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玉米種植現狀和改善措施

2018-01-18 12:21徐文暉
農業與技術 2018年10期
關鍵詞:采收期甜玉米害蟲

徐文暉

(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農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遼寧 丹東 118300)

1 玉米種植的現狀

1.1 品種缺乏多樣性

在實踐中,因為農民本身對相關知識的缺失與有關技術的滯后,大多存在種植品種缺乏多樣性的不足。通常而言,在玉米種植以前需要考慮到下面幾個方面。玉米后期保綠性、生育后期吸肥水平、高密度下的結實性和抗倒伏水平等。恰好是因為未能從根本上考慮這幾個方面,讓大部分區域內玉米的種植品種過于單一。一般大多數人是跟風種植,皆根據之前的種植習性進行種植,亦或盲目跟從大多數人種植的品種來決定自己的種植品種。

1.2 種植技術滯后

針對大部分玉米種植區,農民對相關的種植技術比較陌生,大多數人會沿襲以往的種植方式,對新技術并不看重,因此導致他們缺少病蟲害防治的理念和技術,缺乏正確的施肥方式,進而導致新技術難以推廣,一般遇到問題都會表現得手足無措。

1.3 種植過程中關于病害預防的認識存在局限性

在種植環節內,比如玉米種子包衣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等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農民并未對相關玉米地下害蟲的生活習慣和病蟲害出現的特征有一個實質了解,進而難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

2 針對玉米種植問題的改善措施

2.1 篩選優質的品種

當前,玉米種植能夠實現提高產量的主要方式為選取高產、抗病、耐密的雜交種進行種植。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選取品種時,可優先選擇部分純度較高、發芽勢強、耐密植的緊湊型玉米雜交種,應當按照種植區域與其它各類因素來實施以下標準的重視與運用:以熱量資源條件為基礎,實施選種操作;以種植區域的客觀條件與管理質量為基礎,實施選種操作;以前茬種植為基礎,實施選種操作;以病蟲害出現的客觀現實與對應的應對效果為基礎,實施選種操作;以種子的外觀為基礎實施選種操作;以種植區域的實際降水情況與溫差情況為基礎,實施選種操作。

2.2 加大對病蟲害的防治力度,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針對玉米高產與增產而言,避免病蟲害的出現或者降低危害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對此,農民應當加大對病蟲害的防治力度,充分了解減少病蟲害的有效方式,并做到熟練運用。對于玉米來講,地下的害蟲類別重點包括以下幾種:金針蟲、地老虎類、蠐螬等,伴隨地下水位較高的潮濕、鹽堿地等區域螻蛄造成的災害較多,這些害蟲對玉米植株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破壞其種子、根莖,情節嚴重的會使阻斷種子發芽,或者出苗之后導致植株死亡,隨著破壞范圍的增加,則會導致缺苗斷壟的情況,進而造成田地顆粒無收的窘境。經過不斷的研究,總結出了以下幾個防治方式:農業防治。借助科學輪作消滅害蟲,降低蟲源基數,經過灌水深耕改善種植區域土壤的溫濕度,改善蟲害水平;實施化學防治。借助凈化土壤、人工操作等途徑來實施防治工作。比如通過噴農藥的方式消滅害蟲,可通過撒施毒土的方法實施防治,此外還有一種比較環保的方式,那就是人工捕殺,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顯而易見,可以選擇的化學方式較多,僅需選擇有針對性的方式即能夠獲得最佳的成效,這就需要按照種植區域中的實際情況與病蟲害的特點來選擇。

2.3 加大采收管理力度

要確保玉米的產量與質量,不得不實施科學的選擇適當時間進行收獲。如果玉米植株表現為為白色,果須表現為黑色的情況下,則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收獲。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和收獲的時間存在重大的關系,但不同的品種的收獲時間也是存在區別的,所以應當進行科學評估。鮮穗上市時間,普甜玉米在開花授粉之后17~23d,超甜玉米為 20~28d,加甜玉米在 18~30d,晚熟品種可以延長3d,糯玉米的最佳收獲時間為開花授粉后18~2d。對于經驗豐富的種植人員而言,通過一些玉米生長的表征就能夠得知最佳的采收時間,比如通過花絲的改變等進行判定。季節的差異也會導致采收期持續時間的差異,假如在春天播種,采收期會比較短,假如在秋天播種,采收期就會比較長。

[1]高慶和.我國玉米種植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6(14):85.

[2]徐箐.淺談玉米種植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5(12):63.

[3]張奮剛.淺談玉米種植過程的栽培管理技術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6(8):125.

猜你喜歡
采收期甜玉米害蟲
甜玉米豐產 種植有技巧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厚樸葉營養成分隨不同采收期的變化分析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5個采收期女貞子中5種成分的動態變化
HPLC法同時測定5個采收期蛇莓中5種黃酮成分
甜玉米常見病害的抗性鑒定及防治
農業害蟲的冬季防治
當歸適宜采收期研究
春季甜玉米和反季節四季豆輪作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