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18-01-22 05:22高占歌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24期
關鍵詞:執法人員證據機關

高占歌

(450000 河南金色世紀律師事務所 河南 鄭州)

一、行政案件審理、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審查情況存在問題及原因

總地來看,這幾年行政執法工作逐步規范,執法水平逐步上升,案件質量大大提高,就單位類型而言,縣級行政執法單位案件質量好于鄉鎮,專業執法行政機構案件質量優于普通行政機關。

(1)從行政法律規范看,行政程序法律規范不夠健全,行政執法的程序合法性方面的問題較多。目前,我國各種行政法規較多,但突出表現在行政法律規范原則規定多,具體規定少,實體法規多,程序規范少,特別是行政程序缺乏必要的法律規范,人治觀念表現較強,依法行政顯得蒼白無力,導致行政行為超越法律軌道。在執法活動中,缺乏正當程序意識,如不履行告知義務或不交待申辯、聽證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立案、調查、處理不依程序進行,作出了具體行政行為,卻讓人看不明白其行為的性質,將行政處理與行政處罰混淆、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處罰不分等等。

(2)從現階段行政工作的新現象、新特點看,行政管理活動中的特權思想、經濟利益驅動現象突出,主要體現在:一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多變性,特別是鄉鎮機關的工作種類多、任務重、難度大,一些行政干部,尤其是行政領導干部在完成具體任務,實施具體行政管理活動中,有的只求成績不講方法,不計后果,有的只講權威,不講原則,不顧法律,越權行事,如某執法單位派出機構,在治理農用車載人時,超標罰款,還稱這是因為被處罰人態度不好。二是財政經費吃緊,一些行政機關不能正確處理經費緊張與行政處罰的關系,有的受利益驅動影響,在行政處罰時任意加碼,有的不按法定程序操作,有的超越職權,有的濫用職權,必然導致行政違法。

(3)從行政機關執法人員素質看,一是個別行政執法人員對法律條文理解膚淺掌握不準,在遇到具體問題需要作出處理決定時,有的感情用事,根本不引用法律、法規,或者錯誤引用法律、法規,有的雖然用了法律、法規,但不具體,有的處罰根本就沒有法律依據;二是法制觀念淡薄,不少行政執法人員在實施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中,執法意識不強,有的只講政策忽視法律,只講實體忽視程序,有的雖然懂法,但不按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行政,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經不起法律法規的檢驗,一旦訴到法院,必然敗訴;三是缺乏正確的權力觀,大多數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幅度都規定的較大,行政執法人員有著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二、建議與對策

(1)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培養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我們行政執人員的業務素質。第一,行政機關執法是為了貫徹執行國家法律,要求別人知法、守法,執法人員首先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辦事。法律不是僅供執法者要求別人的,而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要遵守法律,每個執法人員都必須樹立依法行政的觀念,即要實施行政管理行為,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原則、精神要求去實施。決不能有自己是法律的執掌者,當然超出法律之外,可以隨意實施法律的錯誤觀念。只有行政執法人員牢固樹立了法治意識,依法行政才能夠推進。第二,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各種法律法規較多,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制定。我們每個行政執法人員都應該認真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要全面掌握法律規定的精髓,而不能僅學一點用得上的,只知皮毛,不求甚解。第三,現在從事行政執法的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的較少,法律知識、專業知識不夠全面,有些基本的法律常識問題都容易出差錯,例如把法條的款、項不分,不會作筆錄,上位法與下位法沖突,不知如何適用等等。所以,各單位在對執行人員進行培訓時,不光要學習法律理論、法律條文,還要加大對執法人員業務技能培訓。

(2)要樹立嚴格的程序意識,堅持行政執法的規范性。在正常的行政執法活動中,要克服憑感覺、憑經驗處理問題,更不能用習慣做法處理行政事務,要樹立程序意識,用法律程序規范行政行為,嚴格按程序辦事,按法律規定調節行政關系,使法律規范成為行政執法人員的行為準則。

(3)要樹立嚴格的證據意識?,F在行政執法活動中存在的一個缺陷是行政執法人員證據意識不強,收集、調取證據的能力較差,如作筆錄不規范,收集來的證據不能證實其認定的事實,證據缺乏合法性、客觀性及關聯性等等,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一但形成訴訟,則敗訴的風險很大。所以行政執法人員一定要強化證據意識,增強調查取證、運用證據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具體行政行為實事清楚、證據確鑿。

三、小結

現在,行政執法活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雖然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能起一定的監督作用,但這只是整個行政執法案件中的很小一部分。絕大多數案件需要通過行政機關的內部監督程序來控制案件的質量。令人遺憾的是除了極少數專業執法機關內設有法律監督部門對案件行審查外,大多數行政機關均未設立專門的案件審查監督機構,案件從立案到調查,再到處理,均是承辦人員“一條龍”操作。由于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容易誘發執法人員將案件辦成“金錢案”、“人情案”、“關系案”。如執法人員得到某種好處,對本應從重處罰的從輕處罰,本應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反作行政處罰了事等等,使國家利益受到損害,而行政相對人卻從中獲得利益,這樣,他肯定既不申請行政復議,又不提起行政訴訟,使這種徇私枉法的行為難以受到法律監督。為了彌補這一漏洞,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筆者建議:一是在行政執法機關內設與辦案部門相對獨立的法制機構,專門負責行政執法案件的立案、調查、處理等環節的審查工作,嚴把案件質量關。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案件抽查,評查制度,由縣政府法制辦、縣監察局等負責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定期對行政執法案件進行抽查或評查,進行質量評比,將評查結果作為對該機關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的依據。從此來督促行政機關公正執法。三是認真貫徹政務公開原則,各行政部門應將其所辦理的行政執法案件的相關信息公布在政府網站上,以便利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

猜你喜歡
執法人員證據機關
俄執法者擊斃恐怖分子
在推進“兩個機關”建設中踐行新使命
強化使命擔當 建設“兩個機關”
把人大機關建設成為學習型機關
手上的證據
家庭暴力證據搜集指南
手上的證據
機關制造
福州市色山區一黑電鍍廠“死灰復燃”被執法人員查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