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判工作中的“情感課堂”

2018-01-22 05:22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24期
關鍵詞:被告人親情糾紛

項 靜

(325035 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 浙江 溫州)

一、少年篇——回來吧,迷途的羔羊

(一)基本案情

未成年被告人陳某和鐘某持刀威逼被害人,劫得手機一部。經法院判決,被告人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

(二)虞法官的情感課堂

在這起搶劫案中,被告人均為未成年人,如果只給予冷冰冰的刑事處罰,不對其進行溫情的教育。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極可能長成“猛虎”,卻無薔薇可嗅。由此可見,宣判階段的法庭教育尤為重要,本案法官這樣說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你們的犯罪行為,不但嚴重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權益,還辜負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希望你們從此懸崖勒馬,吸取深刻教訓,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睂徖砦闯赡耆朔缸锇讣貏e注重法庭教育對幫助被告人悔改、預防犯罪方面的作用。在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法庭教育時,可從家庭、社會及其自身方面深刻分析他誤入歧途的原因,強調其犯罪行為給社會、被害人,特別是對他們自己造成的危害,并針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缺位的問題對其監護人提出建議。通過剖析案件審理中反映的具體情況和信息,尋找被告人的興趣點、關心點,通過理性平和的方式,幫助未成年被告人樹立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矯正其不良行為習慣和畸形心態。通過教育能夠引導迷惘中的未成年人認清人生正確方向,讓誤入歧途的“羔羊”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愛護,從而樹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寓教于審,懲教結合是審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二、青年篇——愛情,沒那么簡單

(一)基本案情

某服裝廠的員工張某因追求同事孔某不成,持剪刀刺傷同事王某。他為何會做出如此過激的舉動呢?原來張某曾聽說過王某有意追求孔某,就拿剪刀扎傷王某。

(二)陳法官的情感課堂

這起案件事實明確,似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但,似乎也沒有那么簡單。陳法官提到,現在部分年輕人在情感方面的沖突、矛盾層出不窮,例如引起網上熱議的“江歌被害案”、“寧波抖音網紅被前男友殺害”等等,因愛生恨,從愛情的一端走到了另一端,心理上產生了變異,我愛你這三個字,包裹的卻是占有、嫉妒、自私、瘋狂等惡劣的情感,這些情感聯合發生化學反應,折射出當今社會部分青年錯誤的戀愛觀,以及處理感情問題的低齡化、扭曲化。那如何對當事人進行心理的疏導呢?一是了解人物背景,包括其原生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成長過程中的特殊經歷等。二是了解當事人的行為和目的,不僅是案發時的行為,在調查談話中,觀察并記錄當事人的語言、動作等行為,都可以進一步了解當事人的性格和動機。三是根據當事人的心理狀態,結合一定的心理知識進行疏導,如果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較嚴重,可聯系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疏導。

三、中年篇——婚姻,且行且珍惜

(一)基本案情

2017年上半年浙江省有17.78萬對夫婦新婚,同時有6.46萬對離婚。下面筆者將介紹三個婚姻糾紛的案件。案例1:原告50多歲,以丈夫婚外情的持續時間較長,且不止和一個女性有染為由,在子女的陪伴下到法院起訴離婚。案例2:原告林某和丈夫陳某相親認識,很快便結婚生子,感情基礎并不深,夫妻、婆媳間時常爆發“戰爭”。案例3:原告丈夫以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為由起訴離婚。妻子不肯離婚,以喝農藥相逼。

(二)羅書記員的情感課堂

離婚糾紛占家事糾紛中的一大部分,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先進行調解。如何抓住當事人的情感走向進行調解?羅書記員為我們整理了離婚糾紛調解三步曲:第一步,靜一靜。離婚糾紛中大部分當事人情緒激動,根據當事人糾紛產生的原因、矛盾激烈程度、有無和好可能等情況,對部分符合條件的案件可設置冷靜期,讓離婚案件當事人有一個慎重考慮的緩沖時間。第二步,倒一倒。主動傾聽當事人的訴求,對情緒較激動、較為敏感的當事人可以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指導。在硬件上,提供心理測試沙盤、智能音樂放松系統等,供當事人排解、宣泄,倒一倒“心理的垃圾”。第三步,捋一捋。根據當事人的訴求,結合實際情況,厘清婚姻關系中涉及的財產、子女撫養等問題,幫助當事人回歸理性思考,理智地處理婚姻關系。羅書記員在調解時常常把婚姻要偶爾“糊涂”這句話掛在嘴邊,婚姻家庭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經營,在保持原則的基礎上,要學會尊重、理解和包容,偶爾“迷糊”,切勿事事較真。

四、老年篇——親情,要多一份養護

(一)基本案情

原告黃某系被告的養母,原告主張被告黃某以申請危房為由欺騙原告辦理公證,其取得涉案房屋所有權證和集體土地使用權證無效。后在法院主持調解下,雙方就收養關系和財產處置達成協議,后協議因客觀原因無法履行,原告再次以繼承糾紛為案由起訴被告。

(二)陳法官的情感課堂

當事人就收養關系及財產處置,輾轉于多個部門,耗費了的時間和精力不說,更加耗費了家人之間的感情。如何讓當事人真正服判息訴,讓一些有心結、有矛盾的家庭成員之間能解開心結,重新開始和諧生活,是每一位家事法官面臨的難題。關于家事審判,陳法官有兩點想說,一是前期穩定情緒,注意溝通,釋法解惑時注意、準確、通俗、親和。同時進行雙向調解,主動傾聽雙方當事人訴求、了解案件事實,把穩定情緒作為階段性目標,使當事人的判斷回歸理性。二是后期“療愈”心理,幫助彌合家庭傷口。經過長時間的訴訟戰,雙方當事人心里免不了有根刺,這樣不利于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在調解或判決后,法官可以“人物引領”或“案例指引”的方式,教育當事人珍視親情,感恩親緣。陳法官感慨到,親情重在“情”字,無血緣關系也可以有親情,但在利益面前很多人卻放棄了昔日的感情對簿公堂,可以看出現今家庭情感教育和傳統道德教育的不足。利益是一時的,而親人是一世的。在發生家事糾紛時,應該按下“暫停鍵”,心平氣和地協商,訴訟雖能定爭,卻無法避免地可能會在家人間留下裂痕,親情不能只靠天生的“血濃于水”,更需要后期多一份“精心養護”。

猜你喜歡
被告人親情糾紛
缺席審判制度中被告人的權利保障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最后陳述權
誤幫倒忙引糾紛
基于貝葉斯解釋回應被告人講述的故事
用“情”化解離婚糾紛
糾紛
偽親情何以大行其道
增進親情的項目推薦
從一件農資糾紛說起
論被告人的自主性辯護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