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主題園林的營造模式探討

2018-01-19 21:27李方殷劉雅莉
福建茶葉 2018年10期
關鍵詞:茶園營造茶文化

李方殷,劉雅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 咸陽 712100)

傳統性園林分為自然風景與構筑藝術物,其根本意義是美化城市環境、弘揚文化內容?;诓栉幕黝}園林視閾下,其文化內涵就是我國傳統茶文化??墒聦嵣?,大多茶文化主題園林關于主義和文化的表達,顯得不自然、不貼切,也失去了獨有特色,以致于茶文化主題園林失去原有意義。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茶文化主題園林是弘揚、傳承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園林營造要與“茶文化”相貼近,同時也要層次性地貼近“茶文化”主題。目前,我國園林營造過于強調主題元素,一般會摻入各種風情文化主題,雖然為游客帶來視覺享受,可是卻忽略了精神層面,使人唏噓?;诖?,茶文化主題園林營造需要遵循基本原則,在側重園林美學審美需求的前提下,也要彰顯“主題和茶文化”的表達,關乎精神享受。

1 茶文化概述

1.1 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是指以茶作為依托,而孕育出的價值理念與審美情趣,伴隨著我國傳統禪文化的歷史發展孕育出豐富的內涵。其分為茶的歷史、茶的生產、茶具、茶道、茶藝等等。

1.2 茶文化的特性

1.2.1 社會性

我國茶文化有著深遠歷史,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茶文化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角落。而各個社會階層,關于茶的需求與偏愛基本都是相同的,不同點則在于品茶習性與審美情趣方面,上流社會人士更傾向于品茶的閑適,而老百姓則看重茶的實用性,由此可知茶文化極具社會性。

1.2.2 民族性

我國由56個民族組成,每個民族都偏愛品茶。茶文化最早起源自我國巴蜀族人,經歷發展又形成了以漢族茶文化作為核心的中國茶文化,從而廣為傳播,也產生了白族三道茶、蒙古族奶茶等,兼具各民族習俗的茶文化。雖然各民族的茶俗有著不同種形式,可是以茶表敬意等相關內涵又是相通的、統一的?;谌虿栉幕暯?,我國茶文化、日本茶道以及英國下午茶等等,都體現著各國的歷史文化個性、民族性。

1.2.3 地域性

正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地域遼闊,人口基數大,同時受民族習俗、生活習性以及地理氣候等要素的深遠影響,就會展現出地域性。例如,關于烹茶的方法就分為煮茶、點茶與泡茶;喝茶形式又分為品茶、吃茶等,而且不同地域的品茶口味也千差萬別。如南方人比較偏愛綠茶,而北方人鐘情于花茶,西方國家比較青睞紅茶等。

1.2.4 傳承性

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茶文化兼具的社會性、民族性以及地域性,也直接決定我國茶文化蘊含著傳承性,是中華民族文化延續、弘揚與發展的載體。

2 茶文化主題園林營造的基本原則

2.1 因地制宜原則

我國茶文化與道家、儒家思想有著深厚的緣由,而且道家思想對茶文化的形成發揮啟蒙作用。道家的“道法自然”與“植根自然為本”的茶道精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蘊含著茶文化的主題園林需要把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入,同時加以表現。造園之時,“因憑就勢”、“隨勢造景”的手法作為道家“道法自然”、“順物自然”與“合于自然”的直接體現,“因”和“隨”與園林是最適宜的。

因地制宜原則,首先就是結合茶文化主題園林場地的地形、地貌與水系等有關條件,科學、合理布置。對此,茶文化主題園林設計者需要結合場地合理劃分區域,根據實際需求完成場地的適當改造,盡全力保留自然之趣,實現與自然生態的友好共處。關于園林茶樹品種與觀賞類植物種類的選擇,也需要以氣候、環境等有關要素為參考,挑選適宜的植物種類,必須適地適樹。此外,因地制宜原則也體現于茶文化主題園林選址方面,不僅要保證相地合宜,還要關注園林內自然條件,深入分析周邊風景資源與人文資源,以為茶園增添色彩。

2.2 生態性原則

茶文化主題園林應建設于優美、清雅的自然環境之中。因此,需要保護茶園生態環境、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為茶樹的生長創造優質環境,盡可能保留茶園原始、自然風貌。貫徹生態性原則,首先應該對茶文化主題園林的自然環境與生物資源進行有效保護,以原有自然資源作為根基合理利用,園林規劃時要嚴格貫徹“生態學理論”,制定與茶樹生長環境相適宜的衡量標準,深挖植物群落具備的自然環境調節能力,借助生物間、生物與非生物間存有的生態關系,有效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性與穩定性。例如,茶園植物綠化的配置方面,需要種植生態防護林,創建多樣性、多層次的茶文化主題園林。此外,關于茶文化主題園林的污染治理,需要通過不同手段最大程度上減小噪音,對于生活垃圾應該集中式處理,建設污水處理系統等。切實維護茶文化主題園林的生態環境。

2.3 特色性原則

基于茶文化主題園林環境之中,可以欣賞茶園自然美景,也能體會、感受茶文化氣息,延伸視野、拓展知識,為欣賞者帶來物質與精神雙重享受?;诖?,為能升華此種體驗,茶文化主題園林就要獨具特色,而特色的營造就是茶文化與園林景觀的融合。貫徹特色性原則,是指茶文化與園林景觀元素的有效融合,以弘揚、傳承當地茶文化特色作為出發點,完成茶園景觀的營造。茶文化作為茶文化主題園林的核心元素,其表現形式應體現于物質與精神層面。物質層面是指通過物品形態表現,例如茶歌、茶具以及茶雕塑等等,以文化藝術形態表現,例如茶藝、茶戲等等,以體驗形態表現,例如采茶、制茶等等;精神層面是指茶道、茶俗等有關的修身養性、怡情的心態。物質與精神層面是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也是要同步實現的。當然,茶園文化要素也包含宗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此類文化與茶文化并不矛盾、沖突,是茶文化主題園林營造中可選用的文化資源。同時,此類文化極具地域性,一般需要提煉文化內涵,然后尋找最佳的承載景觀方式。例如茶文化主題園林中,寺廟體現佛教“悟”的精神和茶道“和、靜、怡、真”的精神,以茶禮觀摩、吃齋禮佛、誦讀經文、茶禪養生、茶禪研修、茶禪碑文等形式向游客展現,帶動游客體驗,體現“茶禪一味”的精神。

3 茶文化主題園林的營造形式與方法

3.1 自然景觀的營造

第一,是水景要素營造。正所謂“水乃茶之母”,由此水、茶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的,所以水晶要素是茶文化主題園林必不可少的。由水衍生出的景觀形態是千差萬別,既可以是一條小溪,也能是一片湖泊,具體水景營造應該結合茶園水資源實際情況而定。一般,茶園水景的表現要通過人工載體,例如井臺、茶具等完成表現,主要詮釋茶文化蘊含的韻味與茶水交融的衍生的意境。比如,江蘇省茶博園中“天下第一壺”。此外,還可把水體流線營造成蜿蜒曲折的形態,還可引水制造高差,從而形成噴泉、瀑布等藝術效果。水景的營造為茶園景觀增添了靈性,也渲染一種流水音效聽覺盛宴,為游者帶來感官享受。第二,植物要素營造。茶文化主題園林可以選擇的植物種類,既包含常規的園林造景植物,還包含了茶樹,所以關于植物搭配方面,與普通園林是不同的。茶文化主題園林植物搭配,可分成茶田種植區域與游憩欣賞區域。其中茶田種植區域,關于茶樹品種的資源,需要進行有目的性搜集與種植,如果條件比較優越,可以構建茶品種資源圃,從而為茶樹新品種的科學選育提供有力支撐。根據品種茶樹可以分為喬木、小喬木與灌木,需要結合各種茶樹的樹形科學挑選種植形式,采用不同高度合理搭配,實現互補種植,同時以某種間距完成茶樹與經濟林的套種,打造復合性茶田生態系統。

3.2 人工景觀的營造

茶文化主題園林的營造形式十分豐富,依照不同的功能、景點分布可營造不同的形式,例如茶園中的民用建筑與建筑小品等等。關于建筑小品的營造,需要側重各種類型建筑小品形式和風格的完整性,而建筑小品一般都是茶文化主題園林的標志性景觀,因此建筑小品的表現要與茶文化園林的主題保持一致性、協調性。其中,民用建筑的營造要以體現當地的傳統民族民俗特色的建筑作為主題,需要彰顯出農家鄉土氣息,例如江浙一帶民居,大多采用白墻黑瓦形式,蘊含著濃厚的江南人家韻味。而建筑小品的營造,例如雕塑、景墻以及文化墻等有關構筑物,必須保證裝飾、內容方面與茶文化的有效銜接,應該表現出與茶文化緊密相關的內容,如與茶有關的典故、詩詞、文化知識等,使茶文化主題園林富有文化性與趣味性。除此之外,燈具、指示牌與燈具等相關建筑小品等,則要展現更多的功能,人工景觀的營造需要強調風格樣式,也要與周邊環境相適宜、相協調。

3.3 人文景觀的營造

人文景觀,也就是指文化景觀,其是為滿足民眾的物質、精神需要而存在的,是基于自然景觀前提下,融合文化而生成的景觀。人文景觀可分為宗教文化、小鎮村落、民俗文化等等。而茶文化主題園林的景觀營造就是以茶文化作為核心。由于文化是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因而需借助景觀實體進行表達與呈現。

3.3.1 茶文化景觀的塑造

以茶文化作為主題的園林景觀營造,需要以茶文化的內涵作為著手點,茶文化的內涵分為物質文化、行為文化以及心態文化等方面。物質文化是指與茶葉生產有關的活動形式,例如采茶、制茶、論茶等,同時品茶過程中使用的茶具、吟唱的茶詩歌賦等,也屬于物質文化。而物質文化作為茶文化主題園林景觀的一種表現形式,例如建立茶博館、文化墻以及茶葉品種資源圃等,這些都是茶文化景觀表現的形式。行為文化是指茶葉生產消費中約定的行為模式,一般是以茶禮、茶藝等方式體現,例如以茶待客、以茶祭祀等。茶文化主題園林中行為文化大多是融合地域民族與茶文化進行表現的,例如茶園不定期承辦茶文化節,全面呈現當地的茶風茶俗,而且茶室內也可建立各個地域風味的茶飲、茶藝等。心態文化是指茶葉孕育的價值理念、審美趣味以及思維方式等有關的主觀非物質因素,歸類茶文化哲學范疇下的精神內容,例如茶德與茶道。心態文化表達的是茶文化蘊含著的儒家、道家、釋家精神思想,以及一種為人處世的品性與心境,置身于茶文化主題園林可體會恬靜之美,引導游客自覺去感受、鑒賞。

3.3.2 地域文化景觀的塑造

各個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條件成就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茶文化主題園林中地域文化的體現,主要在于地域風俗習性、宗教信仰以及民間藝術等。以茶文化作為主題的園林關于地域文化景觀的塑造,應該深挖當地民俗民風文化優勢與特質資源,然后予以歸類、提煉,融入于實體景觀之內,例如建立民俗文化館,選擇多媒體+實物的形式表現當地民俗文化,借助生動、形象的表達,讓游客真實的感受地域文化內涵。對于地域文化的開發和使用,并非是單純的實物表現,還需要保證特色內涵和形式的一致性、統一性,這既是人文景觀塑造的重點,也是難點,因而必須認真探索、深入研究。人文景觀的類型與內容各種各樣,可選擇不同的形式進行呈現,以滿足游客觀賞、體驗和科普的需要,一般有實物展示與模型展示以及游客體驗等形式。

4 結語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兩大部分,茶文化、園林文化的融合已成為新趨勢。建設以茶文化作為主題的園林,可拉近茶文化、園林文化、地域文化以及經濟等之間的縱向聯系,是促進地域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渠道。為能推進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偉大復興,興建極具地域特色的經濟產業,以茶文化作為主題的園林塑造,需要合理、科學的引入茶產品、茶文化以及茶藝表演等等,由此不僅可以滿足民眾的物質、精神需求。還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和進步,實現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诖?,本文通過對茶文化內涵的分析,解讀茶文化主題園林塑造的基本原則,重點研究茶文化主題園林的營造形式與方法,期望能為茶文化與園林文化的發展帶來實質性作用。

猜你喜歡
茶園營造茶文化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2021年山西將完成營造林26.67萬公頃(400萬畝)
田園養生景觀營造探討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園飄香
茶文化的“辦案經”
周寧生態茶園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紅六軍團威震茶園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