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理財現狀與消費心理分析

2018-01-21 10:23侯淵博
祖國 2018年24期
關鍵詞:消費心理高中生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的升級,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人們所認知。高中生雖未正式的進入社會中,但高中階段正是其養成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理財觀念的重要時期,因此分析高中生理財現狀及消費心理至關重要。高中生受限于心智發展程度和社會經驗積累程度的影響,通常并不關心理財,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認識偏差。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理財現狀及消費心理,促進高中生更加了解理財和自身消費,提高其理財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 理財現狀 消費心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商品市場的繁榮,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改變,并逐漸提高了對投資理財的重視,理財能力也成為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理財不僅包括投資管理,還包括合理消費,是人們經濟意識的綜合體現。而高中生缺乏社會經驗,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干擾,從而使得消費觀和理財觀出現偏差,降低了高中生的消費水平[1]。

一、高中生學會理財的重要性

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接班人,我們高中生應積極學習理財,培養自己的開源節流意識。高中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會更加詳細的了解自身可支配的收入,明白如何保持盈余狀態,有利于高中生養成良好的支配金錢習慣[2]。通過理財,高中生會自然形成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時刻保持清醒,了解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是否能滿足其消費需求,促進高中生理性消費。此外,通過學習理財,高中生還能更深入地了解財富和消費的關系,明白金錢是一種交換媒介,正確認識金錢的價值,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學會制定合理的計劃安排金錢。在理財的過程中,高中生容易更加清楚的了解消費和財富的含義,根據自身財富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財富觀。最后,理財還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高中生在理財過程中會嘗到苦和甜。通過確定理財目標、制定理財計劃、嚴格實施后續管理等可以讓高中生在理財中學會自我管理。

二、高中生理財現狀

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考上好的學校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高中教學更注重對高中生應試能力的培養、知識的積累等,再加上高中生學業繁重,這就導致了學校、家庭都忽視了高中生理財能力的培養,較少向學生傳遞理財觀念的契機,從而導致學生的整體理財念較為淡漠[3]。

(一)根據偏好消費,容易入不敷出

我們高中生雖然已經具備成熟的心智,和一定的認知能力,但長期處于半封閉學習狀態,使得我們社會經驗缺乏,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繼而消費觀念和理財觀念發生動態變化。高中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這導致了在面對市場上新鮮靚麗、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極容易憑借自身喜好及一時快感進行沖動性消費,購買一些缺乏實效的商品,不顧自身消費能力,從而導致入不敷出現象頻生。而這類高中生,大部分能意識到這方面的不足,也會有意識的加強對以后購物消費的控制,總結入不敷出的原因[4]。但依然有一部分的高中生認識不到位,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后,向家長討要生活費、向同學借錢,甚至通過“校園貸”等第三方平臺來進行借貸,從而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家庭經濟帶來了負擔。這類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缺乏理財意識和理財能力。

(二)樂觀估計消費能力,超前消費行為較為頻繁

隨著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很多商家為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出如:分期支付、租賃消費、貸款消費等支付方式,這使得可支配收入有限的高中生有更多的機會和金錢去購買更多的產品,這無疑是透支了以后的生活費用,導致高中生可支配的金錢越來越少。這種分期付款的方式無疑受到購買欲望強烈的廣大年輕人的青睞,使得高中生超前消費的行為越來越頻繁,導致出現緊急情況時缺乏可支配資金[5]。這類高中生過于樂觀的估計自身的消費能力,雖然在合理分期付款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財意識,但真實的理財能力較為薄弱,消費形式并不健康。

(三)沒有足夠的理財規劃

在可支配收入有限的高中生中,擁有記錄日常消費支出習慣的少之又少,能夠做好足夠的理財規劃,分析自身日常消費行為的反思則更加稀少。這也使得高中生容易忽略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消費問題,日積月累,從而多出一大筆不必要的花銷。高中生沒有足夠的理財規劃,不會做財務支出整理,經常在消費的過程中才發現自身的消費水平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忽略了平時較為零碎的消費,導致支出常常超出預期[6]。

三、高中生消費心理

導致高中生消費現狀和理財現狀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高中生的消費心理,大多數高中生都存在較強的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求異心理等。

(一)較強的從眾消費心理

高中生缺乏社會經驗和閱歷,在面對一些不確定的情況時往往不能理性分析,擔心自己無法跟得上時代的潮流,從而進行從眾消費,抱著“大家買,我也應該買”的消費心理,防止自己成為集體的異類。而這種較強的從眾消費心理最容易導致高中生做出一些盲目的消費行為,進而超出高中生的消費支出預期,減少自己的可支配收入。這種從眾消費心理最容易出現在家庭條件較差的高中生身上,通常情況下,這類高中生內心容易受挫,害怕被群體孤立,因此進行從眾消費。例如:班上有很多同學購買了款式新穎、功能豐富的高端智能手機,有的家境普通的高中生為了掩蓋自卑心理,防止被群體排斥,就會選擇向家里要錢購買高端智能手機。

(二)較強的攀比消費心理

高中生本身就處于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平日不僅比較卷面分數、學習能力、運動能力等,有時甚至還會比較人際關系、家庭狀況等。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多數高中生都會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體現在消費方面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心態,從而出現攀比消費的現象,試圖在消費方面超越同齡人,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這種虛榮的消費觀無疑增加了家庭不必要的負擔,同時過度的攀比容易導致與同齡人關系緊張,不利于高中生正確消費觀的形成。

(三)較強的求異心理

高中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形成的磨合期,自我表現欲望強烈,喜歡通過標新立異的方式獲得他人的關注和贊賞,這就導致了高中生普遍存在求異的消費心理,與從眾心理相反,這類高中生購買其他人不敢買的商品。同樣這種消費心理也不健康,不值得提倡。

(四)較少的求實心理

高中生也存在一些值得提倡的消費心理,如部分高中生擁有的求實消費心理,這類高中生不盲目從眾、求異、與他人攀比,了解自身的消費需求及消費能力,秉承“錢花在刀刃上”的觀點合理消費,滿足自身需求,這種消費心理無疑是最值得提倡的。

四、結語

總之,就目前高中生而言,理財問題較多,包括理財意識淡薄、理財能力不足、理財積極性不強等問題,這就導致了高中生常常憑喜好消費,樂觀估計自身的消費能力,缺乏足夠的理財規劃。高中生正處于消費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社會各界給予關注,為高中生理財提供健康的環境,同時,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參考文獻:

[1]高建強.高中生理財現狀及教育對策的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8,(04):169-170.

[2]劉云滔.高中生理財觀念與理財能力的現狀調查[J].時代金融,2018,(06):300-301.

[3]季湛洋.高中生理財和消費觀念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山西農經,2018,(03):101-102.

[4]王妍煒.對高中生理財現狀分析及建議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01):298.

[5]向勁熹.論高中生理財現狀與改善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7,(19):288.

[6]徐佳藝.淺析高中生理財現狀與消費心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7,(16):284.

(作者簡介:侯淵博,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高中學歷。)

猜你喜歡
消費心理高中生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女大學生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包裝設計的發展特征(1978—2000年)——消費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