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成祖朱棣與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

2018-01-19 04:44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金頂武當山皇家

羅 彬

(湖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咸寧 437100)

道宮建筑是從中國傳統建筑中衍生而來的,在形態上與傳統的中國建筑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其本身又具有獨特的功能作用,其建筑特點體現出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宗教意涵,在我國傳統文化、歷史、宗教、美學、藝術、建筑等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武當山道宮建筑,一直是人們追求精神境界的場所,在中國道宮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數百年來,其獨特的光芒一直璀璨地散發著。另外,其本身作為一種建筑,就充滿了藝術氣息,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而作為文化的載體,它飽經風霜,自然、人類的破壞以及社會的變遷讓它成為歷史的化身,是現今研究歷史的重要物證。因此,探討明成祖朱棣與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有其重大意義。

1 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背景

良好的自然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濃郁的道教文化,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武當山道茶文化。眾所周知,武當山地區氣候溫和、溫潤多雨、植被豐富,不但有著源遠流長的種茶飲茶歷史,而且從很久開始就與道教結下了緣分。由此可見,武當道茶不但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而且十分有特色。研究明成祖朱棣與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這對于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茶文化有著重大現實意義。

2 明成祖朱棣興建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空間特點

2.1 規劃統一,設計宏觀

武當山道宮,是明成祖在明朝初年用國家財力一次性建成的古建筑群。該建筑一氣呵成、與自然渾然一體,且該古建筑群的建設比較有規劃,氣勢宏偉、規模龐大,主次分明、排布有序。武當山整體布局的控制尺度采用的原則是“千尺為勢,百尺為形”,以天柱峰金頂作為其中心,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從金頂方向向北看去,可以看見金殿側面軸線正對五龍宮,線條優美。同樣,從五龍宮向金頂望去,天柱峰北面的風景可以盡收眼底。兩地相隔直線距離在6000m左右,但是視線良好,完全沒有阻隔,如此宏觀的布局可見其設計的精妙。

2.2 虛實結合,相輔相成

從整體布局上看,武當山道教建筑將真武修仙的說教融入了其中。從建筑的選址和造型上看,虛實結合,依山而建,環境渾然一體,形成與神互通的神宮仙館,體現了道教愛名山大川、云霧繚繞、輝煌宮殿、鼎盛香火的特點。為了讓“神”和“仙”的感覺更加突出,建筑緊扣自然造化的山川,不僅在從大的環境上依山而建,實中帶虛,而且在進行局部處理時,會借助基巖本身的自然特點,進行精修。另外,還可以注意到,在武當山的建筑中,運用了許多建筑的手段去彌補自然的空缺和不足,例如通過借景法,將武當山原本的巖石、樹木、花草、水流等等和建筑融成一體,自然成為建筑的大背景,建筑成為自然的精心點綴。同時,刻意強化風水的優勢。

2.3 等級分明,匠心獨具

在我國封建社會,在建筑管理上,已發展為較為嚴格的規章制度,在明朝更是不例外。武當山的建筑形狀完全符合當時的法令和規章制度。在武當山的皇家道宮建筑中,共有33組較大的建筑群,其布局從靜樂宮一直到天柱峰。每一個建筑群都被賦予了相應的等級,然后按照當時的規章制度嚴格的安排。在神話中,天柱峰是真武大帝修煉成仙并受封亞帝的地方,即坐鎮天下的位置。這些建筑物在封建建筑管理制度下,按照不同的等級、規格以及品種合理的被規劃安排在八百里的武當山中,依山而建,獨有韻味,是中國建筑史上一部華麗的篇章,說它是人類建筑藝術的高峰也當之無愧。

3 明成祖朱棣與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

武當山不僅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勝地,還是我國著名的道茶之鄉,道茶文化醇厚綿長。如下探討了明成祖朱棣與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

3.1 將天柱峰作為制高點與構圖中心

武當山,作為當時圣旨下的保護區,其保護東西范圍一直延伸到冠子山和鴉鶘寨,南到麥場凹,北到白廟兒。這個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群都在此范圍內進行規劃設置的。整個武當山群峰高聳,在規劃中選天柱峰為制高點和整個構圖中心,雖然其并不是最高峰。選用天柱峰作為真武大帝坐鎮武當山的依據在于,建設大規模建筑時,必須要有漢水作為運輸通道,在建成武當山的道宮群后,漢水就是香客來往的最佳水上交通。綜上所述,從武當山皇家道宮群的整體規劃和設計上來看,以天柱峰為中心,充分利用了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的道茶文化,在武當山的各個方向分建宮殿廟宇,最后合為整體。并且,在整個道宮的建筑中,尤其強調了天柱峰金殿的位置,是人們朝圣、朝天的最佳位置。從整體來說,天柱峰在制高構圖中起到了一個主體的作用。

3.2 將天柱峰北方作為規劃重點,沿東西兩條神道進行布局

自古以來,古均州城是欣賞武當山全景的最佳地點。均州最著名的景致是天柱曉晴。水墨河水系從武當山發源,經過玄岳門后,河谷驟然平坦,浩浩蕩蕩流向均州。水墨河河谷為天柱峰打開了廣闊的視野,方便其遙望武當山全貌。數百年來,去武當山朝圣的道教弟子和前往游覽的普通游人都一定會從均州取道。均州道路寬闊、沿途風景秀美,很多地方都是瞻仰天柱峰的佳地。古均州城地處天柱峰北部,應該充分利用武當山北麓的自然環境、山川地形和道路交通等,將北向方位作為其規劃重點。北神道應該作為主神道,用以連接玄岳門外的官道和朝圣目的地天柱峰金殿;此外,一些重要的建筑應該沿主神道布置,如太和宮、紫霄宮、玉虛宮、靜樂宮等。武當山七個重要宮殿中只有五龍宮不在主神道沿途,而是處于天柱峰北側,和金頂遙相對望。在之后,可以順著神道進入山內,峰回路轉,登上老君堂山脊后,可再次遙望金頂。沿著神道,一路朝南,到達南巖后,金頂會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并且,處于太和宮之內,仰視正殿,順應而上,可以看見金殿的光輝以及雄偉的天柱峰。因為金殿側面的軸線吻合與調和功德南北軸線的。當最后登上天柱峰后,將視線投向北方,能看見在南巖飛升臺之后直對的就是五龍宮。由此看來,金頂在全部建筑中作為一個地標,有著非常強的視覺控制作用。

3.3 以“人間”、“仙山”、等為境界

明代的時候武當山古建筑群經歷了一番改造。這次改造的依據是經書中描述的北方真武大帝下凡修煉、歷經塵劫、得道飛升等故事,同時根據政治需要進行了設計規劃和相應改動。此次改造依據人間、仙山、天國三個部分對古建筑群進行設計和改造,總體范圍包括從古均州到天柱峰長約六十千米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間,包括從古均州到玄岳門的部門。這個部分充滿了人間的溫馨,利用建筑和景物的巧妙配合,激發人心中潛藏的避世心理,為之后游覽仙山和天宮的部分做好情感上的準備,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同時,將茶文化中“仁”理念融入武當山皇家道宮建筑中,可以更好地滿足游客旅游多樣化需求,使游客流連忘返。

第二部分是仙山,包括從玄岳門到南巖的部分。這一部分的文化和宗教淵源是三個神話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太子最初修煉時,凡心大起,私自下山,最終受到紫元真君的點化,參悟后重返仙山繼續修煉;涉及到的建筑有遇真宮、玉虛宮、回龍觀、會心庵、磨針井和復真觀。第二個故事是太子的母親思念兒子成疾,派使者召其回宮,太子越水過關、入仙境修煉;涉及到的建筑有龍泉觀、天津橋、仙關、紫霄宮和太子洞。

第三部分是天國,包括從南巖宮到金頂的部分。這一部分的文化和宗教淵源是真武大帝得道飛升,被玉帝冊封,號令群真、坐鎮天下的神話。真武大帝坐鎮天下的范圍都在這一部分通過各種建筑安排體現出來:真武大帝自代表人間的烏鴉嶺出發,經榔梅祠升天,過會仙橋,到朝天宮,經過三道天門和朝圣門,最后到達玉帝所在的太和宮,面見坐于金殿之上的玉帝。通過從山腰到山頂建筑的精心安排,天國的恢弘、壯麗、雄奇、威嚴得以展現,同時人間統治階級的奢靡和森嚴的等級也得到影射。

4 結束語

建筑的恢弘與山巒的壯美相結合形成了武當山獨特的人文景觀:傳說的神秘和花木的蔥蘢為建筑構建起雄渾的背景;建筑的莊嚴則與山巒的靈性和生命有機結合。多年的歷史、茶文化和宗教洗禮使得武當山成為全國道教教徒們朝圣的圣地。六百多年的積淀過后,武當山的政治色彩和宗教成分日益減弱,從斷壁殘垣中卻仍可探尋出當年的審美感知和建筑思想。相信人們在暢游武當山中,總不忘尋一處密室,沏一壺道茶,在幽幽茶香和裊裊道樂中品味生活的樂趣,體悟大道的真諦。

猜你喜歡
金頂武當山皇家
金頂皇印
武當山道人消防隊榮獲第五屆全國119消防先進集體獎
得造天物 皇家園林藝術
皇家游泳池
輕輕松松聊漢語:湖北武當山
武當山武術館發展現狀研究
武當山特區歡歡喜喜過大年
峨眉山金頂女背工,背負希望的堅強母親
加拿大皇家空軍
丹麥皇家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