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筑牢脫貧精神之堤

2018-01-22 18:00尹永海于曉峰
中國扶貧 2018年1期
關鍵詞:內生貧困人口山東

尹永海+于曉峰

近年來,齊魯兒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重要講話精神,發揮文化滋養和精神支撐作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因地因人找路子。2016年山東省有95.43萬人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脫貧,占脫貧總人數的63.12%。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再次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指引。未來,山東省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繼續實施精神扶貧,推進脫貧攻堅。

精神領航

“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泵申幙h72歲的貧困群眾徐美鳳說,“我們的父輩曾經踴躍擁軍支前,現在讓我吃喝全靠政府,這不是打我的臉嗎?”按照政策,徐美鳳可以享受低保,但老人不愿坐享其成。在村干部的幫助下,她以“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養殖長毛兔,實現“光榮脫貧”,成為2016年臨沂市摘掉貧困帽子的29萬戶貧困戶之一。

蒙山巍巍,沂河湯湯。血與火熔煉鑄就的紅色精神,在齊魯大地血脈相傳、歷久彌新,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徐美鳳只是齊魯兒女在沂蒙精神指引下,“寧肯苦干、決不苦熬”,自強自立、主動脫貧的代表之一?!叭烁F志不能短”“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不僅是刷在了墻上,也印在了貧困群眾心里。

地處泰山腳下的岱岳區大陡山村松柏簇擁、瓜果飄香,這是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蘇慶亮帶領村民一點一點干出來的?,F任村支部書記的蘇慶愷說:“蘇書記雖然走了,但我們將秉承他的遺愿,傳承他的精神,繼續把大陡山村建設得更好?!痹谏綎|脫貧攻堅進程中,像蘇慶亮這樣的典型涌現了許多,老一輩的朱彥夫、楊國忠、劉嘉坤,新時代的陳明利、李玉如、劉昌法……他們都長期扎根基層,用行動書寫堅守,用生命詮釋誓言,矢志不渝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他們的事跡成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人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鏗鏘前進。

山東各地通過干部上門講、組織群眾外出看、編創作品巡回演出等形式,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送到千家萬戶。先后組織貧困群眾外出參觀9.2萬人次、主題宣講10萬多人次,編創扶貧題材影視作品1000多件,引導貧困群眾增強主體意識,激發內生動力,為脫貧攻堅戰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精神給養”。

文化滋養

只有筑牢精神之堤,才能守好物質之財。

在淄博市桓臺縣華溝村的“四德榜”上,奉養老人的柴米油鹽、尊老愛幼的點滴小事、日常里的助人為樂,都記錄得清清楚楚。而在日照市桑園鎮大庫溝村,81歲的王桂英老人從2016年開始,除每月享有100元政府養老金外,還能領到110元的“孝德基金”。近年來,山東倡樹孝善養老家風,積極探索構建“子女盡責、集體擔責、社會分責、政府負責”的孝善養老扶貧新格局,全省農村設立善行義舉四德榜9萬多個,建立各類孝善基金12841個,募集資金2.53億元,惠及老年人62.35萬人。

十九大報告提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作為孔孟之鄉的山東,一直注重發揮傳統文化優勢,推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重塑鄉村文明新風,弘揚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通過村規民約立規矩、紅白喜事定標準,為群眾“人情賬本”減負,防止因婚因喪致貧返貧。先后在全省成立紅白理事會8.6萬多個,建立“喜喪大院”“村民禮堂”等紅白事辦理場所5756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淀,為山東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充足養分,激發起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力量。

產業造血

山東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內力與外力相結合,讓群眾能干活、有尊嚴,不論男女、不分年齡,凡是能干活的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干活顧家兩不誤。把產業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鼓勵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致富能人等,通過就業帶動、股份合作、結對幫扶等,把貧困群眾納入產業鏈條,搭上“致富快車”。目前已實施3萬多個產業扶貧項目,帶動110萬貧困人口共同發展,2017年組織實施5609個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35.02億元。

聊城市東阿縣將養驢扶貧作為突破點,由政府和企業合力出資建立扶貧養驢場和合作社,采取提供零工崗位或者代養入股的形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城縣建設“扶貧車間”的做法,被納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體學習12個典型案例之一。全省建成廠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扶貧車間”5771處,吸納以貧困老人和留守婦女為主的貧困人口9.8萬多人就業;萊蕪市把扶貧車間往戶里延伸,實施“菜單式”庭院扶貧,利用閑置院落和房前屋后發展“種養加”項目,貧困戶年均增收5000元。山東省把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作為激發內生動力的根本,著力強化素質提升,增強“造血”功能,圍繞種養加產業和家庭服務業,舉辦農家樂、柳編、家政服務等專題培訓,開展“技能培訓田間課堂”“培訓大篷車下鄉”“莊戶學院”等短期培訓,組織技術專家、致富能手等,深入村鎮車間、田間地頭,講授經驗、現場教學。2016年全省各級免費實用技能培訓貧困人口48萬人次,舉辦農業科技培訓班6300多期、培訓1.6萬人次,組織科技人員下鄉5.5萬人次。

“十九大報告提出,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鄙綎|省委副秘書長兼省扶貧辦主任、省委農工辦主任時培偉說,“我們將秉持‘精神物質雙脫貧理念,激發內生動力,蹄疾步穩地推進脫貧攻堅,走出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路?!眅ndprint

猜你喜歡
內生貧困人口山東
山東圖片庫
逆勢上揚的山東,再出發
植物內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內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潛在應用
“黨建+”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授人以漁 激活脫貧內生動力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山東的路幸福的路
要讓貧困人口真正受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