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形式不走心”的調研要不得

2018-01-18 06:17燁辰
紫光閣 2018年1期
關鍵詞:形式主義結論調研

燁辰

近期,有科研人員反映出國考察審批程序繁瑣,審批時間甚至可長達2個月;幾經周折出訪后,只能在國外待5天,其中還有2天用來趕路……由此可見,制訂規章的前期調研如果脫離實際、流于形式,就可能“好心辦壞事”,為工作增添麻煩。日前,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一文作出重要指示。文章中列舉的十大問題中,排在首位的即為“調研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依筆者淺見,形式主義調研主要有六種具體表現:

一是拍腦袋式調研。調研之前沒有充分的謀劃準備,調研方案缺乏認真的溝通研究,對調研對象也缺乏基本的了解認識,腦袋一拍就作出調研的決定、制定調研的方案,甚至定好調研報告的結論。調研者一腦袋“漿糊”,被調研者一臉“蒙圈”,“云遮霧罩”半天還未切入主題;調研過程“迷迷糊糊”,調研結論“草草下定”,調研與結論甚至“驢唇不對馬嘴”。

二是大呼隆式調研。調研還沒有開始,各種宣傳機器已經開足馬力,宣傳標語已經鋪天蓋地,生怕別人不知道。調研不是“微服私訪”,更像“大王派我來巡山”,規模龐大、浩浩蕩蕩,放不下身段,熱衷于“擺架子”“搞聲勢”“鳴鑼開道”,陪同人員比調研人員還多,架勢十足,氣場強大,好不風光。

三是觀光式調研。以“調研”之名行“旅游”之實,調研地點不是挨著名山大川,就是靠近風景名勝,“三分”調研“七分”觀光,“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調研習慣于被安排,調研材料習慣于被提供,美其名曰“尊重對方”,對于經典調研線路心知肚明卻“假裝不知”,甚至“看你一千遍也不厭倦”,風風光光“走秀”,熱熱鬧鬧“演戲”。

四是蜻蜓點水式調研。調研就像“水上漂”,不想也不敢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對于存在的不足熟視無睹,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無動于衷。調研過程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與調研對象缺乏互動和追問,甚至“你說你的”“我講我的”。對于調研上來的材料,缺乏認真分析和思考,沒有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一得自矜”“以偏概全”。

五是花拳繡腿式調研。調研沒有堅持問題導向,甚至繞著矛盾走、圍著問題轉圈圈,不敢觸及真矛盾,沒有勇氣破解真問題,看上去又是座談、又是問卷、又是考察,該看的也看了,該問的也問了,“花里胡哨”,但就是不實在、不接地氣、不走心。對于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或者視而不見,或者不進行深入研究,提不出解決辦法,或者滿足于提出來了,就是不推動解決,結果總是“年年歲歲花相似”。

六是美容整容式調研。調研的過程與調研的報告彼此差別太大。精力不是用于改進調研過程、追求調研實效,而是用在調研報告的起草上;不是立足調研情況“一是一,二是二”,而是“報喜不報憂,言好不言壞”。報告“美容”了調研,甚至“整容”了調研,“人工美”代替了“自然真”。

毛主席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黨政機關的重要職權,也是科學決策的重要手段,是“國之重器”。黨的十九大描繪了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要完成大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就必須像當年毛主席開展尋烏調查一樣,發揚唯實求真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真調研、實調研,全面了解情況,深入研究問題,把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endprint

猜你喜歡
形式主義結論調研
由一個簡單結論聯想到的數論題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義——為政不能耍把戲
形式主義“聞著臭,吃著香”
當代陜西(2019年13期)2019-08-20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掛在“墻上”的形式主義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調研
驚人結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