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法與道德

2018-01-22 10:48白雨鑫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2期
關鍵詞:道德法律

白雨鑫

(400050 重慶育才中學 重慶)

在社會治理中,根本上來說法律與道德要相輔相成,相互適應。但是由于現實社會的復雜性,在實踐中,法律和道德的結合往往不能達到人們期望的狀態,如此,對于在社會中更好的發揮二者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因此,本文力圖通過對法律與道德關系的分析研究,以期為促進我國法與道德關系協調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法律的概述

(一)法律的含義

法律是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它起到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作用,以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其實施。法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經濟基礎決定法律,法律反作用于經濟基礎從而為其服務。所以,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它隨著階級斗爭之間的產生、發展而出現,法律將隨著階級斗爭之間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二)法律的特征

第一,具有規范性和普遍性。法律的規范性是指法律規范是一種一般的、抽象的行為規則,不針對具體的人或具體的事,在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反復適用。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規范在國家權力所及的范圍內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對全體社會成員有效,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第二,具有嚴格的結構和層次。每個法律規范在邏輯上都由假定模式、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個部分組成。

(三)法律的調整范圍

法律的調整范圍是指法律調整和規范的社會關系。我國的法律體系通常認為包括七個法律門類,即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其中,憲法調整的是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非財產關系;刑法調整的是犯罪與刑罰之間的關系。從具體的單行法律來說,每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調整對象和所要解決的問題。立法首先規定調整對象和范圍的意義在于使該法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所要規范的社會關系成為明確的有限的目標,防止范圍無限擴大或不確定而無法解決問題;確立解決問題和建立制度的理論基礎和前提條件,防止不同理論在法律條文中的沖撞。

二、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含義

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恩格斯講:“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边@表明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條件決定,并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變化;基于不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社會集團,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具有階級性?!霸谥袊赖率且粯妒聞?,而它的若干法則都由政府官吏和機關來主持?!?/p>

(二)道德的特征

第一,道德的標準是以我們在生活中所認知的善與惡。在認知整個世界的復雜過程中,我們一般以以下三種方式辨別善惡——科學、道德、藝術。第二,道德的執行不需要國家機器的強制力,它是以一般公民的內心觀念、風俗習慣和輿論等。第三,在利益沖突的時候,道德更加強調集體的利益。

(三)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具有通過評價等方式來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活動;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能通過評價和鼓勵等方式,造成社會輿論,形成社會風尚、塑造理性人格,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觀念;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在自己的特殊對象—個人同他人、社會的利益關系。

(四)與道德密切相關的法律的含義

沒有亙古不變的永恒道德,也沒有亙古不變的永恒法律。法律在其本質上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而道德當然的屬于意志的范疇,那么法律當然反映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在國家制定法與道德之間缺乏過渡、緩沖機制上,造成了的僵硬、無力及冷酷,造成了與大眾心理、社會風習之間的脫離與隔閡,也造成了道德的無力感和被蔑視,甚至鼓勵了對道德的違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我們可以將法律定義為:法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的內容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法就是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三、法與道德的關系概述

(一)法與道德的歷史淵源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社會作用機制是道德法律一體化。一方面道德法律化,即道德作為社會調節器的“軟件”被硬化或“格式化”具有了政治法律的屬性和功能。另一方面又是法律道德化,即政治法律作為作為社會調節器中的“硬件”又被賦予道德的屬性和功能,成為解決道德問題的有效、有力手段。而這一點也凸現了中國道德建設的成功之處:一是劃類界定道德規范,并把其上升到“禮”(當時的“法”)的范疇,而形成“禮教”。這種做法是避免道德宣教流于空談,使道德在實際上成為指導中國古代從事政治建設的“國家憲法”;二是法律的制定與執行以道德作為準繩;三是強調道德修身,從我做起,以己達彼,最終取得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效果。

(二)法與道德的區別

法與道德屬于上層建筑的不同范疇。前者屬于制度的范疇;而道德則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益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保證法與道德實施的力量不同。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借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等諸手段。

(三)法與道德的聯系

法和道德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相生,相互依存而發揮作用的。無論是多數人的意志體現,還是小群體的局部意識行為,都受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約束。一個社會的進步需要多數成員的共同意愿來決定,進而通過法律來約束成員的行為和思想來實現。而法律和道德的具體性和廣泛性,使得社會成員能夠在左右偏差的同時,不會偏離了既定的原則。

四、結語

一個社會群體,只有做到法律和道德的相輔相成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存在并且發展。法律的實現要依靠道德的維護,道德的延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法律的保障,唯有這樣才能建成法治社會、法治國家、法治政府。

[1]郝鐵川.《法治的源頭是德治》.載《檢察日報》,2000年6月14日.

[2]楊彬.《法與道德——鄉土中國社會控制的理論把握》.載《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3]王馨婧.《論法與道德的關系》.載《法制與社會》,2009年3月.

猜你喜歡
道德法律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講堂之——管住自己的饞嘴巴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讓人死亡的法律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讓法律做主
有必要制定從政道德法
道德模范自有后來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