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型茶藝解說語言特色與美學分析

2018-01-19 01:33李峰亮
福建茶葉 2018年6期
關鍵詞:觀賞者泡茶茶藝

李峰亮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河南嵩山 452470)

對于茶藝,人們的注意力已不斷從茶具、茶湯和泡茶活動本身方面轉移到泡茶者的神情、姿勢、表情、服飾等諸多方面,對于茶藝的藝術性、表演性和觀賞性有了越來越多的追求。因此,泡茶行為就具有表演性質,茶藝也就成為審美對象。當今的茶藝已經從生活型發展為表演型,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文藝形式,其獨特的形象性、感染性、自然性和藝術性吸引了一代代文人騷客。茶藝解說在茶藝欣賞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茶藝解說話語的獨特作用在于其話語的言語行為和修辭手法,結合茶藝表演的意境加以柔美精簡的解說話語,帶給觀賞者更多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

1 中國茶藝的特征

中國茶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并且由于中國的地大物博,使中國的茶藝豐富多彩,茶藝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身體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享受,茶藝在中國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由于其形象性、感染性、自然性和藝術性這四方面特征。

1.1 形象性

藝術的首先體現在形象美,茶藝中的顏色、香氣、味道、形狀、情景以及精美的茶具等,就是茶藝所展現給人們的形象之美。在品茶的過程中,人們不僅注重品茶本身帶給人的愉悅,更注重品茶的環境所帶給人的意境以及泡茶者本身的儀態和姿勢給人們所帶來的形象之美。因此,在茶藝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所呈現的形體動作、儀態神情和高超的泡制技藝往往可以盡情地展現出茶藝的形象之美,并且可以表達出制作者的主題思想,從而進一步達到茶藝的藝術性。

1.2 感染性

茶藝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藝術之美具有使人愉悅、怡情養性的感染性,與觀賞者的思想情懷緊密相連。在一個優美舒適的場景中,精致美麗的茶具,沁人心脾的茶香,口齒留香的馀味,甚至泡茶者嫻熟優美的動作,輕柔美麗的舉止等,所表現出的茶藝之美都給品茶者帶來了強烈的感染性,具有強烈主體性的茶藝表演,常常使品茶者在享受中達到詩意和人生哲理的雙重境界,從而使身心都得到愉悅和升華。

1.3 自然性

一切與藝術相關的美都有其客觀的存在性和自然性。具有藝術之美的茶藝同樣包含很多重要的客觀存在的自然元素。比如來自大自然饋贈的各種各樣的茶葉、清純可口的山泉、風景宜人的品茶環境,制作精美的茶具等等,它們的自然性是茶藝藝術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是營造人們所追求的融入自然、與天地共存的意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在品茗過程中,越是天然樸素的元素越能給人帶來品茗的樂趣的意境,比如用新做好的竹筒充當茶杯,用清晨竹葉上的露水沖泡茶水,在靜謐美麗的大自然中飲茶等等,這份真實而愜意的享受都來自于茶藝中的自然之美。

1.4 藝術性

表演型茶藝與其它藝術往往是相通的,隨著表演型茶藝的不斷發展,已經演變為以泡茶技藝為主線,廣泛吸收融合多種藝術形式比如舞蹈、戲劇、音樂、繪畫、工藝等藝術因素而具有更多的表演性和觀賞性的新型表演型藝術,因此,具有更強更綜合意境更高的藝術性,更能激發出人們對于美感的追求和享受。表演型茶藝通過其獨特的泡茶技藝來展示生活中的藝術情節,不僅可以學習和欣賞茶藝師的泡茶技藝,還可以在舒適優美的環境中品嘗到茶藝師帶給人們的美味的茶水,達到身體上高度的享受和精神上更多層次的升華,在美妙的意境中,人們常常會即興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詩歌或意境唯美的書畫作品,產生深邃雋永的韻味,這又是茶藝藝術中更高層次的藝術形式。

2 茶藝解說的緣起與美學

中國茶藝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品茗斗茶,以茶會友,逐漸成為中國人文精神傳播和發揚的一種藝術形式。在20世紀后期,由于品茗者的文化水平及精神狀態不同,對茶藝表演中所展現的茶藝精神理解程度也不盡同,因此,出現了在茶藝表演過程中對泡茶技藝進行介紹說明的茶藝解說這一藝術形式。茶藝解說是茶藝表演中的一部分,在唯美的茶技表演意境中更好地促進欣賞者與表演者的互動,使欣賞者更好地在意境中領悟茶藝的藝術精髓。解說內容的簡練優美、解說聲音的婉轉優美以及解說與茶藝進程配合都對茶藝表演的藝術美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茶藝解說的美學欣賞在茶藝表演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茶藝解說在茶藝欣賞中的審美作用

茶藝解說者在表演過程中,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所創造的意境中,將自己的所感所悟通過解說表達出自己對于茶藝意境的情感,使茶藝觀賞者與表演者產生共鳴,從而更深層次的感染觀賞者。觀賞者在觀看茶藝表演的同時,自身對茶藝已經有了多方面的感悟,同時再加上茶藝解說者的介紹,可以突破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對于茶藝的形象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有了更好的感受,將自身的情感和哲學感受進一步的升華,從而達到精神上的飛躍。

3.1 茶藝解說話語的可行性

茶藝解說通過運用茶藝表演的專業話語展現出茶藝表演的意境。茶藝解說是在茶藝表演中與表演者和觀賞者進行精神交流的過程中,使茶藝精神更好地傳遞和發揚。茶藝表演的很多語言往往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但是茶藝解說的語言特殊地存在于茶藝表演的意境中,觀賞者往往可以通過表演者的動作和所呈現的意境,很好地體會茶藝解說所帶給人們的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茶藝解說話語在茶藝表演中存在其特定的含義,而不僅僅是對茶藝表演的簡單概述,觀賞者能夠從解說話語中領悟到更多關于茶藝的精神。

3.2 茶藝解說話語的言語行為分析

3.2.1 言內行為

言內行為也稱話語行為,在茶藝解說中指茶藝解說者的解說話語行為。在茶藝表演中,為其服務的茶藝解說安排應該詳略得當,和茶藝表演相輔相成,在對茶藝技能且說清楚的基礎上,更應該注意塑造茶藝表演的整體美感。優美和精簡對一場唯美的茶藝表演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茶藝解說的話語講究結構上的齊整對稱和音韻上的押韻。

3.2.2 言外行為

言外行為也稱行事行為,顧名思義即說出一句話語的同時也完成了一種行為。在茶藝表演的特定環境中,茶藝解說者的話語一般是對沖泡茶水技藝要點的形象含蓄而又文雅的概括和提點,因而達到了既能很好地解釋清楚茶藝技藝的重點所在,也能讓觀賞者在學習和領悟的過程中有更多精神文化上的享受。因此,在茶藝解說話語中有很多的修辭手法和技巧,比如最常用的象征和比喻。

3.2.3 言后行為

言后行為又稱“取效行為”。顧名思義即指所說話語產生的效果。茶藝表演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自己的情感精神和茶藝表演中的表演行為聯系起來,讓觀賞者在特定的茶藝表演的環境中,領悟茶藝解說者的話語,理解表演者的行為,形成表演者和觀賞者之間的心與心的融會貫通。在茶藝表演過程中,觀賞者對解說話語、表演情景、表演環節以及對茶文化的了解和涉獵等都會對茶藝表演的感受和領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茶藝解說者的對于特定的茶藝表演的解釋話語的選擇和運用,對于觀賞者的理解效果來說有著巨大的作用。

3.3 茶藝解說話語的表現形式

源自生活的茶藝解說話語充滿藝術美感,往往可以很好地展現出茶藝中“和”的意境,這與茶藝解說話語的修辭手法有很大的關系。茶藝解說話語對于解說詞的語詞結構、詞采音韻、用語修辭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茶藝解說詞中有釋語和被釋語,釋語是對沏泡技巧的口語描述,被釋語又稱詞采,是通過比喻或意像形成的藝術性語言。

3.3.1 語詞結構——齊整對稱

茶藝解說話語講究對稱和諧,偏愛運用成雙成對的詞語格式,詞采總是保持其穩定的對稱,而這種對稱又很好地吻合了茶藝所遵循的對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與傳統文化的審美特點和精神信仰。比如臺式烏龍茶的解說詞采:烏龍入宮、春風拂面、孟臣凈心、關公巡城、祥龍行雨以及綠茶十二道的詞采:冰心去凡塵、清宮迎佳人、玉壺養太和、觀音捧玉瓶等。

3.3.2 詞采音韻——柔美和諧

茶藝解說講究古典優美和語調柔美,因此在解說詞中套用古典詩詞便可以達到語調柔美的效果。如:燙杯可以用“春江水暖鴨先知”來代替,柔美的語調配以唯美的詞采,有情有色,聲情兼俱,相映成趣,博大精深的中國詞匯和詩歌可以很好地體現茶藝表演中的藝術感染力。

結語

中國茶藝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于表演型茶藝,其獨特的形象之美、自然之美和藝術之美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中化兒女。茶藝解說話語的獨特言語行為以及詞采的整齊對稱、音韻的柔美和諧以及豐潤的意象運用使茶藝表演與更多的茶藝觀賞者產生了共鳴,越來越多的觀賞者在茶藝表演中領悟到更多文化和精神上的哲理。

[1]覃紅利,覃紅霞.表演型茶藝解說的美學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5:85-87.

[2]趙萍.言語行為理論視角下的茶藝解說話語分析 [J].學術探索,2014,08:135-137.

猜你喜歡
觀賞者泡茶茶藝
保溫杯泡茶太久會讓人中毒?
基于VR技術的電影交互性與設計方法探究
茶藝
鯨魚”泡茶器等
Sim Sim
注重形體藝術表達,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圍
聲樂作品在茶藝表演中的藝術價值探討
當前茶藝表演主題創作及審美生成機制
淺談舞蹈中編導、演員與觀賞者三者之間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