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民族樂器演奏對茶藝表演的作用

2018-01-19 04:44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曲風器樂茶藝

熊 鷹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南昌 330027)

1 茶藝表演概述

1.1 茶藝表演環境要素

在茶文化的各類茶思維元素中,“場所思維”是茶文化應用最廣的藝術性思維。場所思維主要指場所的藝術價值,即不同場合的環境對場所內事物發展的影響。在現代人追求身心享受和審美觀感的當下,場所思維發揮的效用更大。在茶藝表演中,人們首先對觀看茶藝表演的場合及座椅都有要求。具有美觀設計的場合,能夠把人帶入到茶藝表演的場景中,激發出內心深層次的感受。場所中舒適的座椅能讓人的身體完全放松下來,對茶藝表演的內容有更加深層次的體會。而古樸的茶具、桌邊的裝飾擺件,以及適度的燈光,則是營造茶樓環境的直觀視覺美學要素。除此之外,音樂背景也是場所環境的重要因素。音樂能夠使人身心愉悅,提高場所藝術對人的感官價值。合適的民族器樂背景音樂,也更能把人帶入到茶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全面享受當下茶藝表演的藝術性。

1.2 茶藝表演器樂伴奏

自周代開始,我國就出現了制作精美的樂器,并分為“八音”體系。而在茶藝表演中加入音樂,自隋朝開始就有記錄,在唐代時期便正式作為必要性的背景音樂進行演奏。自唐朝到現代,茶藝表演的民族器樂伴奏也在發展中有了各類分支。一方面,從茶藝表演的分類上來看,位于江南的“西湖茶禮”多用江南絲竹的音樂,有委婉空靈之感,符合江南當地的風土人情;而在禪茶活動的茶藝表演中,多用佛教的音樂。在茶藝表演中更細化來說,“陸羽派”茶藝表演多用弦樂器,而朱權的茶道藝術文化表演則多用古箏、琵琶器樂。另一方面,從民族器樂的音樂特征來分類,有贛南音樂、蘇南吹打、山西鼓樂等音樂體系。這類音樂體系多應用在當地的民族茶鄉茶藝表演中,具有獨特明顯的民族特色。

1.3 茶藝表演美學觀感

在茶文化場所藝術的啟發中可知,茶藝表演的美學觀感,不僅存在于茶藝表演中表演者的動作、服裝及茶具樣式中,音樂背景也對其美學觀感具有重要影響。美學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審美享受,還包括觸覺、聽覺、味覺等多種總體感官感受。民族器樂提高了茶藝表演美學觀感的層次,并能夠讓人更清晰地體會到茶藝的美學內涵。例如在民族茶鄉的茶藝表演中,部分對當地習俗文化不了解的游客,對于茶藝表演中的肢體語言理解不足。但是通過民族器樂的伴奏,游客能夠先從伴奏整體中體會到當地茶藝表演的大體風格;再從伴奏中的起承轉合、高潮點和情緒點,逐漸體會茶藝表演的內涵。除此之外,在現代流行音樂風靡的當下,人們對古風器樂了解不多。造型獨特、具有個性化的民族器樂,在審美的視覺觀感上也是一種享受。綜上,民族器樂伴奏在多重元素下,為民族器樂表演帶來了美學感受。

2 民族器樂演奏在茶藝表演中的效用分析

2.1 常用器樂演奏分析

根據上文可知,不同民俗茶鄉的當地特色演奏器樂都各有不同。但從全國性的普遍演出來看,茶藝表演的常用演奏器樂,最基本的有二胡、笙、小鼓及古箏、笛與蕭。先前,嗩吶還作為主要演奏器樂進行伴奏表演;近代人們的音樂性要求提高,更喜愛聲音舒緩的音樂。古箏作為彈撥樂器,音樂性豐富,能夠詮釋的音樂觀感也較多,因此,古箏作為單獨的樂器伴奏,便能夠撐起整體茶文化表演的音樂觀感?,F代茶文化的年輕受眾群體越來越多,人們的音樂享受和音樂體驗也有了質的改變。常用的器樂演奏雖還能夠體現茶文化的歷史厚重性和古樸感,但缺乏豐富茶藝表演的現代感?;诖?,民族器樂表演正在逐步進行創新發展。除將各類小眾器樂重新投入使用,以增強人的聽覺新鮮感外;民族樂器也開始嘗試與其他現代樂器融合,創造出茶藝表演的新型曲風脈絡。

2.2 規律器樂演奏分析

在茶藝表演中,器樂的表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從樂器的分類上來看,有吹管樂組合、打擊樂組合、弦樂組合等,其組合中的固定編曲模式基本保持不變。從器樂演奏的整體上來看,規律性的演奏包括全曲引、漸進引、循環體、聯曲體等等。這類風格的曲風,都有固定的基礎伴奏標準?,F代茶藝為創新發展,除基礎的固定風格伴奏外,還加入了許多小打的裝飾音,豐富了器樂的聽覺感受,促進了茶藝表演的文化體現。為進一步提升創造茶藝表演的器樂風格,現代茶藝表演開始嘗試進行仿古的古風編曲,并將編曲進行規律重構和電子存儲,作為現代的規律器樂演奏方案。

2.3 器樂演奏內涵分析

除了音樂能夠愉悅身心、放松飲茶人的心境外,茶藝表演中器樂演奏的最大效用,便是從樂器的音律和樂曲的風格走向中,體現茶文化的內涵。宏觀上來說,從月琴和柳琴的演奏中,我們能體會歷史上朝代的興衰感;從小鼓的擊打鼓點及節奏的變換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茶文化的繁榮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各個民族茶鄉茶藝表演的微觀上來看,不同的樂器能夠體現當地茶文化的風情和特色。從哈尼族的巴烏中體會到民族的雄厚感;從侗笛中體會到侗族人的熱情和活潑。綜上,器樂演奏體現茶文化的內涵,促進茶藝表演和民俗文化的復興發展。

3 民族器樂演奏在茶藝表演中的深化發展

3.1 現代流行元素的融入

在民族器樂創新發展的當下,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顯得尤為重要,一批批由流行音樂元素改編的琴曲也不斷推出。例如周杰倫,王力宏等明星創作的歌曲中時常運用到民族樂器古箏,琵琶,笛子等,這些膾炙人口同時又具有濃厚民族韻律的歌曲,是茶藝表演中受年輕人喜歡的表演伴奏音樂。這些融合了流行元素的音樂對于茶文化的復興繁榮,吸引年輕受眾群體,促使茶藝表演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舞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茶藝表演的國際化,使現代流行音樂元素融入傳統民族樂器演奏成為了可能。其中,使用古箏作為打底的基礎旋律樂器,在與民族彈撥樂器,吹奏樂器進行表演的融合中,不會過于突兀。古箏作為可舒緩、可輕柔、可快速的具有豐富性的樂器,與其他樂器的融合發展,能夠豐富茶藝表演的整體音樂觀感。當然除古箏外,琵琶在民族音樂中的使用率也是極高的,琵琶作為民族彈撥樂器的首座地位,即可獨奏,亦可伴奏、重奏、合奏。是一種具有兩千多年演奏歷史的民族器樂。它變換多樣,與眾不同的演奏風格和音色可與茶藝表演進行有機的結合。綜上,現代流行音樂元素作為主旋律加入民族茶藝表演,不僅能夠豐富茶藝表演的情感體驗,還能夠為我國民族樂器的創新發展提供平臺基礎。也能夠與民族茶藝表演進行結合演奏、多元創新發展。

3.2 標準基礎曲式結構

上文提到,茶藝表演已有自身的曲子結構和樂器的基礎框架。但在現代茶藝表演中,民族器樂開始與現代西方器樂融合發展,以往的標準茶藝表演基礎曲式已不能再進行套用?;诖?,為普及茶藝表演,方便許多非創作型的演奏者,茶協會研究人員要與音樂研究人員進行合作,創作出標準的現代茶藝表演背景音樂結構。在創作中,要結合不同民族的特殊民俗風格進行分類創作。演奏者根據創作的基礎曲式進行演奏,并通過茶藝表演中的風格情感,在框架中自行發揮加入裝飾音,但總體風格保持不變。不僅穩定了演奏者的發揮,還規范了茶藝表演的整體文化。

3.3 變奏多元內涵曲風

茶文化的內涵豐富,茶藝表演要想在音樂中表現出茶文化的豐富情感,必須多元變換,嘗試各類創新曲風。一方面,在民族器樂演奏中,演奏的手法可以適當進行變換更改,嘗試用不同的手法對器樂進行詮釋。另一方面,在民族器樂的創新發展下,借鑒現代流行曲風,將古曲風流行化。在多元曲風發展后,民族器樂在茶藝表演中的價值越來越高,其自身的發展脈絡也開始打開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曲風怎樣變換,都不能脫離茶文化的文化性質。

4 結論

通過文本對音樂及茶藝表演的沿革研究可知,民族器樂在茶藝表演中具有必要存在的重要價值。其作為基本要素,已經成了茶藝表演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F代流行音樂和多元曲風的發展,使茶藝表演的器樂伴奏開始具有多樣性。通過現代的基礎鋼琴旋律伴奏,茶藝表演詮釋給人的感官感受更加豐富。以鋼琴伴奏為一個基礎突破口,其他西洋或中國現代的器樂,也開始融合民族器樂,在民族茶鄉的茶藝表演中有所展現。不僅豐富了茶藝表演的內涵,將中國茶文化以現代化的方式詮釋出來;還促進了民族器樂的現代化創新發展,擴大了傳統小眾民俗器樂的傳承路徑。

猜你喜歡
曲風器樂茶藝
中國器樂表演藝術研究的理論建構
Big Big World
媒介視角下中國民族器樂的傳播和發展
茶藝
用音樂賞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的研究
校園茶藝飄香
黑貓·雪山
婚外戀釀成的苦酒只能自己嘗
辦好茶藝技能大賽推動茶藝教學發展
中國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