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視野下梧州智慧旅游開發發展策略

2018-01-19 21:27黨偉祺
福建茶葉 2018年10期
關鍵詞:梧州市梧州茶文化

黨偉祺

(梧州學院,廣西梧州 543002)

1 智慧旅游和梧州市茶文化概述

1.1 何謂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這一概念早已出現,并日益流行開來,受到全球各界的接受和歡迎。然而,對于智慧旅游的科學涵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但其定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深度應用于旅游行業的一種市場行為模式,這種應用體現在旅游業的資源調配、行政管理、科學決策、產品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服務提供和調整等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說,智慧旅游是一個新事物。在智慧旅游形態下,游客可以借助相對發達的信息通信技術,便捷地了解旅游信息,提前體驗旅游產品,享受一體化的旅游設施,通過一系列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在短時間內掌握全部的旅游信息,并根據自身感受來調整下一步的旅游計劃。

1.2 梧州市茶文化

從唐朝開始,廣西梧州的六堡茶就開始逐漸走向歷史舞臺,時至今日,已經形成了別具一格、獨具特色的茶文化,成為梧州市寶貴的財富。從地理環境來說,梧州轄區內土地非常肥沃,大部分土質比較疏松,土壤中的礦物質含量較高,再加上廣西梧州多雨的特點,這為六堡茶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同時,梧州市的茶葉種植更為看重綠色元素,拒絕農藥,雖然很多茶樹因此生了蟲,但能夠出產安全、優質、無公害的茶葉,從而享譽國內外。在采茶和制茶上,梧州市始終使用人力,絕不使用機械,更好地保留了茶葉中的清香。在此基礎上,梧州市逐步形成了側重于綠色、安全、養生的茶文化,梧州人也養成了喝茶、品茶的習慣,包括早間茶、上午茶和晚間茶。

2 茶文化視野下梧州智慧旅游開發發展面臨的問題

總的來說,梧州市近幾年的茶文化旅游事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由于梧州市在智慧旅游建設方面起點低、速度慢,要想在茶文化旅游項目上達到較高的智慧旅游水平,還需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2.1 茶文化旅游經營模式落后

智慧旅游時代的到來以及中國旅游者的日漸成熟,自主選擇意識加強,個性化需求明顯,使得茶文化旅游市場的散客化現象呈現上升趨勢。借助智慧旅游強大的資源整合和資源共享功能,自駕游、自由行旅客可隨時使用手機移動終端進行導航定位,查詢客流量情況、目的地天氣情況、景區景點情況等信息,旅行變得更加自主,獨立,自駕游和自由行游客增加,導致傳統茶文化旅游企業的經營受到巨大沖擊。另一方面,與茶文化旅游項目緊密相關的酒店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餐飲業布局分散,檔次不高,以六煲茶為主題的旅游商品創新力度不足,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極大地制約了茶文化智慧旅游的創新發展。因此,加快茶文化旅游企業向智慧型旅游企業轉型升級,是梧州茶文化旅游業的必然發展方向。

2.2 茶文化旅游設施和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在智慧旅游時代,一系列基于定位服務的應用——地圖導航、團購優惠、用戶評價等,能夠為旅游者提供極大的方便,旅游服務效率和旅游服務質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旅游者只需要一個普通的智能手機,便可快速、方便地了解、訂購交通、景區、住宿、餐飲、娛樂等各類旅游服務,從中可以看出,旅游者更加注重各類旅游服務配套設施的質量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對此,以2014年“智慧旅游年”為契機,梧州市開始著手茶文化旅游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梧州市旅游局與廣州市鼎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智慧旅游項目合作協議,并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賬號、微網站、旅游手機APP等移動互聯網平臺,實時地為游客提供梧州茶文化旅游的相關信息。但是,不可否認,由于梧州是廣西東南部的一個山區小城,交通不便,經濟落后,長期以來全市總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總量小,自身財力有限,引資規模小,茶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都不夠完善,數字化水平和大城市之間還有較大差距。

2.3 茶文化智慧旅游人才缺乏

任何事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發展好智慧旅游更是如此,它離不開一支專業的高素質骨干人才隊伍。對于我國現有的智慧旅游人才數量,《中國旅游業“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為我們提供了比較精準的數據:11490萬人。在這一龐大的職業群體中,間接從業人員為9750萬人,直接從業人員數量稍低,為1740萬人[2]。然而,具體到廣西梧州市,旅游人才尤其是智慧旅游人才的數量已經不能適應茶文化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眾所周知,茶文化“智慧旅游”是一個全新的范疇,目前梧州本地高校也還未有智慧旅游方面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嚴重制約了茶文化智慧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因此,為適應茶文化智慧旅游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和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至關重要。

3 茶文化視野下梧州智慧旅游開發發展的可行策略

3.1 創新茶文化智慧旅游經營模式

在智慧旅游時代,旅游者擁有全新的移動旅行生活方式,可以直接在智能手機客戶端上完成所有的旅行攻略和路線制定,茶文化旅游企業應以此為契機,在推出相應的信息提供、問題咨詢、預訂酒店、代購票務等基礎服務上,及時推出滿足旅游者個性化需要的茶文化旅游產品。同時,茶文化旅游企業還要對照智慧旅游的特點,變革傳統低效的營銷模式,積極引入包括大數據在內的一系列現代信息技術,積極嘗試現代化的數據分析處理手段,以期為茶文化旅游企業的決策、管理等提供極為關鍵的信息資源,從而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提高游客滿意度。正基于此,茶文化旅游企業之間要盡快達成認識上的共識:必須盡快適應智慧旅游發展的形勢,積極探索創新策略,慘痛教訓已經表明,固守傳統的線下經營模式已不再適合新趨勢的要求,線上線下共同發展才能打開雙贏的局面。對此,梧州市的茶文化旅游企業應充分利用智慧旅游技術,為旅游者提供隨時隨地的預訂服務和線下咨詢服務,確保游客無需親自到店咨詢洽談,讓茶文化旅游變得更簡單、更方便、更舒適。

3.2 加強茶文化智慧旅游相關設施建設

發展茶文化智慧旅游,首先要完善移動智能終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議由政府牽頭,聯合移動、聯通、電信等各大網絡運營商,加快基站建設,重點提高數據網絡覆蓋和網絡速度,逐步建設覆蓋全市的移動數據網絡??陀^而言,茶文化智慧旅游的實現,需要管理數字化、服務智能化、營銷精準化、經營電商化。在具體推進實施的過程中,所涉及主體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逐個建立健全相關的軟硬件設施,要精準把握智慧旅游所要服務的主體人群,要緊盯科技前沿,超前開發、推廣最新的操作軟件,要為現在的和潛在的游客打造最便捷、最舒適的服務。另一方面,要突破當前茶文化智慧旅游建設的瓶頸,構建跨平臺整合應用的“全媒矩陣”以實現大整合,構建從權利產品到“云端共享”的平臺以實現大共享,打通直達旅游人群的“超級入口”以實現大聯動,以輕量級的產品應用推進“全域普及”以實現小應用。

3.3 打造茶文化智慧旅游骨干人才隊伍

茶文化智慧旅游的發展涉及到旅游網站的建設、旅游學、管理學、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相關人員不但要熟悉旅游行業,具備相關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計算機能力、電子商務知識[3]。傳統生意互聯網化,已經是無法回避的趨勢。但是,梧州部分人士對茶文化智慧旅游的認知和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他們沒有抓住智慧旅游的核心和本質,所以在具體操作上就難以找到最為有效的方法,旅游開發效果不夠理想。種種不當措施,嚴重妨礙了梧州市茶文化智慧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社會各行各業、旅游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等企業當中普及茶文化智慧旅游的基本知識。梧州學院、梧州職業學院等相關院校應加大對茶文化智慧旅游人才的培養力度,開設智慧旅游的相關課程,積極推動政府、旅游企業、學校和信息技術研究機構相互之間的人才培養合作,普及信息化知識,普及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知識,提高全社會的信息技術技能,推進茶文化智慧旅游的人才隊伍建設。

猜你喜歡
梧州市梧州茶文化
梧州市第八中學 勤奮創新 潤心立德
梧州市第十五中學 三好學園 平安樂園 美麗花園
中共梧州城工委
梧州市房價運行和減少金融杠桿的思考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梧州市留用地工作調研報告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梧州工人運動的急先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