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采茶戲的音樂形態特點與舞蹈美共性分析

2018-01-19 01:33王佳敏
福建茶葉 2018年6期
關鍵詞:采茶戲民間舞蹈

趙 芳,王佳敏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河北張家口 075100)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茶文化的代表就是贛南采茶戲,他有著非常豐厚的文化底蘊,并在某些層次上反映了我國民間文化的風俗和共性。在歷史發展的軌道上,很多贛南地區的本土藝術已悄然退出了文化發展的舞臺。但是,采茶戲仍然在這片土地上活躍,這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魅力。采茶戲在我國民間是非常傳統的文化,有豐富多變的內容,在藝術風貌上是非常獨特的。采茶戲在贛南的發展更是融入多種文化體系,并以歌舞的形式在采茶戲中,以活潑,輕松,幽默,快樂的形式調節氣氛。采茶戲又是多維一體的,包括:燈彩,歌舞和戲曲,賦予其獨特的生活氣息。并且,在發展過程中擁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將民間的采茶戲音樂形態與舞蹈藝術內容進行結合,從而推動民間采茶戲在我國的發展和傳承。

1 采茶戲在民間發展分析

1.1 自然生態環境下的采茶戲

民間采茶戲來源的地方主要在贛南地區,它位于中亞熱帶地區擁有非常大量的雨水,具有溫和的氣候環境,在地勢方面,贛南處于較低的丘陵地帶,盛產九龍茶葉,所以民間采茶戲多出于此。并且,這一地區非常適合于農耕,人們在當地種茶時,為了激勵勞動的熱情,就將歌舞穿插其中,表達對勞動的豐收喜悅和快樂之情,長此以往,就在民間流傳下來,成為大家熟悉的采茶戲。

1.2 傳統文化環境下的采茶戲

采茶戲在民間發展時,具有客家獨特的文化,所以在發展中其核心就是傳統文化與客家文化的結合,使其富有民間的文化色彩和地域文化體系。并且,客家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有崇文重教的傳統,所以也是很多文人匯集的地方。

2 民間采茶戲的音樂形態特點

2.1 旋法與調式的特點

旋法語調是在民間采茶戲的發展中的特點可以包括曲式結構,調式結構,采茶音樂在民間發展時,不同聲音采用不一樣的調子結構,其中五聲調式中以徽為主,商,羽為輔。在民間的音樂戲曲發展中,《牡丹調》是最有名的,因為它是曲牌名中最有特色的。其中,它的曲式結構是由起承轉合四個結構合為一體的,具有非常規整方正結構的特征?!赌档ふ{》屬于灰調的曲牌,在音樂的發展過程中,灰調已上升出現。并且,是整個曲子的主音,這也成為贛南民間采茶音樂過程中的一個獨特的風格。而他的旋法特征中在其中應用了大量的調式轉化同音的音樂重復變化疊加,就對曲調有一定的形象凸顯和強調作用,在運用旋法的方面,采用了纏繞式的方式進行突出,所以也非常有靈活性。

2.2 唱腔的結構特點

采茶戲在民間的唱法也有獨特性,就在于它的唱腔結構。在民間,曲調是不規范的,但非常有層次和質感。在采茶戲的曲牌唱腔方面,以聯綴為主,板式變化為輔。在表演時,只要保證唱腔的變化性,重復段式的腔格,以基礎結構為主即可,所以采茶音樂在民間發展其最普通的腔格就是重復和變化。所以從基本的歌詞中,只要加以細心體會,也能感覺到腔局中的不同,情緒變化而最為突出的就是倒茶歌,他是基本腔格的代表。其次,是變化的輔助腔格,在贛南民間采茶的音樂發展過程中是輔助腔格。采茶戲的發展及輔助手法就是在基本的腔格下對其結構進行變化,或是緊縮或是放大,以擴大音樂的張力。所以表現的基本都在于句子結構的加減變化。在音樂的調動方面,移宮移調和旋轉是最常用的手法,叫做反調。變化腔格段式采用的就是自由組合的方式,所以它也形成了三種不同的藝術手法。首先,是加垛為主的唱段,結合長短句,使音樂的節奏更富有動感。其次,穿腔段式,這種音樂能夠使其免于死板化。長短句的結合段,更具有一種靈活多變性,而且代表是《帶貨歌》和《打鞋底》。

2.3 民間采茶戲伴奏風格的特點

在采茶戲的音樂發展過程中,它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由于,其地域的風格濃重,所以在伴奏的過程中,具有很多地方的特色。最初民間采茶戲的伴奏規模較小,人物也少,所以都管其叫做三角班。像打擊樂,嗩吶,勾筒都是伴奏用的,因為喜歡音樂戲曲的人越來越多,學習樂器的人也越來越多,對采茶戲的認識情況也發生變化,就對樂器的伴奏也相應增加。如:揚琴、低胡、三弦、竹笛、中胡等也漸漸的成為伴奏的工具。到了60年代時,伴奏中還加入了黑管,大提和琵琶。70年代后,又加入了雙簧管,長笛,巴松,小號,定音鼓,低提,中提,小提等。在增加的這些樂器中,主要以和聲為主,但是這種變化的,全新的風格特點是目前采茶戲的伴奏新功能。

3 民間采茶戲的舞蹈藝術價值

3.1 民間采茶戲舞蹈表演的藝術價值

采茶戲在民間發展,其舞蹈表演,也具有很多民間元素和道教藝術。這種方法主要是因為能夠突出戲曲的氣氛和藝術效果。其中具有功效的審美藝術就在于戲曲的舞蹈表演。

例如:在抒情性和動作感極強的舞蹈表現上面,在民間采茶戲中,《俏妹子》的傳統劇目中,丑角舞蹈表現的就非常有動感性,如:跳躍式的矮的步特別生動形象,如:上山下山的場景表現人物的性格。如:自由擺動的袖筒,能夠表達人物的情緒。而在《豆腐哥和豆腐嫂》的舞蹈表現中,邁著矮子步的丑角人物,豆腐哥其表演特色能讓人明白戲曲的情景,例如:在人物過橋上坡調侃等等情況,這些不同的動作都能夠反映出敘事寫景的情況,交代不同的內容。并且,還能夠滿足客家人民在勞動中的心理需求。通過舞蹈的夸張動作,來營造生活中的幽默和喜劇的效果。

3.2 民間采茶舞的律動特點

采茶舞在發展時期特點就是擁有極致的表演力特點和效果的可以用其屈蹲、擰擺、抖顫律動來表示。其中屈蹲在民間采茶戲中俗稱矮子步,這個動作貫穿于整個過程,它的特點就在于膝蓋的三樁,在表演時走和跪相隨,都表現的是勞動的形式。所以這些動作都是在生活中的勞動形態,是對生活的模仿,所以具有濃郁的勞作氣息。而擰擺這個動作是丑角表現的,例如撩腳扇花,上下水漂漂。最為突出的動作就是單袖筒的表演,舞蹈演員在表演時,身體前后擺動,形成的自然狀態的舞蹈動作,這個動作多是丑角來表演的包括:蜻蜓點水,畫眉跳架等,這些動作在舞蹈表演中都能夠表現出自由和生動活潑的風格。

3.3 民間采茶戲舞蹈形態的特點分析

在民間采茶戲的發展過程中,很多舞蹈的動作都源于生活,是對生活中勞動的凝練和模擬,所以在舞蹈的過程中,其形態特點就表現在模仿動植物的形態上,也叫象生型的舞蹈。在民間采茶舞蹈中,很多模擬的都是大自然和動物,所以它也叫象生型??图胰嗽谧匀画h境發展中與自然斗爭的歷史演變出來的,所以很多舞蹈的動作都是在自然中的藝術創作,他們的舞蹈更富有想象力和創新性。

4 結語

總之,在民間采茶戲的發展過程中,其音樂的形態和舞蹈特點都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并且,在我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延伸,在音樂和表演唱腔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民間影響力。其音樂節奏也具有鮮明性,表達的都是生動的,詼諧的藝術形態。在唱腔上也運用伴奏的合力,創造出極有韻味的民間采茶音樂。另外,在舞蹈的形態方面,也更富有生活化,多姿多樣,靈活生動。其中,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在舞蹈的形態上各具變化。在表演時也從中巧妙的將民族的風情特色蘊含其中,是非常有藝術價值的。

[1]李媛,姜昊.淺談南昌采茶戲的形成與發展[J].才智.2012(29):175-175.

[2]楊迎.文化傳播視角下南昌采茶戲流變動向的思考[J].藝術評鑒,2016(23):163-164.

[3]李媛.城市化進程中南昌采茶戲繼承形態研究[J].參花(下).2013(9):89-89.

[4]謝雪文,胡俊才.南昌采茶戲唱腔藝術分析[J].大舞臺.2013(12):37-38.

猜你喜歡
采茶戲民間舞蹈
采茶戲的種類及傳統唱腔述要
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簡介
江西采茶戲中的梁山調腔系音樂考
學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課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淺析贛南采茶戲旅游資源的開發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