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審美滲透

2018-01-19 04:44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茶文化思想大學生

管 慧

(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工作部,青海西寧 810000)

高校在教學工作中一直都十分重視學生思想的教育,高校團委也在探索各類有益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教學方式與文化活動。由于茶文化思想的激進性與共融性,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也有一定的審美滲透作用?,F今眾多高校也紛紛開設茶藝院系,甚至在高校內部創業園中設置茶館或茶樓等休閑娛樂場所。

1 茶文化思想的美學特征

自古以來茶文化之美在于其精髓的思想性,茶文化思想蘊含高雅的道德情操,豐富的審美意趣,更有濃郁的藝術氛圍。

1.1 高雅的道德情操

茶文化的形成年代十分久遠,其發展經過了多朝多代的變化,因此,其精神內涵頗為豐富。茶文化中崇尚清廉之風,好茶的文人墨客往往淡泊名利,不沉迷奢華生活,有高雅情操的士大夫常常把清廉正氣作為家風培養的方向。寧靜致遠的文人也喜自然山水,好吟詩作畫、飲酒與品茗,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詩人大批的涌現使人們大多有著高雅的道德情操,不喜雍容華貴,追求超凡脫俗的清晰、典雅的文化氛圍,墨客們閑來無事可在林溪邊開展茶事活動,陶冶其精神。此外,茶文化也推崇勤儉節約的優良美德。如在少數民族白族中,有著著名的“三道茶”,初次輕抿一口時是苦澀的味道,再次回味時是甘甜的,這象征著苦盡甘來。由此可見,茶文化中有著高雅的道德情操。

1.2 豐富的審美意蘊

茶文化在不同歷史發展節點上有著不同特色的審美文化。在唐朝,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制茶的技術與工藝也趨于成熟,飲茶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茶湯熬煮這么純粹,而是要在茶湯熬煮的時候向其中添加定量的調味品。在宋朝研發了蒸清加工的先進茶藝技術,茶葉生產者可以制作出精致的茶餅,其技術不亞于現在的普洱茶的手工技術,技術精湛茶藝者可以在茶餅上繪制出精致的龍鳳圖案,飲茶的器具從原來的茶杯逐步演變成茶碗、茶筅等,在此時期,由于制茶技術的成熟,茶香味十分濃厚,人們逐漸沒有了往茶中加入香料或者調料品的習慣,對茶的審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相傳,宋徽宗對茶文化的審美要求十分苛刻,文人墨客喜歡的“分茶”活動也延續到今,由此可見,我國不同朝代的茶文化意趣的不同,茶文化中美的意趣在歷朝歷代不斷更新與完善。

1.3 深厚的藝術氛圍

當茶與藝術相碰撞,妙趣橫生的茶能迸發出無與倫比的魅力。在有“彩云之南”美譽的云南有著眾多的茶葉莊園,其中的芯仙茗堂是云南有名的烏龍茶堂,它有著深厚的藝術氛圍,在茶園中,茶農們精細耕作,傾注于對每一份茶土的熱愛,賦予茶葉更高一層的境界。此外,該莊園與阿里巴巴合作打造“分享茶的美好”的互聯網平臺,致力于讓人們感受茶之境界,融入藝術氛圍濃厚的氛圍中。

2 高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審美不足問題

2.1 集體意識不足

首先,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一代,好張揚個性,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尤其是大多獨生子女,他們長期享受著來自家庭的獨寵,集家人之愛于一身,這樣的環境之下很容易在年輕人心中養成“唯我獨尊”的思想觀念,從而個人主義觀念太強。其次,集體主義不強的人難以融入一個和諧的集體中,他們長期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不愿意將自己所愛給予給身邊需要的人,這也容易讓這部分人缺乏社會責任感,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利于人格的健全。最后,生活條件優越的獨生子女,個人主義觀念可能越發明顯。在《變形記》節目中,城市的主人公一般為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富裕無憂慮的生活影響著他們的消費觀念,他們沒有足夠的勤儉節約的精神,追求名牌包包或者名牌服飾,在學習上也不上進,缺乏奮發向上的精神,這樣的現象著實讓人堪憂。由此可見,集體意識不足成為了社會上不可忽視的問題。

2.2 功利思想強烈

首先,在高校不少大學生對思想教育課程存在偏見,不喜愛該課程,認為思想教育的課程空洞乏味,由此可見,大學生忽視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部分大學生的功利心太重,他們只對實際性強的學科投入心思與時間,急于畢業找工作的人沒有把思想教育規劃在自己的重視課程范圍之內;最后,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眾多的應屆畢業生面臨著未就業便失業的窘境,很多沒找到工作的大學生沒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對自我的要求不嚴格,待業在家“啃老”。另一方面,高校也沒有真正的把思想教育真正放置在中心位置,注重本校大學生的就業率,這樣本末倒置反倒不利于大學生走向社會。一個人格不健全且思想不成熟的大學生很容易在社會上遇挫和碰壁。因此,高校也要反思教育重心的問題。

2.3 進取意識不足

當代的高校中可見信念滑坡的大學生,很多大學生在高中時期為了能考上大學,奮發向上,為了一分成績可以爭分奪秒學習,而一到大學,他們沒有了高中時期上大學的理想,逐漸變得墮落或者頹廢,有的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一蹶不振。網絡上的大部分網絡原住民是大學生,他們頻繁接觸互聯網上的游戲與社交平臺,在泥沙俱下的信息大網中無法逃脫出來。此外,網絡上的信息資源良莠不齊,好壞不一,仍然存在暴力、反社會、有害網站等有毀大學生三觀的信息,如若大學生被這樣的負面信息所影響,很容易耽誤學習和個人人格的健全。

3 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審美滲透作用

3.1 強化思政工作的趣味性

我國的茶文化活動類別多樣,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為茶文化活動增添了不少意趣?;诖?,茶文化的美學思想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教育中,要強化思政工作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進思政教育課程的學習中來。眾所周知,思想教育課程的枯燥乏味一直是其教育方式上的缺陷,思想教育本身的知識內涵的有趣的。高??梢詣撔滤枷虢逃氖侄?,可以讓思想教育課“走出”校園,組織高校的二級學院舉辦外出社會實踐的活動。如,幫助果農銷售滯銷的水果,為山區的留守兒童免費授課,也可以舉行手抄報比賽或者寢室文化藝術節,提高大學生的凝聚力,也提升了思想教育工作的趣味性。

3.2 利用互聯網分享平臺

“90后”的大學生思維十分活躍,他們善于使用互聯網,具有敏捷的互聯網意識?;诖?,高??梢杂洗髮W生對互聯網平臺的喜愛,利用新型的信息技術,為大學生提供“互聯網+思想政治”的平臺,大學生可以登入自身的個人賬號進入學校創建的社會活動大綱的網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社會活動進行報名參與。其次,學??稍诰W頁中設置大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思想教育課程,該類課程可以是著名的大咖訪談錄,也可以是TED的勵志演講錄等。學??梢詫⑺枷虢逃M行多元組合。如,在茶藝選修課程中參入思想教育的內容,也可以將課本上抽象的思想教育知識轉化為生動想象的平面動漫,讓大學生直觀地體會其中的內涵。最后,學校需要充分利用學校創建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號,將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美好瞬間記錄下來,逐步完善大學思想教育的體系。

3.3 完善思政工作的考評機制

高校中忽視思想教育課程重要性的大學生不在少數,他們不愿意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在公共課程當中,并且,思想教育課程作為公共課程學分不是很高,而專業課程的學分很高,基于此,一些大學生只專注于專業課程的學習,經常在思想教育課上“逃課”。由此可見,高校需要完善思政工作的考評機制,重視思想教育課程的考核,可以適當地提高思想教育課程的學分,讓學生不敢怠慢該門課程的學習,此外,高??梢詫嵭虚]卷的思想教育考試,以往的開卷考試讓大學生在思想教育課程上持松懈的態度,而閉卷考試可以讓學生自主去溫習思想教育知識。

4 結論

茶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不僅沒有被大浪淹沒,而且還歷久彌新,逐漸地綻放生機與活力,可見其美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的高尚。將茶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教育中,能夠像傳統思想教育注入有趣的審美意味。營造深厚的藝術氛圍,進一步強化高雅道德情操的社會價值意義。

猜你喜歡
茶文化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