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西茶文化差異下的援外培訓跨文化交際

2018-01-19 21:27鄭竹娟
福建茶葉 2018年10期
關鍵詞:援外中西茶文化

鄭竹娟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800)

引言

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異之下的援外培訓,形式與內涵會更加豐富,能夠為國家培養更多的跨文化交際人才。茶文化源于中國,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也十分巨大,在茶文化差異下跨文化交際雙方更加容易理解和溝通,下文就針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

1 中西茶文化的具體差異分析

1.1 中西茶文化差異

茶文化體系凝聚了世界性文化元素,因此,其不僅是文化理念的應用與體現,更是對整個文化體系的完善。通過對中西茶文化體系具體理念的分析比較,可感受不同茶文化體系間的差異性。茶文化體系中存在中西方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文化根源上存在差距,因此,了解應用中西茶文化的基礎便是對其文化根源進行認知,在此基礎上利用全新的價值理念,以融入性的觀點感知茶文化,才能更好地實現茶文化的傳遞。

世界文化體系中,中西茶文化體系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其文化根源、文化理念、文化氛圍的差異性,使得中西茶文化存在不同性與特殊性,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探究中西文化的差異性,才能保證茶文化體系應用的準確性。

中西茶文化體系,獨具內涵理念與價值元素,因此,通過對其價值理念的分析,可全面的理解文化體系的差異。將文化理念日入理解茶文化體系中,可通過感受飲茶習慣、茶葉種類等充分了解文化體系的主要內容,對不同茶葉體系的差異進行感悟。在中西產文化體系中,不僅是理念的差異性,更是價值管理、價值理論的特殊性,因此利用文化理念中不同元素的對比與分析,能夠促使體驗者感受茶文化體系中的綜合內涵與價值差異。由此可見,對于中西茶文化的比較,是從價值理念與文化理念雙管齊下感受茶文化體系的差異性。

1.2 中西茶文化特征分析

1.2.1 中國茶文化

中國文化中對茶文化的記載源于神農氏時代,茶葉有健身治病之功效,隨后不斷向更大的舞臺發展,經歷了漢代、唐代的鼎盛時期后,逐步走進百姓生活當中,并向國外傳播,深受國內外好評。與此同時,唐詩宋詞中文人騷客常以茶自居,抒情達意,不僅用茶文化元素贊美生活,同時以茶文化抒情言志。加速了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到了現代生活中,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茶文化在時代的發展中與時俱進,不斷的具有開放性、時代性、包容性,成為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調劑。

1.2.2 西方茶文化

西方茶葉的歷史可追溯到17世界中期,隨著環球貿易的發展,茶葉由中國向外輸送,由英國商人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將茶葉傳入西方,在傳播的過程中,不斷與西方古典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西方獨特韻味的茶文化體系。在早期的西方茶文化史中,其流行于皇室成員中,作為間餐用于填飽肚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式花樣越來越豐富,并深受西方人的喜愛與重視。隨后,其不僅局限于在皇室中流傳,百姓也效仿飲用下午茶,加速其傳播與發展。西方茶文化中飲茶往往要伴隨飲用小食,但這也有喧賓奪主的嫌疑,使茶喪失本真味道。

1.2.3 兩種文化間差異原因分析

導致中西茶文化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是,國家間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歷史背景、文化習俗、生活理念等,因此,國家間對于健康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中國人普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三餐要適時飲用、餐食要定量飲用,飲茶也要先苦后甜,感受其由入口但后化的味覺變化,并且需要清雅閑適的飲茶環境。而在西方文化中普遍認為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的正餐,因此,會有簡單的下午茶以備充饑解渴,此外其偏愛飲用甜食,常往下午茶中添加牛奶、糖等佐料用以豐富飲茶口感。由此可見,中西方文化具有明顯的差異,其茶文化也各具特色。除此之外,茶文化發展還會受到地域特點、宗教特征、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2 以援外培訓為契機,推動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

2.1 通過優化課程,構筑茶文化基礎

設置科學合理的茶文化培訓課程,幫助援外學員深層的理解中國茶文化體系。以外國學員的實際需求為培訓課程設置的主要依據,使其滿足外國學員的認知規律,符合其對中國茶文化的學習理論要求。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師、科學編寫教材、妥善安排課程,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使得茶文化課茶滿足援外學員的學習特點,實現預期傳播目標,實現教學目的。如,對不同專業的學員安排不同的重點課程,合理配設基礎課程、種植課程、制作課程、檢驗課程等,與此同時可開展配套的茶文化體驗活動,如“茶與剪紙”、“茶與旅游”、“茶與民俗”等等。

在開展茶文化培訓課程時,以教學課程為中心,開展理論課程、技能課程、體驗交流課程、參觀考察體驗等,按照合理的配比,妥善分配不同課程的培訓時間,實現交叉練習,相互促進。在教學講課時,可由專業的講師、技師講解作為主,參觀典型企業為輔,強化培訓課程的實際效果。充分調動各項資源促進師生交流,設置興趣課程強化教學效果。組織學員通過參觀體驗、操作活動等感受茶文化。

2.2 有計劃的組織考察,開闊學員眼界

為了豐富學員的見識,拓展其對茶文化知識的了解度,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組織考察,此時需要精心設計組織,使學員在有效的考察期限內收獲多元化的茶文化信息,增強其對茶文化的認知了解。

對此可以做到:第一,選擇茶文化濃厚、具有代表意義、亮點顯著的區域及企業作為主要的考察對象,如武夷山、云南普洱、廣東潮汕、湖北三峽等。組織學員考察云南普洱時,可通過“茶馬古道”、“茶葉加工”“野生茶樹”等,使學員感受到當地特色,增加其對茶文化的感悟。第二,組織考察活動時,可與茶文化活動、地域茶文化習俗相結合,以此增加援外學員對茶文化事例的體驗,使其在有限的培訓時間內,接觸更多樣化的文化形式,感受更深層的茶文化。通過將考察活動與茶文化習俗、當地茶文化活動的結合,使學員在濃厚的茶文化氛圍中以輕松愉悅的心情,理解認知深層茶文化。第三,到規?;?、特色化、品牌化的茶企業中進行考察,利用品牌的感知力、說服力,加強茶文化的交流促進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化發展。

2.3 注重營造文化氛圍,加深外國學員體驗

對此可建造品牌文化基地與體驗地,組建硬件設施齊全、軟件設施完善的活動區,如茶博會體驗區、茶服務區等。對區域內的豐富茶文化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精心安排與設計,為援外班學員提供茶文化濃厚的環境,使其日常學習中耳濡目染,感受茶文化氛圍,體驗茶文化活動。

如組織學員參加體驗茶藝活動,在品茶的過程中感受美學與藝術價值,進而提升對茶文化的鑒賞能力;舉辦多樣化的茶文化交流活動,促使援外學員在多樣式的活動中感受茶文化氛圍,進行多層面的交流溝通;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由外援許愿參加茶樹種植活動,并以所屬國家、學員姓名為標牌,增加其對茶文化的印象。組織外援學員書寫茶文化體驗日記,記錄茶文化活動的照片等,使學員在生活的處處場景中都感受到茶文化氛圍,吸引學員主動參與茶文化活動;精心準備認真安排結課晚會,加強茶文化交流的延伸價值。

2.4 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茶文化傳播的持續發展

以現代科技發展為平臺,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世界各地的信息進行匯聚。不斷彰顯出平臺的信息傳遞性、資源共享性、文化溝通性,并將其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梢詫υ谛T馍M行專業課程培訓,同時為學生提供交流平臺,使其通過茶文化交流平臺,不斷的參加校內外茶文化主題活動,加強與外國學員的聯系,組織外國學員參見茶組織活動、體驗茶企工作等,通過交流平臺,促進茶文化的可持續出傳播。

結束語

本文從兩個方面對茶文化差異下的援外培訓跨文化交流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茶文化差異內容,接著對茶文化外援培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通過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猜你喜歡
援外中西茶文化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援外醫療隊派員單位的人文管理與服務模式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雙棲”畫家孫志純 行走風景 融會中西
“一帶一路”倡議與對外援助制度之完善
中西藥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