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轉型期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

2018-01-19 04:44梁淑珍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載體思政大學生

梁淑珍,梁 楷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軟件工程學院,四川成都 610225;2.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物流學院,四川成都 610225)

高校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陣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進入社會轉型階段,面臨著方方面面、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需要民族齊心協力、共同奮斗,方能順利完成轉型,走向社會主義新時期。在這個特殊的歷史重要階段,高校作為輸出高素質、高水平的社會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抓住時代特征,實事求是,堅持積極貫徹黨的領導方針政策,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實踐探索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尋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為高校思政教育事業增添新動力。

1 新挑戰

在社會轉型階段,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轉向市場經濟體制,這必然會給人們的思想、生活、價值觀等各方各面都帶來極大的影響,這也是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難題。

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學術體系,教育習題也是如此,不同的歷史,有著不同的教育要求目的。在新時期的中國,經濟在社會轉型時期的眼下,中國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國高校思政教育,更是帶給我們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如何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將是高等教育的使命。

在倡導雙一流建設的今天,中國的高校如何轉型,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溝通方式也在隨著歲月在不斷更新和創新,比如微信的應用、微博的應用、各種自媒體的出現,也是帶給我們教育一種新的方式,如何接受和應用這種新的方式,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2 新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更是一種開拓思維境界的一種途徑,不僅僅要引導和教育當代大學生的三觀選擇,更要引導他們找尋自我,找尋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性真諦,這不是在課堂上就能實現的,要在社會生活中才能尋找到。

不同的老師有著不同的教育風格,但是各自尋求的歸宿是相同的,那就是如何尋求人性的真善美,把握生活的點點滴滴,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和追求。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政教育肩負著眾多使命,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填鴨式的教育來引導和灌輸書本既有的教育知識和理論,,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不同的人性認知,我們如何把握好前進的步伐,將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載體作為思政教育實現的方式,不再是單純的課堂教育和老師的言傳身教,更是一種開放式教育,引導我們找尋思政教育的新方向和思索思政教育的新形式。思政教育離不開課堂,但我們更應打開課堂??茖W技術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科技體驗的同時,更是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認知世界的方式。從前,我們交通只能靠走,現在,不到一天時間,我們可以飛向世界的任何的一個角落,這就是科技的帶給我們的新的世界。

在即時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選擇眾多的方式來感知世界和彼此交流。思政教育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借助新的通訊方式,與不同的老師和同學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這就是新的載體,新的載體帶給我們便捷通訊的及時,也帶給我們了一些新的認知,如何把握好這一認知,應是我們努力探索的過程和方向。

一直以來,學生的思政教育一直是高校的重點教育課程,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變得更為廣泛,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開始感到壓力,已無法滿足日益多樣化的思政需求,這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教師的主導地位過于強勢,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政教育強調的就是學生的思想,其內容也是圍繞塑造學生的完善人格和培養優質道德品質而展開,這是一項長期繁雜的工作,無法短期見效,且易受到周圍環境左右。然而事實是,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并未有效落實到課堂活動中,做不到對學生開導、引導效果,缺乏對學生作為主體教育對象的考慮。其二,過于關注學生接受知識的結果。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自上而下都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思政教育也深受其影響,工作內容多強調對知識的積累,教學方式多為說教或公開講授,教學手段千篇一律的死記硬背、做習題,通過考試的形式評價一個學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嚴重遏制了大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脫離了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政教育理念和目標。

新媒體環境下,給高校思政工作帶去了一定的機遇和便捷,但新媒體的開放性特征,也給思政工作帶來一定的問題。人們借助新媒體工具,可將一段信息以文字或聲音等形式快速的傳播至每一個角落,加之網絡帶有虛擬性,對一些不良信息的傳播者并不能及時制止,學生在瀏覽信息時易受到這些良莠不齊的信息影響。高校正是大學生完善人格、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受此類不良信息的影響極易誤入歧途,如,部分大學生在完善自己自制力的關鍵時期,沒有堅定下去,缺乏自我監督、管理而沉迷網絡游戲無法自拔,為了打游戲曠課、熬夜成為常態,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秩序。對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新媒體的興起亦是一個挑戰。教師是大學生健全人格和價值觀的設計師、引導者,教師的素質和文化內涵決定了教學的質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對此,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首先,利用新媒體不斷提升現代化素質,學習新事物、新知識,能熟練運用新媒體工具作為教學媒介以更高效的實施工作。其次,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網絡知識的傳授,學會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增強信息辨別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再者,新媒體具有極強的娛樂氛圍,極易對學生產生娛樂至上的錯誤人生觀,對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地位,端正自己的態度。

3 新措施

新媒體的興起,漸漸擺脫了傳統說教式的思政教育,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觀念上的轉變。不同于傳統思政教育,新媒體的出現豐富了思政教育的方式和載體,教師可以通過使用網絡通訊工具實現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展開,也更加便捷和快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并及時有效的進行引導和再教育。同時,有關新媒體與高校思政工作的實施問題也被提上日程?!缎旅襟w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從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政教育存在的聯系與問題出發,圍繞大學生思政教育在新媒體環境下關于思政工作的開展進行了探討,為思政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思路。對此,結合上所述問題,高校思政工作應作出如下創新:

(1)利用新媒體技術主動搭建交流平臺。堵不如疏,新媒體興起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積極搭建新媒體平臺,既方便學生于學生、學生與老師、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也方便推進思政工作的改革創新。滿足學生對新媒體的認知和好奇心,避免學生的抵觸心理,拉近師生之間距離,達到高效的思政教育目的。

(2)構建科學的管理機制。傳統教育模式雖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其對學生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如,宣傳欄、板報、海報等對良好校園氛圍的構建效果都是不容忽視的,學校是集中教學場地,良好的校園氛圍對思政工作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傳統駕馭模式應注意結合新媒體技術,構建一個合理、科學的教育管理機制。

(3)革新思政教育理念。將現代新媒體思維落實到教學、管理等每一項工作上,高度認可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改變。思想決定行為,接受新媒體,改變固有落后的觀念,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思政教育的新載體,諸如微信、QQ、投影機等工具成為高校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體環境下不僅促進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還給高校思政教育和學生生活學習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給當代高校大學生創造了全新的生活學習方式,但同時也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鑒于當前環境下,利用新載體推進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載體思政大學生
創新舉措強載體 為僑服務加速跑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效拓展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創新德育教育載體
以活動為載體以創新為抓手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