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視域下民間采茶樂的傳承模式探析

2018-01-19 04:44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茶文化民間民族

梁 婧

(九江學院,江西九江 332000)

“傳承”一詞首次出現是在一名叫做柳田國男的日本作家的書里,書名為《民間傳承論》。在中華文化里,“傳承”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為傳遞,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傳遞;其二為承續,更加強調的是代代相傳。因此,民間采茶樂的傳承模式既要注重傳承的廣度,也要注重傳承的深度。我國的民間文化涵蓋文學、藝術和民俗等內容,民間采茶樂屬于民間藝術的范疇,但是,在其表現力上又有著文學和民俗的身影。在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各民間藝術協會也在陸續成立。隨著文化的革新,民間采茶樂也迎來了自己的學術時代,有關于民間采茶樂的學術知識正在積極籌備中,而對民間采茶樂的內涵也有所創造,這些都對我國民間采茶樂的傳承有著很大的幫助。

1 民間采茶樂傳承的意義

1.1 弘揚茶文化精神的需要

茶文化精神是我國茶文化經過千年的演進所積淀下來的成果,包含著我國最優秀的精神品質,包括自強不息、寬以愛人、剛強勇敢、忠貞愛國、愛崗敬業、善良樂觀等等。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曾經將民族文化比喻為文化的博物館,那么民間采茶樂作為一種民間文化除了反映了茶文化精神,還論證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確是博大精深的。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民族文化精神成為當下的一種潮流精神,很多有為青年都立志用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而現今社會,當物質需求被逐漸滿足了之后,當下的年輕人反而越來越輕視本國文化精神,一味地追求來源于外國的炫酷和好玩,這就造成了中華民族整體民族文化風氣下降的局面。長此以往,如果在我國筷子被刀叉取代、中餐被西餐取代、民間采茶樂被西洋音樂取代,那么我們整個國家就處于一種文化精神斷片的情境下,茶文化精神突然就失去了傳承的載體,這對我國民族的存在而言顯然是巨大的威脅。由此可以看出,民間采茶樂的傳承并非只是文化傳承的一件小事,它是弘揚茶文化精神的需要,也是保護我國文化載體的需要。

1.2 樹立民族文化標識的需要

民族文化標識是將文化與文化區別開來的重要媒介。在各種文化的充斥下,全球性和民族性讓文化變得既雷同又特別。文化的特別性在于其發源的背后故事是特別且獨一無二的,否則,也不會形成這種文化;而文化的雷同性在于它在發展過程中要想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就必須得適應每個社會時期的文化特征,這就造成了千千萬萬個文化現象有著重疊與相融之處。而文化最終的價值又在于它的標識。只有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不一樣,人們才能記住這種文化并且認可它。由此我們可以想到,我國民族傳統文化要想擁有自身的民族文化標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樹立民族文化標識。民間采茶樂是茶文化與民間音樂的結合,從其誕生的背景就可以看到極強的標識性。民間采茶樂在經歷了多個時期發展之后有了自身的文化覺悟,對文化也進行了二次創造。在許多文化還尚未被大眾認可的時候,民間采茶樂已經經過了歷史的考驗,最能符合中國人的精神需求,是樹立民族文化標識的需要,也是中華文明走向全世界的重要通道。

2 民間采茶樂傳承的現狀

2.1 主流文化阻礙民間采茶樂的傳承

民族采茶樂目前仍然被定義為一種地域文化,因其發源于鄉村,所以在民族采茶樂的傳承范圍上鄉村明顯大過于城市。隨著全球化的加劇,西方的年輕文化更能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并占據我國文化市場份額成為主流文化。據調查,鮮少有年輕人知道民間采茶樂的存在,即使是音樂專業出身的人對于“民間采茶樂”這種音樂類型紛紛表示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而對于當下流行的音樂卻可以做到侃侃而談。隨著國家的富強,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漸影響到農村,而鄉間音樂對現代音樂的影響卻相對較小,民間采茶樂在主流文化的沖擊下開始有了瀕臨消失的危機,如果沒有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民間采茶樂的消失危機將會更加嚴重。在這個時候,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民間采茶樂開始嘗試與主流音樂融合,但是由于缺乏全局性的考量和經驗,民族采茶樂常常在融合中被主流音樂同化,導致最終的結果是民族采茶樂既沒有了本文化的精神內涵又不具有主流文化的特性,因而在傳承的道路上更加艱辛。

2.2 高校對民間采茶樂傳承工作不夠重視

高校對民間采茶樂傳承工作不夠重視這一點從對高校學生現場調查的結果就可以看出。即使是音樂本專業的學生,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還有民間采茶樂這樣的一種音樂類別,這就從側面上反映出,至少高校在對民間采茶樂課程安排上是有所欠缺的。根據國家和政府的要求,學校有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義務,但是高校作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的教育機構,不應該僅僅將傳承民族文化作為一項任務,而應該將它看做是高校的責任和使命。高校應該秉承“樹人”的宗旨,充分認同和理解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積極構建民族文化傳承的機制。民族采茶樂在高校的傳承可以通過很多方面展開,比如分別為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民間采茶音樂課,定期在校內開展采茶音樂節的紀念活動,或者舉辦民間采茶音樂展等等。高校只有對民間采茶樂傳承工作足夠重視才能激發學生對于民間采茶樂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民間采茶樂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3 功能視域下民間采茶樂的傳承策略

3.1 構建民間采茶樂的知識系統

我國采茶樂源于民間采茶生活,是人們將生活的感悟通過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音樂文化,集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學,而這些就足以構成一個專屬于民間采茶樂的知識體系。從民間采茶樂的內容上看,無處不是透漏著生活的規律和哲理,比如采茶樂歌詞中就暗藏著許多氣象規律,“初三下雨九不晴”就是表示每逢初三的時候通常會迎來下雨天,且這種天氣將持續很長一段周期。雖然現代生活人們主要依靠天氣預報來關注天氣,但是天氣預報只是一種機械式的科學預測,其預測的準確性很多時候不如我國古人對氣象的經驗總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民間采茶樂并非只是一種跟茶文化和音樂有關的音樂類型,構建民間采茶樂的知識系統是將采茶樂的文化性充分展現出來的一種舉措,有利于人們對采茶樂建立新的認知,也彌補了傳統民間采茶樂呆板、枯燥的特點,對于民間采茶樂的傳承來說是一項創新的舉措。

3.2 構建民間采茶樂的情感寶庫

情感是維系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樞紐。在歷史演變的長河中,我們會發現“情感”是人類對世界探討永恒的主題,幾乎每個時代都擁有自己的情感主線。而我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最令人驕傲的成就就是在歷史的發展中成就為了一個重情重義、勇于擔當的民族。在外國人的眼里,中國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好客、隨和以及重情義。而這些特點在親情、愛情和友情上得到最高的體現,這些感情在我國民間采茶樂中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民間采茶樂急需要構建自己的情感寶庫去服務于我國的民間文化。而民間采茶樂情感寶庫的構建需要國家、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國家和政府要積極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降低民間采茶樂情感寶庫構建的準入門檻;社會上相關公益組織也應該積極搜集民間采茶樂的情感素材以為情感寶庫的構建提供更多的資源;學校要在學生群體中大力宣傳民間采茶樂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在了解民間采茶樂之后對采茶樂產生好感,進而創造出更多的民間采茶樂故事。在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科技與經濟已經形成一種呆滯的物質關系,唯有情感才是真正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的橋梁,因此構建民間采茶樂的情感寶庫不僅是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的重要策略。

猜你喜歡
茶文化民間民族
我們的民族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