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道意境在我國古代斗茶圖中的體現

2018-01-19 04:44常德強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茶湯茶道茶文化

常德強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6)

飲茶是一種文化,而茶文化通常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來體現,以茶為主題內容的藝術形式則被稱之為“茶事藝文”。這其中就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內容:如人文、歷史、技術以及獨特的審美等。而傳統繪畫藝術則是茶事藝文較為典型的最具代表性和形象性的藝術創作之一,古代文人都借助于茶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時也將斗茶中和諧的茶道意境與精神,宣傳教化給更多的人,促進茶文化事業的發展,豐富傳統繪畫藝術創作內容,提升人類文明。

1 茶道意境

茶作為我國國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飲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安璧馈倍?,也是由茶的意境而來,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寫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然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悶?!北闶菍︼嫴韪惺芏鴣矸欠惨饩车谋硎??!安璧馈眱勺?,在此詩中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爾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中得出。

淺茶滿酒,是我國由來已久的茶經酒道,這里事實上說的就是一種意境,并不是非得茶一定要淺,酒必需斟滿,只是這樣說的人多了,便成了約定俗成。然而茶淺也有其淺的道理,一杯清茶,倒水七分,留得三分人情,也是賓主之間溫馨和諧得體現;七分白水,淺泡三開,細品之間,也顯得茶人得文雅。而淺茶滿飲,也是一種獨特得審美,包含著東方文化含蓄、包容、自律以及簡約的哲學思想。而飲茶的禮儀,也使人氣質高雅,言語規范,無形之中提升人的藝術修養。我國茶文化豐富多樣,經過長期得發展不斷成熟,并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茶文化體系,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精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又融合了與茶相關的各種社會活動。茶道的精神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我國社會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利于我國文化藝術的傳播。

2 茶道與我國傳統繪畫之間的聯系

我國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相傳在神農時代,古人就有飲茶習慣,算起來也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而茶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顆獨特又瑰麗的明珠,已經被列入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茶道在茶藝過程中彰顯的是一種精神,在古代,人們在沏茶、賞茶、品茶的過程中,增進友誼,修身養性,并學習各種禮法,逐漸形成益于靜心、靜神的和美儀式,因此,茶道也被稱之為養生之道。而我國傳統繪畫,也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樣是古代文人墨客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傳統繪畫講究墨韻表現,注重畫中的意蘊表達,以繪畫來表現畫者的品格和情操。傳統繪畫創作中的意境表現,與茶道中的恬淡、靜謐不謀而合,兩者都屬于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都蘊含著我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并且兩者都是以水為媒,形成各自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品茶與書畫都是文人雅士喜愛的活動,在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響下,很多愛茶之人本身就是書畫家,雖然兩種藝術形式不同,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必然會互相滲透。茶與傳統繪畫都強調器具的精妙,茶道講究“精茶、好水、活水、妙器”,從生火、煮榮、取水,到飲用、清洗、蘸陳,每個步驟都極為講究。而書畫必備的筆、墨、紙、硯,對于水的運用也是極為精妙。中國傳統繪畫,自古以來對于筆法與墨法非常講究,筆與墨都不能離開水法的運用,中國畫又被稱之為水墨畫,后梁畫家荊浩曾說:“水韻墨章”,意思是墨融于水中,韻成不同的層次,產生濃淡各異的“文章”,使得畫面形成不同的變化與精神情趣。

茶道與我國傳統繪畫,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相似之處,兩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傳統繪畫創作講究虛實相應,而茶道的過程中,也有虛實體現。繪畫創作中,紙張為實而墨為虛,墨為實則水為虛;茶道過程中,茶為實而水為虛,水為實而味為虛,味為實而氣為虛。兩者的虛實之間關系,都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而當茶與水交融之中,茶重水清,茶黑水白,也與我國傳統繪畫藝術“計白當黑”的審美觀相呼應。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充氣以為和?!标U述了老子的陰陽相諧,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辯證思想。而我國的茶道與傳統繪畫,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經典代表,無疑也受其深刻影響。我國的書畫藝術,能夠修養身心、陶冶情操,是將自然以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示于人,在運筆行墨中將生命的韻律融于其中。我國的文人,不管是作畫、品茶還是賦詩,都是養心陶情的不同方式,“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背浞煮w現出品茶賦詩書畫的寧靜、散淡心態以及悠然自得的情調。而茶道可以說是養心陶情的良藥,是書畫創作的重要的調劑品,而茶湯中具有的“平和”、“清淡”特性,也正好迎合了我國文人淡雅、靜謐的性格。隨著時間的推移,茶道逐漸浸入我國國民的性格塑造中,同時也潤色著詩畫精神格調。

3 以斗茶為題材的不同繪畫作品

斗茶起始于晚唐時期,興盛于宋朝,在宋朝時期,斗茶是品評茶葉質量優劣,比試點茶技藝高下的一種茶藝,在當時,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文人士大夫,都好此茶藝,還著書立說,形成斗茶理論,很多文人雅士,將斗茶當成是一種生活情趣。斗茶技藝在材料、器具以及飲茶等方面,都講求精巧,而斗茶圖則是以斗茶為表現內容的中國傳統繪畫作品,我國茶畫歷史上,較早的斗茶圖有南宋時期劉松年的《斗茶圖》、《茗園賭市圖》,到了元代,有趙孟頫的《斗茶圖》,以及錢選的《品茶圖》,明代是顧柄的《斗茶圖》,清代是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圖》,以及現代的傅儒和劉凌滄的《斗茶圖》等。所知的斗茶題材繪畫中,以劉松年、趙孟頫的斗茶圖尤為出色。這里不妨就他們的斗茶圖逐一欣賞,以明斗茶圖中蘊含的茶道意境。

劉松年為南宋錢塘人,據《南宋院畫錄》的記載其為“淳熙畫院學生,紹熙年待詔”,活動時期大約在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擅長山水,精通人物畫,為“南宋四家”之一,他的傳世作品非常少,其中,以煮茗斗茶題材入畫代表作品是《斗茶圖》、《攆茶圖》以及《茗園賭市圖》,三幅作品內容上刻畫生動卻又不盡相同,恰好體現了茶道技藝不同的側面?!稊f茶圖》描繪的是文人雅集烹茶的過程,畫中的茶仆正在攆茶準備烹煮茶湯,年長者低頭坐于茶磨前專心攆茶,另一位茶仆站于桌旁,手持湯瓶往一個大缽中添加熱水,畫的右邊有一僧正伏案執筆作書,一人相對而坐,與身旁執手卷者一同凝神觀賞僧人作書。備茶的桌子上整齊地放置各種茶具,茶盞、茶盒、竹筅、湯瓶等一應俱全,地上備有風爐、裝水器具和蒲扇等,井然有序,安靜祥和。此畫雖然沒有反映斗茶場景,卻表現了宋代時期茶道的精致與奢華。畫中的人物是普通的文人雅士,說明當時的茶俗已經在民間興盛蔓延,為茶文化的歷史研究提供了參考?!盾鴪@賭市圖》則是我國茶畫領域最早反映民間斗茶技藝的繪畫作品,在此幅作品中,人物神情刻畫生動,精妙細致,堪為佳作,地點是在一個集市之上,一挑茶擔者在茶擔旁似在叫賣,茶擔前端書寫的“上等江茶”引人注目,一婦人攜童子邊走邊回首觀望——五位身帶茶具的人聚集一處,他們有的在品茶,有的在沖點茶湯,有的正要喝茶,有的正在評價。而斗茶者則在靜待中仔細觀察茶湯的沫餑和茶湯的圖案變化,從畫中人物仔細品嘗聞香的表情中能夠看出,斗茶更加注重的是茶湯的滋味和香味?!抖凡鑸D》很多細節方面的刻畫與《茗園賭市圖》是相似的,畫面中的四位斗茶者,像是偶遇在此,一人煮茶,三人品評。構圖飽滿,場面生動,布局張弛有度,筆墨游刃有余,無絲毫拘謹沾滯之處,表現出畫家對于斗茶情形、生活情趣都有著細致入微的體察和了解。劉松年的這三幅作品,以書畫形式將斗茶內容保存下來,對茶文化的歷史研究與資料完善,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再來看一下元代趙孟頫的《斗茶圖》,整體風格溫婉優雅、筆精墨嚴,清麗細潤,不工不簡。圖畫有四個人物,左右各二人,身邊放置茶爐和茶籠,各自持杯,其中一長須人袒胸露臂,面帶微笑,似是對著茶湯正在品評,夸耀自己的茶質香美,而對方神情則泰然自若,氣度從容悠閑,頗具閑適超脫的意趣。從圖中人物的衣著裝扮看來,并不象是文人雅士,倒象是走街串巷的市井商人,這充分說明“斗茶”之風已深入民間百姓生活之中,聯想趙孟頫當時的生活環境正值斗茶之風日漸衰退的元代,作者刻畫了一幅在宋代極為興盛的展示茶道技藝的情景,很顯然,是借此畫來表達自己對所處環境的抑郁與不滿,借茶來慰藉心靈,找尋心中的一片靜謐之地,也是對故國一去不復返的人與事的思念。

不同年代的斗茶圖,都包含了濃郁的茶文化精神,斗茶題材繪畫創作,在不斷發展的文化藝術歷史長河中,一直都不斷被臨摹和效仿,而作者都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名畫家,且都是愛茶之人。畫家在臨摹過程中,互相學習,提升繪畫技法,重要的是,繪畫本身就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精神文化內涵。在諸多斗茶圖中,描繪的人物都是面帶微笑,體現了一種積極樂觀、謙虛禮讓的精神。斗茶題材的繪畫,蘊藏了中國茶道積極文化內涵與精神意境,突出了“和”的茶道核心,和為貴,和為善,和為美,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本質體現。

猜你喜歡
茶湯茶道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尋跡萬里茶道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茶道人生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湯店
從一杯茶湯啟程(組詩)
一字蝕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