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公共資源交易機制強化行政監管服務

2018-01-22 14:27曾偉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23期
關鍵詞: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

曾偉

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自2015年10月組建以來,堅持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引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整合共享資源、統一制度規則、創新體制機制為重點,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優化平臺、拓展領域、健全制度、強化監管、提升服務,不斷創新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有效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一、健全組織機構,優化交易平臺。一是明確目標。根據國務院和省州人民政府決策部署,以建設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為目標,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以創新電子化監管為手段,建設全市規范統一、縱向貫通、橫向互聯,技術成熟、運行穩定、維護成本節約的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平臺,提升行政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公平公正交易,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二是健全機構。按照“政府主導、管辦分離、集中交易、規范運行、部門監管、行政監察”的要求,嚴格落實“一委一辦一中心”模式,設立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加掛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牌子,為市政府辦公室管理的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設3個內設機構。以原市政府采購中心為基礎,整合相關資源和人力成立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其職能由原來單一政府采購向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職能全覆蓋。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整體劃轉至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管理,為副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設6個內設機構。三是優化交易平臺。目前,恩施市已完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一期建設,擁有辦公場所面積1400平方米,科學設置評標區、開標區、綜合服務區、辦公區等4個功能區域。依托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和網絡系統,建立信息發布、門禁聯動、評委隨機抽取、語音通知、電子監標、電子監控等配套功能設施,為公共資源交易提供“功能齊全、設施完備、運行規范、優質高效”的軟硬件保障性設施服務,確保陽光交易。嚴格執行統一進場交易、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規則、統一評標專家庫、統一市場監管的“五統一”監管模式,加快形成統一開發、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市場體系。二期平臺建設已初步完成,將實現電子招投標和遠程異地評標,極大地推動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水平,有力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公開公平公正。

二、拓展交易領域,建立綠色通道。幾年來,隨著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推進,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建設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逐步實現公共資源統一進交易中心集中交易,交易領域不斷拓展,交易規模平穩增長。2015年,全市共完成進場交易項目153個,完成交易預算16470萬元,實際交易金額13560萬元,節約資金2910萬元,資金節約率為17.67%。2016年,全市進場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共610個,累計完成交易預算13.57億元,實際交易金額12.92億元,節約資金6498萬元,資金節約率4.79%。2017年元至6月,全市公共資源進場交易項目370個,交易總金額20.56億元,同比增長331.93%;累計節約資金5074.48萬元,節約率2.48%。在拓展交易領域中,做到全力服務大局、服務中心,建立綠色通道。嚴格按照省、州局下發的《關于支持全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招標投標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和《進一步貫徹落實(恩施州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異地扶貧搬遷工作部門措施清單)實施意見的通知》,開辟了以“一次性告知、容缺進場、容缺資料評標補齊、限時辦結”為核心內容的綠色通道,積極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和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重點項目和異地扶貧搬遷項目比實行“綠色通道”前平均節約3天。

三、加大監管力度,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環境。一是完善監管機制。健全協同監管機制,制定《關于建立恩施市公共資源招標投標綜合監管協調機制實施方案》,通過召開聯席會議方式厘清職責、解決問題、加強聯系、共同監管;全面推行權力清單監管機制,建立權力清單、監管清單和責任清單三個清單,通過清單管理,厘清監管界限、明確監管措施、防止監管缺位完善內部監管機制,在堅持合法性、合理性,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和效率的基礎上,會同相關行政監督部門共同制定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規則、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確保進場交易的項目規范運作、有章可循,確保應進必進、應招必招、依法監督、規范運行。同時,細化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標專家庫制度、中介代理機構制度、投標履約保證金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充分保證內部執業監督和權利制衡,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過程分離制,雙人執業制,防止個人包辦、權力過大現象的發生。二是創新監管方式。一方面,整合多部門監管手段,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執法方式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探索建立職責明確、執法高效、問責到位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執法聯動體系,試行常態化執法與專項聯動執法相結合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執法方式;另一方面,注重標后監管,強化部門和業主單位標后監管主體責任,按照行業主管部門和綜合監管部門的執法主體責任分工,改變過去重標前、標中、輕標后的監管方式,將監管重心向標后轉移,科學運用各種標后監管手段,將監管效果體現在標后現場上。三是營造監管氛圍。加大宣傳力度,以多種形式宣傳貫徹《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湖北省公共資源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監管人員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招標投標各方的法律意識;加大查處力度,對違法違規案件依法依規查處,探索建立案件查辦聯動機制,形成綜合監管、行業監督、行政監察、社會監督的格局;強化誠信建設,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出臺《恩施市房地產開發、信用領域誠信檔案及黑名單管理暫行規定》,建立違規企業“黑名單”制。

四、強化能力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政治引領能力。堅持政治理論學習,主動適應新常態,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紀律意識,落實“三嚴三實”要求,管控履責風險。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大力倡導公正、法治與誠信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加強業務建設,提高監管服務能力。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經常組織干部職工學習《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及實施條例、《湖北省公共資源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解決問題的能力。業務工作和廉潔自律有機結合起來,認真履行“兩個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針對腐敗易發多發的環節和問題,不斷推進以制度管權、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機制,按照崗位職責,補充完善廉政風險防控目錄和防控措施。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和全體職工簽訂業務工作和廉潔自律承諾書,以“軍令狀”的形式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人人擔責、齊抓共管的格局。狠抓作風轉變,緊扣“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多措并舉,提高服務質量,較好地解決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問題。三是加強督促檢查,提升履職盡責能力。近年來,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深入組織開展“六個專項”整治活動,上門走訪“兩代表一委員”、行風政風監督員、企業家代表90多人次,召開座談交流4場次,發放調查問卷382余份,收集各類問題18個。通過電視問政、政風行風熱線等節目傾聽社情民意、回應社會呼聲、接受工作檢閱、實現自我提升,發現和整改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長期難以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主動爭取社會各界對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隨著能力的提升,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已逐步邁向法制化、規范化、透明化軌道,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明顯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歡
恩施市公共資源交易
云南省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工作
交易流轉應有新規
淺談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壩鄉小溪村為例
恩施市基層就業創業工作的對策
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與探索——以恩施市屯堡鄉為例
恩施市中心醫院:真心服務體現品牌價值
云南省搭建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
天津的“5+1”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