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柳州甘蔗蔗龜蟲害發生的特點及防治技術

2018-01-18 12:21龍海寧劉雪飛李勁松
農業與技術 2018年10期
關鍵詞:金龜羽化柳州

龍海寧 劉雪飛 李勁松

(1.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種畜場,廣西壯族自治區 柳州 545003;2.靈川縣農業局農作物病蟲預測預報站,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 541299;3.北流市隆盛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壯族自治區 北流 537400)

鞘翅目金龜甲總科昆蟲的總稱就是所說的蔗龜,是導致甘蔗蟲害發生最主要的害蟲群體。該群體害蟲在主要以蔗苗、蔗根、甘蔗基部等為食物,將蔗莖地下部分的葫蘆頭啃咬成孔洞,從而導致甘蔗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出現長勢弱、倒伏或者枯死的現象。雖然廣西地區作為我國最大的甘蔗種植基地,該地區每年的甘蔗種植面積達80萬hm2以上。但是蔗龜對甘蔗種植危害的日趨加重,已經對廣西甘蔗種植產業結構的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廣西甘蔗種植地區蔗龜發生的種類以及分布情況,才能確保廣西甘蔗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1 廣西柳州甘蔗蔗龜發生條件

1.1 適應的氣候

柳州市處于桂中北部地區,該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柳州市的大氣環流主要以季風環流為主,夏季主要以偏南風、高溫、高濕、多雨天氣為主,而冬季則主要以寒冷、干燥、少雨氣候為主,這種顯著的山地氣候特點,為甘蔗以及蔗龜的生長發育提供了適應的環境。

1.2 土地遼闊

由于廣西柳州的土壤主要以紅泥粘土、砂泥紅土、雜砂黃紅土為主,不僅土層肥沃且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而柳州不僅種植有大量的甘蔗,還種植了水稻、馬鈴薯、玉米、小麥、蔬菜等農作物,再加上這些作物頻繁復種的現象嚴重,所以為蔗龜的生長發育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和生存空間。

1.3 植期多樣

經過調查發現,柳州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主要以春植和宿根甘蔗為主,而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則增加了秋植甘蔗,到了20世紀90年代已經發展為一年四季都種植的多樣化種植方式,這也為蔗龜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以及生活空間。

1.4 種管矛盾突出

由于甘蔗生長的周期相對較長,再加上蔗龜幼蟲所造成的危害隱蔽性較強,而農戶長期以來形成的見蟲防治觀念以及用藥方法不當等原因,都是導致甘蔗蟲害頻繁發生的主要因素。

2 廣西柳州甘蔗蔗龜發生規律及危害特點

蔗龜成蟲具有趨光性較強的特點,如果按照顏色進行分類的話,則主要有黑色蔗龜、綠色蔗龜、褐色蔗龜等幾種。黑色蔗龜主要是以突背厚大蔗犀金龜、光背間異爪犀金龜、滑異爪犀金龜等為主。主要分布于大盈江、檳榔江等有機物質豐富的沙壤土中,幼蟲危害主要集中于蔗莖和蔗根,而成蟲則主要是以啃食蔗苗基部為主,黑色蔗龜作為對甘蔗危害最嚴重的一種蔗龜。突背龜每年的4月開始羽化成蟲,4—5月份是羽化的高峰期,而雨水來臨時間的早晚對羽化出土具有較大的影響,如果雨水早,羽化出土就早,反之則羽化出土時間較晚。光背蔗龜具有較強的世代重疊現象,這一現象在成年蟲中極為常見。但是在每年的4—5月份進入高峰期后,主要以啃食甘蔗幼苗基部為主,最終導致甘蔗幼苗出現嚴重的枯心現象。綠色蔗龜主要以綠色異麗金龜、紅腳綠麗金龜、小綠金龜等為主,主要集中于溝河邊緣土壤的有機物質中,每年發生1代,幼蟲主要以危害蔗根芽為主,每年的4—5月份是蛹蟲大量羽化的階段,由于具有蟲體大、食量大、危害期長等特點,所以一旦發生此類蟲害的話,那么將會導致甘蔗出現大幅度減產的現象。褐色蔗龜主要以大等鰓金龜、兩點大褐鰓金龜、大頭霉鰓金龜、小黃金龜等為主,主要分布于江河沿岸的沙壤土等蔗田中。成蟲于每年的4月份開始羽化出土,在4—6月份后則為成群進入蔗田交配產卵,幼蟲孵化后主要以危害甘蔗根部為主。

3 廣西柳州甘蔗蔗龜發生與環境的關系

3.1 不同齡段幼蟲在土層中的分布不同

不同階段的蔗龜主要集中于蔗莖基部地下的10~20cm處,主要以蔗莖、蔗根等為主要的食物。

3.2 與栽培管理及環境的關系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甘蔗宿根蔗較之新植蔗的受害程度相對較高,甘蔗采收后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防治蟲害的話,那么將會對甘蔗種植造成嚴重的影響。

3.3 與有益生物的關系

鳥類、寄生蜂等作為蔗龜的天敵,不僅有助于蟲害的大幅度降低,也為甘蔗的正常生長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3.4 與田間灌溉的關系

蔗龜作為地下蟲害的一種,不管是在幼蟲器或者成蟲期,都害怕水淹,因此淹水治蟲是最直接有效的蔗龜防治方法。

3.5 與他作物的關系

由于蔗龜具有食性雜的特點,在甘蔗收獲之后危害就會轉移到小麥、西瓜、玉米等農作物,在甘蔗種植后則重新將危害轉移至甘蔗,這也是終年都能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要因素。

4 廣西柳州蔗龜綜合防治策略

4.1 農業防治措施

深入分析甘蔗種植區域的特點,采取輪作倒茬的甘蔗種植方式,對于促進甘蔗蔗龜防治效率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比如,采取水旱輪作的方式在惡化蔗龜生存環境,降低蔗龜蟲源等方面有著極為顯著的效果。針對蔗龜嚴重的甘蔗種植地區,必須在甘蔗收獲之后,采取深耕蔗蔸的方式最大限度的破壞蔗龜的越冬場所,從而達到有效降低越冬蟲源的目的。為了有效避免蔗龜成蟲產卵,有機肥必須在充分腐熟之后才能施用。

4.2 物理防治措施

根據蔗龜自身具有的趨光性特點,必須在蔗龜盛發的4—7月,在蔗田采取黑燈或者頻震式殺蟲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殺死蟲源基數,才能有效降低蟲害對甘蔗生長所產生的影響。經過調查發現,廣西柳州蔗田采取的這種殺蟲方式,這一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消滅突背蔗犀金龜成蟲殺蟲的效果突出,而被廣泛應用于蔗田蔗龜防治。

4.3 化學防治措施

如果采取化學藥劑防治蔗龜的話,必須掌握最佳的用藥時機,才能最大限度的促進蔗田蔗龜防治效率的提升。由于初孵幼蟲期是蟲害抗藥性最低且最容易防治的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防治蔗田蔗龜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5%毒死蜱·辛硫磷顆粒劑、5%異丙特丁硫磷顆粒劑等藥劑施撒與甘蔗種植地,以達到有效防治蔗田蔗龜的目標,但是因為這一蔗龜防治方式對于甘蔗生長中后期的突背蔗龜、光背蔗龜等蟲害的防治則效果相當較差,因此必須根據成蟲出土的高峰期采取物理與農業防治相結合的方式,才能達到有效防治蟲害的目的。

4.4 生物防治措施

以殺蟲微生物、寄生蜂、昆蟲病原線蟲等為基礎實施的殺蟲方式就是所說的生物防治方式,殺蟲微生物作為蔗田蔗龜生物防治方法研究的重點。經過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和實踐應用后發現,蔗龜綠僵菌、草坪蠐螬等在蔗田蔗龜防治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而這一技術不斷成熟和應用,對于甘蔗種植產量與質量提升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5 結語

必須深入分析甘蔗種植地區蔗龜發生的種類以及相關生物特性,然后制定相應的蔗龜防治策略,才能在促進蔗龜種群防治效率穩步提升的基礎上,確保甘蔗種植產量與質量的全面提升。由于我國針對蔗田競爭微生物防治尚處于研究階段,再加上不同種植區域的蔗田蔗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蔗田蔗龜微生物防治研究的力度,才能從根本上促進蔗田蔗龜防治效率的不斷提升。

[1]馮奕璽.甘蔗病蟲綜合防治技術[J].甘蔗,2016(3):41-42.

[2]甘蔗主要病蟲害及防治[J].廣西農業科學,2017(4):49-52.

[3]盧文潔,徐宏,李文鳳,等.甘蔗病蟲害防治技術及高效低毒農藥應用[J].中國糖料,2017(12903):64-67.

猜你喜歡
金龜羽化柳州
銅綠麗金龜線粒體全基因組及其系統發育分析
柳州柳工叉車有限公司
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龜總科昆蟲多樣性初步調查
松花湖自然保護區金龜總科物種多樣性研究
宜昌市柑橘大實蠅羽化出土觀察
柳州老年大學校歌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
石河子總場白星花金龜發生狀況與防治對策
新聞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