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茶文化思想對當代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018-01-19 04:44項麗娜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茶文化高校學生人格

項麗娜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 100083)

大學生作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構建者,其心理健康的好壞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快,大學生涉世不深而且思想較為單純,極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蝕。特別是在網絡文化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當代大學生,在多元信息的影響下,尚未形成統一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看問題的角度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都較為狹隘,所以也易在不良信息的誘惑下誤入歧途甚至走向極端。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受到重視,并且要堅定地以傳統文化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源泉,運用傳統文化的仁義道德思想、中庸尚和理念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積極的正面引導。茶文化是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精華,“廉美和靜”的茶道、賓主相宜的茶禮和意境清幽的茶畫對于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具有促進意義。

1 茶文化思想對當代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1 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自小便生活在蜜罐里,過著衣食無憂、眾星捧月的生活,他們的生活也是一路順遂,同其父輩們完全不同的是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挫折,一直置身于父母大愛包圍圈中的他們也沒有深刻體驗過人生的冷酷。而在步入大學后由于遠離父母,加上生活環境的變化,在脫離了父母的庇護之后,有些大學生開始出現明顯的不適應癥狀。面對學習壓力以及緊張的人際關系,他們無所適從且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問題,在長期的抑郁焦慮無法得到有效緩解時,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出現了問題。而茶文化中包含著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將使其漸漸形成進取型人格,能在困難來臨之時知道如何自處,更重要的是也能給予其跌到了再爬起來的勇氣。例如,茶文化中的“和”思想,主張我們不僅要與周圍的人、事、物和諧相處,同時也應與環境、困難和挫折和諧相處,而不是任由其裁決。于是,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這種茶文化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人格。

1.2 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成長就是要學會不動聲色,無論發生了什么事兒都要能淡定從容地面對,而這也是健康心理的標志——穩定的心理素質。大學生正處于青春躁動的年紀,他們的思想也處于較為偏激的階段,情緒波動起伏也很大。他們對于美好的世界充滿了向往之情,但是如若面對社會的不公或者稍微被潑點兒冷水,他們的熱情便會立馬消散,并由此滋生對社會的失望與不滿情緒。而淡然的茶文化思想則會對大學生平和心理的形成大有裨益,使其能在茶文化的漸染下以坦然的姿態看待問題,面對不如意能時刻以淡雅的心態去面對,使其即使身處逆境也不自怨自艾,進而在無形中培養其強大的心理。再者,很多大學生都有一種浮躁之氣,但凡有所得便急著炫耀邀功,難以真正做到“勝不驕”。而茶文化中的“忘己”思想則是教導大學生要學會忘掉自己的所有包括榮譽成就,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內外平衡,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 當代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2.1 心理承受能力弱

目前,我國的大學生主要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便是在家長的保護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主般生活,并且人生路也基本上是一帆風順,幾乎沒有經歷過挫折。所以,很多大學生在進入了大學校園之后,自私傲慢的性格暴露無遺,不會為他人著想,固執地認為所有的人都必須遷就他們。而在沒有人像父母一樣無條件的包容他們之后,一些大學生的思想便出現了偏差,認為自己被拋棄無人關愛,心理狀態便趨向于崩潰了。同時,還有些大學生在經歷了戀愛失敗考試沒通過的事情便開始自暴自棄,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另外一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發現身邊比自己優秀的人比比皆是,而曾經優秀的自己卻只是眾多凡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員,在這種心理落差的驅使下,某些大學生也對學習漸漸失去了信心,滑向了墮落的深淵。

2.2 西方文化的沖擊

改革開放的新風不僅奏響了時代的新號角,而且還吹來了西方的文化思潮。當時由于傳統文化的根基已經土崩瓦解,國人的思想也處于前所未有的自由狀態之中,在新的價值觀體系尚未形成之前,人們便主動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于是,崇洋媚外主義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蔓延,“西方的產品比我們好,西方的文化比我們好,西方人民的生活也比我們好?!痹诖怂枷氲挠绊懴?,西方的利己主義、金錢主義以及享樂主義等以病毒式的形式向整個中國擴散,傳統的“公義勝私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和“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主流價值觀也被動搖了。大學生的心理在這些西方文化的沖擊下變得愈發脆弱與自私。特別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接觸度遠高于傳統文化,其健康的心理也會在這些不良思想的侵蝕下愈加畸形。

2.3 傳統文化的缺失

經濟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文化建設、生態建設、道德建設以及法律建設都曾讓位于經濟建設。為了擴大城市規模,土地廟可以拆毀;為了支持鄉鎮企業,良田可以被侵占;為了保證財政稅收,廢棄物可以不經處理便直接排放。所有的一切都曾為經濟建設而服務,某些人為了獲取高昂的經濟利益,置道德法律于不顧,不惜鋌而走險販賣毒品、拐賣婦女兒童。而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正是因為傳統文化缺失而導致的道德淪喪。某些高校大學生也在這些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下,心理健康亮起了紅燈,但以西方的心理學知識為主的健康教育難以填補這些社會亂象對大學生心理留下的陰影。同時從西方文化的角度編撰而成的健康教育教材,也使得我們傳統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導向作用被抑制。

3 茶文化思想對當代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3.1 借用茶道的“無我”境界,塑造學生的內省式人格

當代大學生對于自我的重視度很高,他們希望在建立獨立人格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同時,人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往往也希望得到社會外界的認可,正如美國社會學家庫利的“鏡中我”所描述的一樣,個人的行為通常取決于對自我的認知,而這種認知則往往是在與他人以及社會的互動中形成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態度實則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所以,高校的大學生可以立足于“鏡中我”這一理論,結合茶道中的“無我”思想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省,從而逐步形成內省式的人格。例如,當大學生與室友發生矛盾時,應該從“無我”出發首先進行自我反省,從“我”這一視角中跳出來,站在客觀的角度對事情的前因后果進行分析,不能一直拘泥于自己的視角否則就會導致“羅生門”。

3.2 以“順其自然”為指導,培養學生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

“順其自然”是我國茶文化思想的精髓之一,即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我們都應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心去對待,秉持著一切順其自然的理念培養寵辱不驚的心理。一方面,高校應當將茶文化的順其自然思想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順其自然這一理念在耳提面命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能在面對誘惑時坦然拒之,在收獲名利時也能淡然回之。不爭不搶在自然的狀態中擁有,也能在風輕云淡中失去。一旦這種寵辱不驚心理形成之后,學生的性格就會趨于穩定,健康的心理也就隨之而成。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運用新媒體手段對茶文化中的“順其自然”思想進行大力宣傳,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宣傳中知曉茶文化順其自然的真諦。例如,高??梢越M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借在微信公眾號上建立茶文化思想專欄,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契機宣傳茶文化中順其自然的內涵。

猜你喜歡
茶文化高校學生人格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茶文化的“辦案經”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