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七律·長征》看詩詞教學

2018-01-22 10:27王倩楠
新課程·上旬 2018年10期
關鍵詞:詩詞教學小學語文方法

王倩楠

摘 要:詩詞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七律·長征》為例,淺談小學詩詞的“五步學習法”,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詞教學;方法

一、理論基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該能夠誦讀一定數量的詩詞,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詩詞,并能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苯套x詩詞,應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边@就要求教師在教讀詩詞時,必須改變教法,注重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感知詩詞的美感,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步入詩詞的意境,達到積累語言、提高審美情趣的目的。

二、操作要領和模式解讀

(一)解詩題——開啟智慧之旅

學習目標:1.理解詩題大意。2.透過詩題理清文章體裁、故事梗概、作者觀點等。

操作要領:教師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順學而導,以學定教。讓學生懂得詩題的意思,初步感知全詩內容,開啟學生詩詞學習的智慧之旅?!镀呗伞らL征》這首詩導入課題后,教師請同學們先齊讀課題,并談談從課題了解到了什么。透過題目我們既可以了解到體裁,又粗知了詩的主要內容,為后面學習指明了方向。

(二)知作者——輔助智慧之旅

學習目標:1.了解詩的作者,知道詩人當時的處境和心態。2.拓展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生平等情況。

操作要領:每學一首詩,都要認真了解作者,教師注重根據學情,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資料等途徑了解作者,更好地輔助學生后面的學習,令詩人與其詩作特點在學生心中逐漸成熟起來,為以后更廣泛地閱讀詩作打下基礎。而創作背景的介紹則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詩的意境與情境。以本課為例:教學中,老師先讓學生交流毛澤東的相關資料,然后從人物簡介與詩作特點兩個方面進行小結,為后面的學習做好輔助。

(三)明詩意——探索智慧之旅

學習目標:1.讀通、讀順詩句,讀出節奏。2.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初步感知詩詞大意。3.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詩意,并且讀出自己的理解。

操作要領:這一步要求學生對詩詞大意先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然后指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深化對全詩的感悟,為體味詩情、進入詩歌意境奠定基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之一。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明白詩詞的意思。

首先是多樣的讀,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弄清詩詞大意。其次要大膽地放,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讓學生結合學習詩詞的方法,在自主合作中探索新知。最后是有效的引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本課為例:由于學生對《七律·長征》這首詩的背景知之甚少,對其中出現的“五嶺”“烏蒙”等地名一無所知,因此在理解“逶迤”和“磅礴”時就需要再現形象。學生對其中出現的歷史事件也是模糊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補充資料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調動課外知識,把一些隱含在字里行間的內容挖掘出來,進而理解“暖”和“寒”的深層含義。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應該是詩詞教學的生命。在悟情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讓課堂上“詩味濃濃”“詞情濃濃”“書聲瑯瑯”,以達到熟讀成誦的境地。

(四)悟詩情——深化智慧之旅

學習目標:1.初步體驗詩詞情感,讀出詩詞的意境與情感。2.在多樣朗讀中,深入體驗詩詞意境,感悟詩詞語言。

操作要領:小學語文課標中對高年段的學生提出了學習詩文的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币虼?,在學生理解了全詩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體驗后,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使學生加深情感的體驗,體味出詩人的思想感情。

1.抓住詩眼,感悟詩情。教師圍繞詩眼和關鍵詞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學生的思路就會條理清晰。例如《七律·長征》的學習,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教師引導學生抓住“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一詩眼,圍繞“不怕”和“只等閑”兩個關鍵詞展開探究,學生在層層深入的探究中對紅軍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感悟。

2.朗讀深化,涵詠詩情。在讀的基礎上,總結升華。通過探究、交流、引導等多種方式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例如本課:在抓住詩眼的基礎上,教師步步追問,層層引導: 你從哪里看出不怕遠征難?圍繞“騰細浪”“走泥丸”“暖”“寒”等關鍵詞談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試著讀出這些感受。學生在充分感悟的過程中讀出了真摯的情感。

詩詞所蘊含的情感,有時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而朗讀使學生感受到了妙不可言的詩情。

(五)拓學法——延伸智慧之旅

學習目標:1.閱讀拓展,積累詩詞。2.深化學法,學以致用。

操作要領:不同文體的文章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最后的遷移運用環節,就是我們延伸學生智慧之旅的法寶。教師應當力求通過課內的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然后研讀內容或者主題同類的詩詞。學生在研讀過程中將課堂學過的方法遷移運用,將課內與課外研讀相結合,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本節課老師在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學習《七律·長征》后,可以適時引導學生拓展探究毛澤東的其他詩詞,結合之前的步驟和方法,以一歸類,進一步深入體會毛澤東詩詞的豪邁大氣。

參考文獻:

[1]李晶.詩詞教學改革芻議[J].山西教育,2001(7).

[2]毛澤東.七律·長征[J].黨史文匯,2016(10).

編輯 趙飛飛

猜你喜歡
詩詞教學小學語文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