稿·刑法》六之七又曰:

嘉定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江西提刑徐似道言:“推鞠大辟之獄自檢驗始,其同有因檢驗官司指輕作重,以有為無,差訛交互,以故吏奸出人人罪,弊倖不一。人命所系,豈不利害?伏見湖南、廣西憲司見行刊印正背人形,隨格目給下檢驗官司,令于損傷去處依樣朱紅書畫橫斜曲直,仍仰檢驗之時唱喝傷痕,令眾人同共觀看所畫圖本,眾無異詞,然后著押,則吏奸難行,愚民易曉。如或不同,許受屈人徑經所屬訴苦,乞遍下提刑司,徑行關會樣式,一體施行?!睆闹?。[16]6697

這一記載與嘉定二年罷官相矛盾,王瑞來《〈范成大交游考略〉補正》懷疑此處有誤。在缺少文獻依據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輕易否定它的可靠性,徐似道完全有可能在罷官之后又被起復。徐似道有多年縣尉經歷,對刑事案件較為了解。此次出任江西提刑時,面對的刑事案件會更多,為了便于刑部公正辦案,提高辦案效率,他上奏朝廷,建議推廣湖南、廣西所用的驗尸圖(檢驗正背人形圖)。這一重要建議當即為朝廷采納。

在擔任江西提刑期間,徐似道過去在太和所結識的詩友多半已經去世,現在文獻中看不出他們交往唱和的記錄。嘉定四年,錢象祖(1145-1211)病逝,徐似道作《挽錢觀文》詩曰:“胸中著云夢,皮里有陽秋。自作先生傳,誰為故吏碑?!卞X象祖為臺州人,錢端禮之孫,仕至參知政事、觀文殿大學士,封成國公。徐似道與他是同鄉,應該早有交往?!锻戾X觀文》當是殘篇,前兩句稱贊錢象祖的胸襟與智慧,后兩句抒發悲挽之情。從中可見出,徐似道曾是錢象祖的部下(“故吏”)。

在江西提刑任上,徐似道曾游覽廬山,有兩首廬山詩詞傳世:

風緊浪淘生,蛟吼鼉鳴,家人睡著怕人驚。只有一翁捫虱坐,依約三更。雪又打殘燈,欲暗還明。有誰知我此時情,獨對梅花傾一盞,還又詩成?!独颂陨场ひ共磸]山》《鶴林玉露》卷四,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1頁。此詞調寄《浪淘沙》,《全宋詞》作《虞美人》,誤。

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亦知二者古難并,到得九江吾事足。廬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來酒邊。持螯把酒與山對,世無此樂三百年。時人愛畫陶靖節,菊繞東籬手親折。何如更畫我持螯,共對廬山作三絕?!队螐]山得蟹》

羅大經很喜歡《浪淘沙·夜泊廬山》詞,將之載入《鶴林玉露》中。其中最有風度和韻味的是上片“只有一翁捫虱坐,依約三更”和下片“獨對梅花傾一盞,還又詩成”,表現出傳統士大夫不拘形跡、鐘情詩酒的形象?!队螐]山得蟹》形象地表現出他笑傲人生的生活觀。從“到得九江吾事足”來看,當是其晚年所作。其中“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為流傳廣遠的名句。岳珂(1183-1243)多次引用或化用這兩句詩。他曾在題目中引用徐詩,題作《九江霜蟹比他處黑膏凝溢,名冠食譜,久擬遺高紫微,而家僮后期未至,以詩道意?!安坏綇]山孤負目,不吃螃蠏孤負腹”,昔人句也》,詩中又曰:“舊傳騷人煉奇句,無蠏無山兩孤負。老來政欠兩眼青,那復前籌虛借箸?!薄队耔肪硪?,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他在《螃蟹》詩中再次化用徐詩,“紫髯綠殼琥珀髓,以不負腹夸將軍”(《玉楮集》卷四)。岳珂稱贊徐似道其人其詩為“騷人”“奇句”,可見在岳珂心目中,徐似道仍然是位以文學才華見長的詩人。

九、《竹隱集》考

楊萬里《誠齋詩話》在總結隆興以來詩人時說:

自隆興以來,以詩名:林謙之、范至能、陸務觀、尤延之、蕭東夫。近時后進,有張镃功父、趙蕃昌父、劉翰武子、黃景說巖老、徐似道淵子、項安世平甫、鞏豐仲至、姜夔堯章、徐賀恭仲、汪經仲權。前五人,皆有詩集傳世。[14]卷114,4359

《誠齋詩話》完成于嘉泰年間(1201-1204),當時,徐似道正在朝中為官,楊萬里應該讀過徐似道的詩集,只是沒有記載集名和卷數。

劉克莊《后村詩話》說得更明確:“淵子有《竹隱集》十一卷,多其舊作,暮年詩無棗本?!屑巴碜饔燃颜?,昔已入《絕句詩選》,今摘其警句于后?!盵1]6913由此可見,《竹隱集》篇幅多達十一卷,還不包括“暮年”作品。何時為其“暮年”?懷疑是郢州回朝后的十年時間。劉克莊編有多種絕句選本,如《本朝五七言絕句選》《中興五七言絕句選》《本朝絕句續選》《中興絕句續選》等,可惜這些選本都已失傳,那些“尤佳者”也隨之湮沒。所幸的是,劉克莊特意摘引徐似道的一些警句。由于他年已八旬,所引詩句存在一些失誤。如所引“勿以鰲巨笑螻蟻,冠山戴粒等逍遙”句下,注為“《范石湖》”[1]6914,而元人韋居安《梅礀詩話》卷中引此詩四句,相對完整,說是周必大在翰林院時,徐似道投以此詩:“翰林帳下飲羊羔,客子騎驢渡灞橋。莫似靈鰲笑浮蟻,戴山負粟各逍遙?!盵21]554這一記載應該更加可靠。

《竹隱集》在南宋流傳不廣。熱愛藏書的陳振孫擔任過紹興府學教官、臺州知州,應該見過《竹隱集》,可惜現存《直齋書錄解題》不是全帙,沒有著錄《竹隱集》。方回《瀛奎律髓》之類的選本沒有入選徐似道的詩歌。但出人意料的是,徐似道的詩歌居然傳到了遙遠的金國,傳到金末詩人元好問手中。元好問《又解嘲》曰:“詩卷親來酒盞疏,朝吟竹隱暮南湖。袖中新句知多少,坡谷前頭敢道無?!盵22]314元好問批評徐似道、張鎡詩歌的創新,無法與蘇、黃相提并論。且不論他這樣比較是否恰當,但它說明了《竹隱集》在金末還沒有失傳。此外,元明之后,只有零星引用徐詩,未見著錄《竹隱集》,大概在宋末元初《竹隱集》就已經湮沒不傳了。

參考文獻:

[1]劉克莊,撰;辛更儒,箋校.劉克莊集箋校:第15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1.

[2]錢鍾書.談藝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4.

[3]戴復古.戴復古詩集[M].金芝山,點校.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陳骙,等. 南宋館閣錄·續錄[M].張富祥,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5]凌迪志.萬姓統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喻長霖.臺州府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7]于北山.范成大年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8]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周密.癸辛雜識:續編卷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0]王國維.兩浙古刊本考[M]∥王國維全集:第7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11]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鐘振振.讀《劍南詩稿校注》札記[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9-20.

[13]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4]楊萬里,撰;辛更儒,箋校.楊萬里集箋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5]劉過.龍洲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6]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7]周煇,撰;劉永濟,校注.清波雜志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4.

[18]何異.宋中興學士院題名錄[M].宋人傳記資料叢刊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19]劉宗彬.劉過年表[M]∥宋人年譜叢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20]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1]韋居安.梅礀詩話[M]∥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22]元好問.元好問全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鳳文學

猜你喜歡
范成大陸游
陸游的經歷
陸游是個資深“鏟屎官”
除夜雪
夏日田園雜興(其一)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初夏絕句
喜晴
天堂口
緣字訣·沈園
范成大:文人中的超級能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