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產業發展模式探析

2018-01-19 11:46吳煒婭黃熙熙
南方企業家 2018年2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機構

吳煒婭 黃熙熙

摘 要:中國是當今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因此養老產業的發展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一直是以家庭養老為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節奏快,獨生子女數量增加,過去單一的家庭養老模式無法滿足養老市場需求。為了能夠提升我國養老產業發展水平,實現政府加速養老產業進程的計劃。本文對我國現存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進行論述、分析,并且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關鍵詞;養老產業;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養老產業主要模式

任何一種養老模式的出現都是由市場需求激發的,而影響養老模式的最終選擇的一個基礎因素就是老年人自己的意愿。從這一角度來講,養老模式的研究是了解養老產業的核心。目前,在我國主要存在三種養老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產業發展模式、以社區養老為依托的養老發展模式、養老機構發展模式。

現代居家養老產業發展模式

目前,居家養老模式依然是老年人的首選模式,這是我國傳統家庭觀念決定的,也是我國國情決定的。從傳統觀念來講,老年人都喜歡老有所依,希望老年能夠在子女身邊,在自己家中度過。從老年人生理條件來講,老年人身體素質較差,體能弱環境適應能力差,因此在他們熟悉的環境生活更利于其調養身體。在家庭中,老年人可以獲得家人的陪伴、關愛,可以從子女后代那里獲得更多的生活樂趣,對身體調養都大有益處。[1]具體來講,居家養老模式是指在一個社區或者是多個社區的聯合單位中,建立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養老中心,為那些居家老人提供專業的生活服務。比如,為居家老人提供餐食服務、家政服務、生活照看等。

現代居家養老產業主要有以下特點。首先,老年人可以在自己家中居住。其次,老年人在以社區為單位的服務中心中獲得生活服務。此外,老年人可以得到子女的照顧及關愛,進一步地得到精神滿足。隨著居家養老產業模式的不斷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形式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居家養老模式可以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主要有5種:養老中心工作人員或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上門生活服務;專業化家政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務;建立社區食堂,為居家老人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通過在社區內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為老年人提供便捷醫療服務;按照老年人需求,由專門配送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商品送上門服務。

社區養老產業發展模式

社區養老模式即社區托老所,簡單來講就是采取幼兒園式管理辦法,在社區內部,完善養老基礎設施,由專業工作人員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生活照顧。[2]深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都認為將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但是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差,難以自理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白天讓父母獨自在家具有一定風險,因此需要有社區托老所,讓父母可以在白天得到生活照顧。白天老年人可以在社區養老所得到生活照顧,保證安全,晚上可以回家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社區養老模式即可以減輕年輕人的養老壓力,還可以讓老年人享受家庭的溫暖,在滿足居民需求的同時還可以被社會觀念接受。

社區養老的主要特點是讓老年人生活在社區,由社區的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務。目前,社區養老模式主要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日間托老。這種服務模式的服務對象是身體較為健康,可以自理的老年人。對這種類型的老年人,服務中心只需要對其提供餐食、外出接送等簡單的生活照顧。在此基礎上對老年人的興趣愛好進行統計,并且劃分出不同的興趣小組,組織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第二種,日間照護。日漸照護的照顧對象是需要進行日常身體調理的慢性病人、剛出院的病人,這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顧的基礎上,還需要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以及復健照料。[3]第三種,日間照顧。日間照顧的對象是基本喪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需要有專人進行看護,大多是一對一的形式。不僅需要照顧其所有日常生活,還需要通過和家屬的溝通,給老年人制定出適合其身體恢復的鍛煉內容。第四種,喘息服務。這是一種短期的照顧形式,當家中的照顧者有事短期內無法照顧時,可以將家中老人暫時送到托管中心去。這種形式的照顧內容包括老年人的日常起居、情緒安撫以及簡單的醫療應急服務。

機構養老產業發展模式

養老機構是將老年人集中在一起,為其提供居住及生活照料的機構。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包括飲食起居、生活護理、衛生清潔、生活娛樂及健康管理。當前我國養老機構包含公立和民營兩種,民營機構以盈利為主,是私人投資;公立養老院是政府支持建立的,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因為公立養老院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費用較低。因為養老機構中的老年人是長期居住、集中生活的,因此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更為豐富。[4]除了提供飲食起居照料之外,還要建設老年超市,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此外,還需要建立一個專業的健康信息平臺,將所有入住老人的健康資料進行整理記錄,可以方便隨時查閱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為老年人提供跟蹤醫療服務。因為老年人要長期居住在養老機構中,因此還會提供專業的臨終關懷。

通常情況下,選擇進入老年機構的是一些生活無法自理,而且沒有家人對其貼身照顧的老年人。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可以生活自理的老年人選擇進入老年機構的只有19%,當老年人生活無法自理時,選擇進入養老機構的比例上升到43%。此外,有一部分經濟狀況較好、文化素質較高的老年人認為進入養老機構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而且生活也更加自由,也會主動選擇進入養老機構生活?,F代人的生活觀念不斷改變,有這種想法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有經濟能力又愿意進入養老機構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對養老機構的要求也不斷提升。

養老產業中現存問題分析

老齡人口不斷增加,養老產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經濟在變化,居民需求也在變化,因此養老產業中也出現了新的問題。目前,養老產業主要有發展規模小、產業結構單一、收費不合理等問題。

養老產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產業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養老服務這一概念在我國耳熟能詳,但是真正的養老企業數量少,養老服務經常是作為其它企業的衍生業務出現的,經營規模小。[5]沒有形成其特有的產業鏈,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與國外養老產業相比,我國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單一,產品單調。當前我國現存的養老產業主要有兩種服務形式,一種是和老年人居家配套的家政服務,另一種是傳統養老院。第一種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顧,服務內容少,且不能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服務。而傳統養老院大多數還停留在以居住、飲食、簡單就醫的單一形式上,無法滿足老年人對多元化服務的需求。

養老機構機構收費不合理,許多居民難以接受。在對北京市養老機構的調查中顯示,辦公養老機構的床位平均價格為1450元,如果再加上日??醋o、特殊護理等至少需要2000元一個月。有一些養老機構在5000元/月左右,甚至有收費過萬的養老機構。而老年人的平均退休工資不足3000元/月,因此老年人的退休金難以支撐養老機構費用。社區養老服務會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采取不同的收費標準,照顧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每個月收費3500元左右,而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費在5000元左右。這樣的收費標準超出了大多數居民的承受能力,為居民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

影響養老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政府方面原因。首先,政府優惠政策未能落實到位。雖然國家不斷地出臺養老優惠政策,但是養老機構分布在各個省市、縣區。當政策一步步落實到地方時,難免會在過程中有折扣,在最終的投入中優惠政策只剩下皮毛。此外,政府職能未能完全轉變。[6]目前,我國的養老機構多以公辦為主,政府沒有及時把養老產業的經營權轉化到社會機構中。政府的過度干預,造成了社會資源的不必要浪費,也阻礙了社會企業在養老產業中的正常競爭發展。

企業方面原因。目前,我國養老產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企業在這個產業中的市場定位不準確,直接影響了養老產業的發展。許多養老機構在進行產品制定時,沒有對居民的市場需求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比如,在養老模式的選擇上,直接按照以往經驗,不去調研居民新需求,因此制定的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需求,也不能夠根據居民需求的變化研發出新的養老產業模式。此外,由于養老產業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產業,許多企業為了快速占據市場份額,收錄的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素質。工作人員素質偏低,其面臨的工作任務重,為專業養老產業隊伍的形成造成嚴重阻礙。

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模式的建議

完善養老產業發展環境

任何一種養老產業發展模式的成功,都需要有一個完善的產業發展環境。養老產業發展環境主要包括養老產業基礎設施、養老產業工作人員素質、養老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等。養老產業基礎設施與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因此相關部門要對基礎設施嚴格報關,并且制定出一定的準則,任何一個養老機構都必須嚴格執行規定。[7]養老產業工作人員的素質決定了老年人接受的服務質量,而且一個產業能否長久發展深受工作人員質量影響,因此,一定要加強對養老產業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此外,政府要堅持對養老產業的優惠政策,并且對以往效果不好的政策進行調整,讓政策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產業環境。

積極開展新型養老產業發展模式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老年人對養老產業發展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一定要不斷研發適合居民需求的養老模式。首先,可以針對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老年人創建候鳥式養老模式。通俗點講,即老年人可以根據氣候變化選擇不同的生活環境。比如,北方城市的老人可以在冬天去三亞、昆明等南方城市養老。這種養老模式又可以分為兩種,異地居家養老和異地機構養老。這兩種模式都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可以滿足一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居家式養老可以帶動當地房地產行業發展,異地機構則對機構的地理環境、居住環境等要求都較高,但是這種養老模式可以實現老年人旅游養老的需求。不僅改變了老年人的生活環境,也極大地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其次,可以積極開展以醫養為核心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這種養老產業模式是為了能夠結合不同種類的養老服務,完善養老產業鏈,豐富養老產品種類,擴大養老產業規模。同樣的,這種養老產業發展模式也是為了適應居民需求,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生病的老年人希望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未生病的老年人希望可以防范于未然,以醫養為核心的養老產業模式恰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

結語

雖然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我國的養老產業發展在不斷取得進步,但是時代的發展也為養老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養老產業發展模式作為養老產業的核心,對養老產業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通過對我國當前養老產業發展模式的分析可知,如今我國的養老模式還存在不足,為了能夠滿足居民不斷變化的需求。政府、企業一定要共同努力,在完善養老產業發展環境的基礎上,不斷研發新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

(作者單位: 溫州商學院 )

【參考文獻】

[1]趙曼,呂國營.城鄉養老保障模式比較研究[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2]李新剛.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調查及對策分析——以青島市人和路社區為例[D].西南交通大學,2011.

[3]吳敏.基于需求與供給視角的機構養老服務發展現狀研究[D].山東大學 ,2011.

[4] 周步天 . 新時期我國城市老齡服務事業與產業發展研究述評 [J]. 淮海工學院學報,2013(05).

[5]趙毅博,姚興家.吉林省養老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S1).

[6]譚柯.常青國際集團 :引領未來養老旅游產業新方向[EB/OL].http://news.sina.com.cn,2016年07月19日.

[7]黎莉,陳棠,王玨.佛羅里達經驗對海南 “候鳥式 ”養老產業發展的啟示[J].科技和產業,2014(02).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機構
養老生活
居家信條
情防控常態化 居家防護不可少
注冊養老機構已超2.8萬家
養老更無憂了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