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文化差異背景下的茶產品英譯策略研究

2018-01-19 08:04林桂紅
福建茶葉 2018年3期
關鍵詞:英譯茶文化內涵

林桂紅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歷史悠久的茶文化被視作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被譽為“民族記憶的背景”。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茶產品始終以其豐富的門類和深刻的內涵展示在世人面前,是一種帶有民族特色的產業。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多,尤其是茶產品貿易數量的增長,涉及到茶產品的翻譯越來越多。但因為中西方茶文化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所以在翻譯具體詞匯的時候也會有差異,所以要探討有效的英譯策略,保證能夠有統一標準,避免交流中出現誤差。

1 我國茶產品英譯現狀及影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我國和國際的交流也不斷增多。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一部分,很早就流傳到了國外,同西方國家文化聯系很緊密。茶文化是由各類茶產品組成的,在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時,因為語言的障礙,必須要通過翻譯來實現溝通交流。但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在翻譯茶產品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錯誤,從而給溝通交流帶來不便。因此,對一些企業來說,其生產的茶產品必須要保證英文翻譯是準確的。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的國家,也是最早生產茶葉的國家,所以茶產品被視為我國民族商品典型。早在唐朝時期,我國生產的產業就通過貿易被運到了歐洲及其他的地區,因為其健康、綠色等特點,受到其他國家人民喜愛,成為世界上流傳最廣泛的飲品,至今仍然有廣泛的市場,和可可、咖啡并列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有著非常穩定的消費群體。從當前來看,我國是世界上生產茶葉數量最多的國家,茶企業更是數不勝數,茶葉出口規模也為世界第二。在進行茶產品貿易時,許多茶企業依照自身實際及國家通用標準制定了相應翻譯策略,但因為我國許多茶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時間短,有很多配套建設需要完善,所以在翻譯茶產品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

1.1 茶產品英譯缺乏特色,降低了選購率

我國當前茶產品翻譯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導致一些企業的品牌很難被識別,使的茶產品在貿易中被選購的幾率大大降低。我國當前許多茶產品命名多是以茶葉名稱來命名的,企業的標識并沒有出現在上面,這就導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吸引到商家,很可能最終被湮沒。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很多茶葉上都有產地標識,這樣更顯得是原汁原味。而在翻譯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是采用的漢語拼音方式來翻譯這種原汁原味的地名。但是,這種翻譯策略只限于對茶產地比較熟悉的人,對于那些不熟悉產地的客戶來說,很難理解這些漢語拼音的內涵,從而導致消費者放棄這種產品,轉而選擇更容易識別的產品。

1.2 茶產品英譯不當,削弱了產品競爭力

對企業來說,品牌建設非常重要。茶企業在打造企業品牌時,因為對茶產品英譯不恰當而削弱了產品的影響力。一般來說,消費者多是根據產品的質量來判斷這個企業的品牌,所以并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來具體鑒別,其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包裝上的標識來鑒別。如果在英譯過程中將茶產品和我國的茶文化相結合,就能夠將我國茶文化內涵表達出來,營造特殊的氛圍,從而吸引消費者注意,促進茶產品貿易發展。

1.3 茶產品英譯不符合消費者語言習慣和審美理念

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消費者喜歡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感覺也是來自對產品信息的識別。當前很多企業對茶產品的英譯不恰當,或者是英譯結果與消費者的語言習慣和審美理念不相符,就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茶產品貿易自然會受到影響比如說龍在我國是吉祥的象征,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但在西方卻是邪惡的代表,兩種文化理念有天壤之別。因此,如果翻譯龍井茶時將“龍”翻譯出來就會引起西方消費者的厭惡,自然就沒有購買欲望了。

2 茶產品英譯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只是字面翻譯,忽視了文化差異

語言被視作是民族文化載體,而翻譯只是從解碼到編碼的一個過程,所以翻譯的過程被看作是文化移植。正因為如此,在英譯茶產品的過程中要重視文化傳遞。但是,許多茶企業在英譯一些品牌、商標的時候并沒有考慮中西文化的差異性,只是采用簡單的翻譯字面意思。這不僅不能準確表達產品的內涵,還很可能出現嚴重的錯誤,使得茶產品銷售受到影響。

2.2 翻譯策略不當導致消費者難以認可

一般來說,茶產品英譯主要有自譯和意譯兩種類型。自譯還包括音譯,也就是將漢語拼音放到一些英文標識中。在茶產品英譯中,因為很多茶品牌都是直接用的地名、山名或者是一些歷史典故,特色鮮明。但這些名詞在英文語言體系中很難找到對應的表達,所以經常會采用音譯的方式來翻譯,從而力求保留原來的意思。這種英譯方式相對其他方式形式上很簡單,而且能夠體現出我國的特色,但這種英譯方式很難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所以導致茶產品在國際競爭中不力。

3 改進茶產品英譯的策略

3.1 重視中西方文化差異,避免使用有爭議詞匯

我國茶企業在英譯茶產品過程中,因為沒有考慮中西方文化差異,所以在使用具體詞匯時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說在翻譯過程中出現消極詞匯,就會對翻譯的茶產品造成負面影響。有學者曾經指出,翻譯者所處理的看似只是對個別詞句的翻譯,但實際上是涉及到兩種文化。茶產品的商標、品牌可以看作是是茶企業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也體現了企業全體員工的企盼。中國要想在更廣范圍內推廣茶文化,茶產品貿易無疑是可行之法,而貿易則涉及到對茶產品商標、品牌的翻譯。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兩種文化的差異,要將我國禪文化的內涵及企業內涵朱雀表達出來。所以要選擇適當的翻譯方式,還要選用積極準確、合適的詞匯,促使消費者在接觸到茶產品信息時就能夠引起聯想,給消費者好印象,使得茶產品在國際市場更受歡迎,增加市場占有率。

3.2 重視翻譯方法選擇,保證簡單明了

英譯的主要目的在保證原來意思的基礎之上使外國消費者能夠更容易讀懂、記憶茶產品的品牌和商標信息,了解茶產品的功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印象,達到完美的結果。如果翻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使用一些生僻、晦澀難懂的詞匯,導致消費者第一眼看到就產生難以理解的想法,那茶產品自然很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消費者就會將目光轉向其他產品,原產品銷售就會失敗。

3.3 組建專業翻譯團隊,樹立良好的茶產品形象

茶產品要保證在同類產品中能夠脫穎而出,除了產品本身質量過硬、包裝優良之外,還必須要有讓人熟知的品牌形象,這關乎到產品生存發展。針對目前存在的翻譯問題,相關部門和茶企業應該積極組建專門的翻譯團隊,還要聘請一些優秀的翻譯人才來幫助、指導茶產品的翻譯工作,保證茶產品的翻譯富有美感和神韻,從而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動茶產業的發展,也推廣了茶文化的傳播范圍。

3.4 靈活使用翻譯方法

茶產品品牌、商標很多翻譯都涉及到具體的產地,還有考慮茶產品的顏色、形態、歷史典故、效能、分類等方面。因此,對這些茶產品的翻譯不能簡單從字面意思著手,還要綜合考慮多方因素。靈活翻譯。一般有三種翻譯方法,即直譯法、音譯法和意譯法。對一些沒有特殊含義的茶產品可以采用直譯法,但對有特殊含義的比如“女媧茶”這樣的則可以采用音譯法,還有諸如“安吉白茶”這樣的則可以依照具體別類采用意譯法。但這些翻譯方法并不能解決茶產品命令難的問題,因為很多茶產品的名字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要理解這些內涵,則可以采用注釋翻譯法,也就是先采用上文講的三種方法之一進行翻譯后,再通過添加注釋來闡述茶產品特性。利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兩者之間互相補充,從而將茶產品的內涵表達出來。

4 結束語

經濟全球化是我國和其他國家聯系更加緊密,貿易往來更多。茶產品是我國同其他國家開展貿易的重要商品,但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加上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在翻譯茶產品的品牌、商標的時候很容出現一些錯誤,因為這些翻譯錯誤給貿易帶來不便。因此,相關部門和茶企業要重視翻譯策略,要立足中西方文化差異,保證茶產品的翻譯準確無誤,從而推動茶產品銷售,也有利于茶文化推廣。

[1]劉松梅我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界,2015(5):282-283.

[2]翟玉強地理標志產品的文化內涵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4):124-126.

猜你喜歡
英譯茶文化內涵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內涵
摘要英譯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挖掘習題的內涵
內涵漫畫
話語分析角度看公示語的英譯及翻譯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