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感方法探索

2018-01-19 21:59賀玉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數感南瓜規律

賀玉林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使學生具有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能力,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這就明確地說明了培養學生數感的重要性。而作為新時代下的一名教師,怎樣在利用好課堂教學,培養好學生的數感,是一項重要而長期的任務。

什么是數感呢?數感就是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數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結構變量,它集中表現為,理解數的意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的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并對結果的合理解釋。具有良好數感的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有靈敏而強烈的感知能力,并能做出迅速而準確的反應。

那么,怎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好學生的數感呢?這是課堂改革中的一個新的重要的課題。我在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的這幾年,一直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數感。首先,數感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它需要長期的培養。其次,需要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更多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景,通過身邊的教材和豐富的實例,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和比較的活動中去感知和體驗。下面依據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談幾點具體的方法。

一、聯系實際生活,培養數感

數學源于實際生活,脫離了實際生活的數學,讓人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實際生活的模擬場景,比如我在教學圓角分的認識是,我就模擬一個文具超市,把學生分成四個人一個小組活動,選一人當售貨員,其余三人當顧客,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擬定的購物單去選購文具,學生就在實際場景中討論交流,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中體驗數感

新教學理念,提倡學生自主探索,在小組合作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自主探索,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因為只有通過自主探索出來的東西,才能了解深刻,運用自如,皮亞杰說:“兒童思維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智慧的宣花是開在手上的”。

因此培養學生的數感以及數學思維能力,離不開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比如我在數學,《比多少》這節內容時,我準備了許多教具,讓學生準備一些學具,如小紅花,三角片,小圖片等,我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導入,一人扮小白兔,一人扮小灰兔,小白兔搬了四個南瓜,小灰兔搬了三個南瓜,讓學生一一對應的貼好南瓜圖片,這樣就能上學生直觀地感受數的多少,再通過小組活動,在課桌上擺三角片,小圓片,學生在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索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三、探索數的規律,培養數感

通過特定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數學題目中的規律,找出共同的特點,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反應的靈敏度。長期引導,學生對數的感覺越來越靈敏。例如在教學《間隔排列找規律》這節內容時,我先設計一個有趣的故事情景導入,讓學生觀察分析手帕,兔子和蘑菇,籬笆和樹樁之間的關系。學生交流討論,從而找出其中的規律,學生在找規律時,同時讓學生動口,把發現的規律說出來,并歸納成兩種情況:一種是有頭無尾的情況怎么計算;一種是有頭有尾的情況怎樣計算。這樣學生在多次的實際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數感,很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思維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總之,數感的培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有長遠的影響。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應該在鉆研教學大綱與培育目標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并引入生活中場景來培育學生的數感,培訓學生科學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體會數學不僅僅是公式的機械記憶,而是一門有用,有趣的學科。endprint

猜你喜歡
數感南瓜規律
淺談構建數學模型,建立千以內數的數感
規律睡眠中醫有妙招
找規律 畫一畫 填一填
找排列規律
巧解規律
新理念下學生數感培養策略
巧估算 妙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