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燈:一盞照亮歷史的燈

2018-01-22 23:30
農村.農業.農民 2018年1期
關鍵詞:民俗村馬燈燈芯

李 鍇

在沒有電燈的年代,馬燈是農村生活最常見的必需品。正是這一盞盞最普通不過的馬燈,成為照亮漫漫長夜、指引曲折道路的關鍵物品。

在電沒普及前,人們夜晚出行,大多靠火把照明。如今,就連一些偏僻的農村也用上了電燈,更不要說城市里燈火通明,如同白晝般的夜景。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些曾經給老百姓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的照明用具,也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成為一種永久的記憶。在河南省修武縣七賢鎮七賢民俗村里,筆者看到,雖然各種彩燈遍布整個園區,但最吸引人的照明用具當數屋檐下掛著的馬燈。

記憶中的馬燈 燈中的偉丈夫

馬燈,作為20世紀中葉在我國產生的照明工具,它以煤油作燃料,再配上一根燈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以防止風將火吹滅,夜行時可掛在馬身上,當時使用得非常廣泛。在七賢民俗村一處草棚下,并排掛著三盞馬燈,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看到后不由令人浮想聯翩。

拿下屋檐下掛著的其中一盞馬燈可以看到,馬燈結構上由燈座、燈頭、燈罩幾部分組成。當然,既叫馬燈必有馬鞍。那鞍是鐵的筒架,它的底座兼當儲油盤,外側開一圓形小孔,便于加煤油。中部是玻璃罩,能防風,外有相交的兩根鐵絲圍著,保護著玻璃,罩內下方是燈芯,燈帶的一端伸入油盤,另一端從“牛眼睛”中冒出一個小頭,即是燈芯。燈頭部分有燈框、燈系和能夠上下提取的帶有排煙口的控制蓋,提拉控制蓋,形似帽檐,可以將玻璃燈罩取出和固定,上下大小的弧形燈罩既可防風又能增亮,燈罩外交叉的弧形鐵絲箍,也對玻璃燈罩起到固定和保護作用。苗條的拎把嵌于兩側,便于提拎。據七賢村的老人講,這種馬燈難得停留在鍋臺灶角,大多在戶外游走,與居家的罩子燈組成燈的家族,一主外,一主內,是燈中的偉丈夫。

“向燈座內加上煤油,點燃燈芯,用控制旋鈕控制火焰大小和亮度,罩上玻璃燈罩,即可使用?!币晃粊碜院颖笔”6ㄊ械挠慰涂吹今R燈后說。馬燈既可以放在室內照明,也可以帶到野外使用,只要往近旁的高處一掛,就能照亮周圍一方。夜間行走更是方便,小風細雨吹不滅,人走燈移同步行,比起那些油燈、火把來先進多了。

從馬燈到電燈 感慨時代變遷

馬燈這種東西,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是陌生的?,F在天黑了,我們打開電燈就可以得到光明,很少有用馬燈照明的人家了。不過,如果時間回溯60年,那時電力供應有限,電燈還不普及,普通人家的照明工具還是馬燈。而在相對落后的農村,馬燈甚至伴隨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時光。

記得有段時間,社會上流行的描述社會發達的一句話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皹巧蠘窍隆敝傅氖亲∩狭藰欠?,而“電燈電話”說的是戶戶都用電燈照明,家家都用上了電話。60年后的今天,家家有電燈、戶戶有電話已經成為很平常的事,我們從這些百姓生活的細小變化中看到了社會的巨大發展。

對于已經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馬燈,來自山東的游客崔先生回憶說,小時候,他經常與母親共用一盞馬燈,他做作業,而他的母親則在燈下縫補衣裳。燈芯燒焦了,他母親就會用手中的針輕挑一下,再用剪刀剪掉一截燈芯,燈瞬間就會亮起來。他還依稀記著母親當時的心愿,那就是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如今,當年奢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愿望變成了現實,但看到當年的馬燈,還是勾起了當年回憶,同時還能告誡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需加倍珍惜。

如今,馬燈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取代它的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新式燈具?,F在,再回想起父輩們的生活,跟現在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時代,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如今,看著只能在影視劇中才能看到的馬燈,不少游客表示,它確實喚起了自己對于以前生活的回憶,更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不禁令人感慨,這幾十年的變化太大了,我們真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照明歷史發展 照亮人類進步

歲月在指尖流過,無聲無息。此刻,七賢民俗村里正放著音樂,耳邊傳來的是陳奕迅那首《路一直都在》:“穿過人潮洶涌、燈火闌珊,沒有想過回頭不能后退的時候、不再彷徨的時候,永遠向前,路一直都在?!币苍S,正是那抹微弱的光在心靈最深處指引著人們走過歲月的彷徨,走過生活的蒼白。

的確,光有這樣的魔力,讓人類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走在追尋著它的漫漫長路上。燈的出現,為我們點亮了前進道路,告別黑暗,讓黑夜變得更舒適、美麗和安全。在燈與光的世界里,經過人們持續不斷的改進,燈成了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物,照明經歷了從火、油到電的發展歷程。

可以說,燈的起源來自于人類對光的追求和火的發現?;鸬某霈F讓人類開始獨立于萬物,掌握了光與熱。自從人類學會鉆木、燧石取火后,火不僅讓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更能驅散黑暗,帶來光明和溫暖。原始人把松脂或脂肪類的東西涂在樹皮和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成為人類創造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盞“燈”。

據考古資料顯示,早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北京猿人,已經開始將火用于生活之中。在史書的記載中,燈具則見于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周禮》中亦有專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職。后來,出現了使用各種植物油作燃燒來照明,將油盛放在容器中,加入燈芯點燃就成為油燈的鼻祖。

早期的油燈,類似陶制的盛食器“豆”。從春秋戰國至兩漢,油燈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實用的具體要求,它和其他器物一樣,成為特定時代的禮器?!疤m膏明燭,華鐙錯些”,折射了當時人工照明的盛況。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青瓷技術的成熟,青瓷燈開始取代此前的青銅燈。

此后直至隋末唐初的白瓷蟠龍燈及唐三彩獅子蓮花燈,新材質不斷運用到燈的制作中,銅、鐵、錫、銀、玉、石、木、玻璃等,品種繁多。由于唐代經濟高度發達,實用兼裝飾或純裝飾性質的燈開始大量出現在宮廷和燈節之中,像燈籠、燈輪、燈樹走馬燈、松脂燈、孔明燈、風燈等。這些新奇獨特的燈具烘托了那個時代的盛世,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

電的出現,讓生產力得到一次大飛躍。而白熾燈的出現,也開創了人類用電來照明的歷史。神奇的電氣時代的到來,結束了自然界光明被黑暗所捉弄的尷尬??梢哉f,一部照明的歷史,正是人類文明發展歷史的見證。

猜你喜歡
民俗村馬燈燈芯
馬燈舞:一舞馬燈千古傳
燈芯草的陪伴
用菖蒲水洗頭(環球360)
融入現代元素橫林“太平馬燈”煥發新活力
發展民俗村既要有里也要有面
大石燈草文化節
為什么煤油燈需要借助燈芯才能燃燒
馬燈及其他
清涼燈芯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