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探索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有效模式

2018-01-21 12:21李磊
吉林農業 2018年1期
關鍵詞:模式探索鄉村振興戰略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振興尤以教育先行。本文提出“農村家政職業教育”這一全新概念,并對其進行內涵解讀,從農村人口問題、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角度對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發展進行價值研判,并結合吉林省省情,從地域環境、教育環境、政策環境角度對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進行可行性分析,最終提出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模式探索

課題項目:吉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吉林省農村社區家政教育發展對策研究”(2016ZCY102)課題相關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 G72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1.059

家政學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是一門致力于提升人們家庭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應用性學科。其社會功能實現從宏觀的社會控制到微觀的居民食品健康無所不包。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如何推進農村家庭全面建設則顯得十分重要。吉林省位于我國東北部,全省農村人口1300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50%左右,與農村基礎設施等硬件環境建設相比,村民文化內涵素養提升更為重要,建設美麗鄉村不僅改變的是村容村貌,更應改變的是村民的精神面貌。而有效開展農村社區家政教育,則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

1 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內涵

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應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尚未出現在之前學術研究范圍內。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是一種涉及指導農村家庭生產與生活科學化的綜合性教育,應具有職業性和技術性特點。其研究范圍很廣,從宏觀上講,它研究農村家庭建設和家庭生活與社會發展諸多方面的聯系,研究社會應支持和改善農村家庭建設和家庭生活相關領域。從微觀上講,它研究農村家庭生活方式的優化及家庭建設質量的提升,研究家庭管理科學化的原則和方法,研究與家庭生活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包括為從事與家庭服務相關的職業或生產所需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一切有關家庭生活的安排和效率因素,既涉及物質文明,又涉及精神文明,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應用科學、管理科學、生活哲學、生活藝術和工藝等融于一體,成為對現代家庭生活綜合性、應用性教育綜合性的成人教育。

2 農村家政職業教育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價值研判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鄉村振興發展更需要家政職業教育的有效開展與推廣。目前,我國農村社會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農村人口問題、貧困問題、農村環境問題和保障問題。農村社會面臨的許多問題,其根源就在于農民整體素質不高、思想觀念落后。而家政職業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質,有利于農村居民樹立科學合理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從而直接或間接地促進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

2.1 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有助于解決農村人口難題

我國13多億人口中約有9億是農村人口,因此“三農”問題根本上就是解決農村人口問題。據相關數據表明,隨著二胎政策全面實行,二胎新生兒數量增長仍以農村居多,究其原因是農村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由于農村人口眾多所面臨的與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有限性矛盾仍然存在,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威脅仍然存在。鄉村振興首先應解決人的因素,通過家政職業教育,使他們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加速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轉移,盡早適應城市生活,完成城鎮融入過程。

2.2 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有助于實現精準扶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我國扶貧攻堅的新任務、新要求,從現在到2020年,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而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就是讓貧困地區村民掌握家庭科學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胺鲐毾确鲋恰薄爸呜毾戎斡蕖?,家政職業教育開展食品加工、烹飪等;面料和織物,服裝設計和縫紉制作、家庭編織、刺繡、手工藝服裝洗滌,美容等,既貼近于家庭生活實踐,又定位于職業技能準備,在農村成人教育中真正體現了精準教育。家政職業教育在促進扶貧、防止返貧方面作用是根本性、可持續性的,是最有效的精準扶貧。

2.3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有利于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兩山”關系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辯證關系?!凹词箤沓擎偦_到70%以上,還有四五億人在農村。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新農村建設就是要注重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記得住鄉愁,留得住綠水青山。農村社區家政教育就涉及每一個農村家庭的生活細節。

3 吉林省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現實環境考量

3.1 地域環境

吉林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是農業大省,全省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7個地級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管委會、60個縣(市、區)。截至2015年底,全省擁有621個鄉鎮機構,9321個行政村,399.08萬個農戶,1230萬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8%左右,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具有獨特的本土資源優勢,同時,吉林省共有21個少數民族,多民族融合也有利于挖掘民風民俗,是家政職業教育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

3.2 教育環境

吉林省農村家政職業教育開展主要依托于農村的職業技術教育載體。2016年,我省共有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25所,中職學校整合至 260所,其中長春以外市(州)舉辦的高職院校6所,在校生1.8萬人。校均在校生大幅提升?!爸R+技能”為主要形式的單獨招生對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實現全覆蓋?,F代職業教育示范校和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計劃實施以 來,已立項建設17 所示范校和18 個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拉動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近 2億元。這些基礎性教育條件都為吉林省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提供良好環境。endprint

3.3 政策環境

2015年4月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了《吉林省職業教育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和 《吉林省職業教育示范校建設方案》,啟動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計劃和示范校建設計劃。2016年,吉林省農民培育工程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為5080萬元。全省10個市(州)、42個縣(市、區)承擔該項目的實施工作,共培訓25050人。2017年實施《關于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求學圓夢行動”實施方案》,吉林省教育廳、民政廳等 11 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全省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計劃到2020年建成10個左右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良好的政策環境為吉林省農村家政職業教育開展提供保障。

4 開展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強政府的頂層設計,從教育供給側發力

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高度重視農村教育,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李克強總理也曾指出:“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傾斜力度。加快推進遠程教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這實際是在教育資源領域實施的供給側改革。廣大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家政職業教育,借助于鄉鎮、街道、工廠、企業及行政村等政府部門或單位的力量,采用協同辦學或聯合辦學模式,使農村家政培訓教育工作得以順利有序的開展。

4.2 激活社會教育主體辦學活力,改善家政職業教育環境

充分發揮現有職業教育體系對農村家政教育的支撐作用。啟動農村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示范區遴選和建設。推進“全民終身學習周”活動,加快各類農村學習型組織建設,加強新型農村學習型社區建設。在辦好農村公辦職業學校的同時,放開放活辦學體制,鼓勵多方參與農村家政職業教育。同時加大農村家政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改善現有農村職業教育場地及設施條件,采取政策傾斜、購買服務、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扶持民辦職業學校發展家政職業教育。

4.3 豐富農村家政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創新教育發展模式

農村家政職業教育既包括生活教育,又包括職業教育。要緊密結合農村社區建設與發展需求,組織開展面向全體農村居民以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和提升文化素質的學習實踐活動。農村社區家政教育要緊緊圍繞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新科技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失地農民培訓、鄉鎮企業職工職業技術培訓等各類教育培訓,增強其在農村致富或進城務工的技能,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拓展參與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對象群體,例如流動人口、外出務工人員、失地農民等,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內涵、營造氛圍。

參考文獻

[1]湯生玲.農村職業教育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58.

[2]林毅夫.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農村市場[J].農村經濟問題, 2000(07):30-33.

[3]侯均生,陳鐘林.發達國家與地區社區發展經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10.

作者簡介:李磊 ,副教授,研究方向:家政教育與社會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模式探索鄉村振興戰略
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的若干重大關系
他山之石,來自日本的“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關于教師下企業鍛煉對推行“現代學徒制”研究
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語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小學英語讓學與生的教學模式探析
高中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