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

2018-01-19 04:07,魏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茶文化文化遺產物質

李 珂 ,魏 莉

(1.西藏大學政法學院,西藏自治區拉薩 850000;2.西藏大學生態文明政策與法治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區拉薩 850000)

在我國,每個公民都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每個公民不斷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政府為了保護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規定從2006年開始,把每年的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作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號召每個公民都來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種類繁多,范圍也很廣泛,比如口頭上的就有豫劇、京劇等;傳統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的手工藝有木板年畫、剪紙等,政府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工藝的傳承等方法讓人們不至于遺忘掉非物質文化遺產。

1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解釋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統中一般過于強調其個性化的特征實際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要表現的是它的社會性。一件事物具有個性化特征和社會化特征。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照應的。個性改善了社會氣氛,反過來,社會又為個性創造了氣氛。并且,在遺產保護公約中,往往把一件事物和事物本身分隔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大一部分是在物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通過下面幾方面來加以論述:

第一,民族不同、種族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特征。當不同的文化在一起碰撞時,就會顯現各自的特點,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對其民族特征有一定的保留。第二,文化的傳承主要是人所進行的傳承,但這種傳承指的是不同社會時期下文化所獨具的魅力,而不僅僅是文化的照搬,所以文化的發展要和社會的發展一致,要和歷史的潮流一致。第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同,表現在它的繼承方式上的不同,文化遺產是以物質作為其媒介,但是對于物質又不是很依賴,這就要求人們在對其精神進行傳播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加以改良,世代相傳,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讓文化的發展能適應不同的環境。第四,文化的發展歸根到底是和利益的發展相掛鉤的,所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立法,最終是為了保護傳播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2 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規定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最早使用茶的國家,傳說茶最開始是用來解毒,從那以后我們逐漸開始利用茶。后來,人們發現茶還能提神醒腦,這時茶開始在民間廣泛的流傳開來。很多人開始飲用茶,贊美茶。特別是唐代,更是把喝茶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來加以傳播,在這當中創造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同時也因為利益的驅使,使得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受到了破壞,為了避免更多錯誤我國政府有必要制定相關的法律來保護茶文化,讓茶文化不受到侵害。所以我國政府既要保護茶文化的傳承,保護廠家的利益,而且還要讓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受到保護,有效防止其他國家對我國茶文化繼承權的掠奪。

3 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和其保護的緊迫性

3.1 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的價值

茶文化開始于秦朝,隨后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歷史時期的不同,使得茶文化和不同的人物之間有著很多的故事,這些故事被流傳下來,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以茶代酒”就表現了三國時期孫皓對于文人墨客的器重,茶圣陸羽也寫了一本書,叫《茶經》,書中很好的總結了茶的知識和經驗。唐代號稱趙州古佛的從惗禪師就很喜歡飲茶,他經常在說教中引用茶文化,把事物和茶相結合?!昂炔枞ァ笔且痪浯蠹叶冀洺J褂玫膯柡蛘Z,卻包含了佛教人員對茶文化的傳承,使得人們對于佛教的理解又多了一層,不再只是高深的佛教理論。茶文化不但具有歷史價值,其審美價值也很高。人們通過喝茶、品茶在體現茶文化的快樂的同時,也能夠提神醒腦,強身健體。茶文化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從唐朝起,我國就出口茶葉、瓷器到其他國家,在獲取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收獲了其他國家人們的友誼。比如信陽的毛尖、西湖的龍井等就很受大家的喜歡。

3.2 保護茶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緊迫性

經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人們的水平越來越高,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人們除了飲茶,還有牛奶、飲料、可樂等產品可以代替,這就在一定范圍內打壓了茶文化的發展,讓茶文化受到了威脅,甚至退化。比如說“斗茶”我們就只聽說過,很少親眼見到過。除此之外,我國對于知識產權也缺乏保護,這樣茶文化在流傳的過程中,有時還被其他國家盜用,比如日本。茶文化在日本很流行,但是,日本人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逐漸形成了它自己的風格,日本的茶道在全世界都很出名。相反,在中國,卻沒有出現相類似的茶文化,這是令人感到很惋惜的。并且我國也不注重茶文化的專利的申請,使得茶樹雖然在全世界內都種植,但是,國外的有些茶樹的種植水平在我國之上,而我國的茶葉質量的好壞主要是取決于茶的地理種植環境,而不是先進的種茶的技術。并且,傳承人的缺失也導致我國茶文化受到影響?,F在的人們對于經濟利益過分看重,使得很多文化都快要消失了,而和茶文化有關的活動、民俗、禮儀等也因為沒有人繼承而不斷減少。所以要想更好地保護我國的茶文化,就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國要在其他國家之前搶先進行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遺,避免自己的文化瑰寶被其他人奪取。

4 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策略

現階段人們把經濟利益看得過重,不愿禁錮在落后的鄉村,去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就使得我國的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武術、木偶戲、茶、剪紙……這些富有中國民族傳統藝術色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利益不斷弱化,甚至有些物質文化遺產還慢慢消失了,所以要想改變這樣的境況,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支持,而且也需要國家制定法律法規來保護。

4.1 關于立法的形式

我國茶文化因為其特有的審美價值、經濟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所以,對茶文化的保護工作我們一定要盡早開展。這就要求公民自覺的傳播茶文化,并且政府也要出臺一系列政策來保護茶文化。當然茶文化的發展還有一個過程,并不是那么快就能實現的。所以希望我國政府和社會公眾萬眾一心,來共同做好茶文化的保護。讓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4.2 立法的基本原則

茶文化的涉及的人員多,范圍廣,時間長,這就要求要以人為本,要結合大家的想法和愿望,但是,不能強迫別人,要靈活、全面地實施立法工作。在進行茶文化的宣傳的時候,吸取別的國家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4.3 法律責任

立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現階段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損害現象比較嚴重,這就需要相關的法律來制止。而只有建立并健全我國的法律制度,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國的茶文化。所以我國在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的同時,更要保證我國的茶文化不被掠奪。當茶文化受到侵害時,我們要加以制止,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以經濟制裁或行政處罰,在這種模式下,促進我國的茶文化健康有序的發展。

5 總結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它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不管是對民族的創造力、生命力還是凝聚力,所以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準,本文要以茶文化作為關鍵點,在法律上規定其使用價值,從多方面來論述茶文化的保護價值。

猜你喜歡
茶文化文化遺產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與文化遺產相遇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茶文化的“辦案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