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談小學作文教學

2018-01-19 07:37達玉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練筆小學作文興趣

達玉霞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作文能力則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它在義務教育階段地位尤為重要。它是學生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道德品質、意志品格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其中,作文興趣的激發、聯系生活和勤于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作文;興趣;生活;練筆

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聯系我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興趣,建立自信,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作文教學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解決學生“想寫”的問題。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欲望、沖動和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么可寫。所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顯得尤為重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種多樣。

(1)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币虼俗魑慕虒W要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而我們要重視作文前的指導,極力反對那種作文前“無所作為”,而臨到“寫”時才嘮叨什么命題、中心、選材、構思之類。

(2)不要輕易規定作文命題,束縛兒童的個性。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會形成兒童寫作能創造出他們眼中的繽紛的世界。作文是一種創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征,創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3)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生活世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如果把寫作活動當做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那么就會煥發出寫作的無窮的動力。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留個不停?!睂W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2.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在教學中我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每天堅持寫一篇觀察日記或一周完成2-3篇獨立完成的主題小作文。我則堅持每篇自己親手修改,以跟蹤學生學習情況和心理、生活狀況,目的在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時常開展課堂作文競賽,每堂競賽課都僅用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的時間開展一場氣氛熱烈,場面緊張的現場作文競賽,同學們提起筆就不得停下筆,一氣呵成,誰停下筆就被當場淘汰。在課上我和同學們都必須做到要么出口成章,要么出手成篇。

二、利用教材,聯系生活進行寫作指導

1.利用教材,聯系生活

“為有源頭活水來?!鄙钍菍懽鞯脑慈?,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要引導學生勇于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究。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例如:學生在勞動課上通過參加勞動,親身經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寫勞動課的作文,學生就能把在勞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真實、生動、感人,就能把勞動的激烈場面寫得真實具體。星期天學生參加了家里的收割麥子的勞動,有些學生就把他們的勞動經歷和感受寫進作文里,有寫勞動辛苦的,有寫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著實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孩子們突然長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真情實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無病呻吟,胡編亂造,假情假意,說空話,說大話。

其次教師要賞識、尊重學生的習作,讓學生敢于說真話。在作文中出現了說真話,表真情的內容,哪怕表現出了不積極的道德思想,或語言文字不規范的情況,教師都要指出表揚抒發真情實感的好苗頭,在肯定了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改正。

2.由“仿”到“創”的寫作過程

所謂“仿”,就是讓小學生依據范文的某些寫作方法進行仿效。模仿是一種社會性的心理現象,模仿榜樣是學習過程的重要部分,在兒童學習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謂“創”是指帶有創造性因素的獨立寫作。學生的“創”不是文學創作,只是在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自我創造而已。

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模仿從兩方面著手,一是選擇各種類型的范文;二是指導學生如何去模仿。選擇范文可以選擇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教學時教師既要結合課本內容講寫作知識,又要以課文為例,聯系學生作文實際講如何作文。二是可選同年級學生的優秀作文做范文,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還可以樹立學生作文的自信心。三是可選擇本班上學生寫得較好的作文做范文,這樣的范文對學生有親切感,既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又可以幫助差生提高作文能力。通過“仿”與“創”的作文教學,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助于發展他們的觀察、分析、想象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勤練筆

我是這樣激發學生的練筆興趣的:我們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我們的生活空間很大、很美;我們的生活很豐富,也很精彩,就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從我們身邊發現美,讓美的生活、美的時刻載入我們那一方“小天地”吧!這樣一來,我每天都能在學生的家庭作業本中看到一些精彩的句子,我便抽空在班里進行朗讀,供學生欣賞借鑒。寫得特別好的,我還讓其抄下來,貼到“學習園地”上或者讓其去投稿。這樣無形之中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不再把寫作文當成是一件苦差事。每星期,我還布置學生寫一篇小練筆,讓學生把這一周所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選擇一件印象最深的寫下來,日積月累,學生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寫出來的文章也越來越有新意,學生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引導學生采用這樣一種練筆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教師要引導學生立足與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每個人都會樂于作文,樂于表達, 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當做負擔去對待了。

參考文獻:

[1]許維華.淺論小學作文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24期

[2]鄧萬程,鄧萬星.小學作文教學的新思路[J].新課程(下).2014年06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練筆小學作文興趣
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新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