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宰豬脾臟的檢疫要點及常見病的判定

2018-01-23 08:15龐紹紅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1期
關鍵詞:暗紅色灰白色病理變化

陳 娟 龐紹紅

(1.云南省羅平縣羅雄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羅平 655800;2.云南省羅平縣臘山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羅平 655800)

脾臟是豬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重要的防御和免疫功能,當機體患有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時,脾臟往往出現特征性病理變化。因此對脾臟的檢疫檢驗是非常重要的。

1 屠宰豬的正常脾臟

要了解病理性的變化,首先就必須熟悉正常脾臟的形狀、大小、顏色、質地、結構等。

1.1 脾臟的形狀

屠宰豬的正常脾臟呈細而長的帶狀,一般長23~30cm,寬4.5~6.0cm,相當于體重的0.1%~0.3%。上端較寬,下端稍窄。臟面有長嵴隆起,有脾門,壁面平,切面呈扁平三角形。

1.2 脾臟的顏色

脾臟表面的顏色與脾臟包膜的厚度、血液充盈程度、血氧含量相關。包膜越薄,脾臟越紅,包膜越厚,脾臟顏色越深,呈現出褐紅色乃至暗紅色,甚至青灰色;正常情況下切面呈深紅色。

1.3 脾臟的結構

脾臟由紅髓、白髓及結締組織組成。具有一定的彈性,無異常氣味。被膜越薄,越柔軟;包膜越厚質地越硬,手壓不會留有壓痕。紅髓由脾竇和大量的血細胞組成,白髓由大小不等的淋巴小結組成。白髓又稱脾小體,豬的脾小體發達,在切面明顯可見,呈灰白色小點。

1.4 脾臟的檢查方法

在豬倒掛開膛之后,內臟未取出之前進行。用手抓住脾頭,將其拉出體外,視檢其形態、大小、色澤;觸檢彈性、硬度、韌度等,必要時沿脾頭至脾尾做一個或幾個切口,檢查脾髓的性狀。正常脾臟的切面干燥平滑,只能刮取少量的脾組織與血液,切面無外翻現象。

2 脾臟的常見病理變化

2.1 脾腫大

脾臟腫大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主要是因為脾臟內集聚過多的血液或炎性滲出物而引起的被膜緊張、邊緣變鈍,體積增大1~10倍。切面外翻,隆起,結構模糊,呈暗紅色或黑紅色,用刀輕輕刮起時,可刮起粥樣軟化脾髓。

(1)脾血腫。常發生在脾頭,膨大呈圓形,直徑可達10cm,觸摸有波動感。切開血腫,有的呈半凝固狀態,有的則完全凝固。脾血腫多由長途運輸或粗暴捕捉造成外傷所致。

(2)脾膿腫。多為腹腔化膿性感染、膿血癥、傷寒等引起的并發癥,在脾臟上形成一個或多個大小不等的黃白色結節。膿腫周圍有清晰的厚膜,脾臟表面常覆有纖維素,切開時流出黃白色黏稠膿汁。

(3)脾瘀血。脾臟是體內最大的貯血器官,各種原因造成脾臟血液回流受阻,從而造成脾臟瘀血性腫大,體積可達正常的3~7倍,質地變得柔軟易破,表面和切面均呈黑紅色乃至藍黑色(補鐵脾呈黑色),剖檢脾臟,流出多量暗紅色血液,結構模糊,白髓不明顯,用刀易刮取泥樣物,脾小梁等支架組織質地良好。瘀血脾見于多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

2.2 萎縮脾

脾萎縮時小梁增粗明顯,淋巴細胞減少,局部網狀纖維膠原化,脾臟內結締組織成分增多,體積明顯縮小,被膜皺縮,質地堅柔,顏色變淡,呈洋紅色,有的周緣變薄而半透明;切面平滑,用刀片輕輕刮,刮取物過于減少。

2.3 淀粉樣變脾

接種疫苗過多,導致多次抗原抗體反應的,脾發生淀粉樣變,質地變硬,多不腫大,透過被膜和切面可見灰白色大小不一的點狀病灶,如米粒樣,又稱“西米脾”。另一種脾淀粉樣變呈彌漫型的,腫大,如火腿切面外觀,又稱“火腿脾”。

2.4 脾臟梗死

脾臟梗死為出血性梗死,梗死的切面常呈楔形或類扇形,底部朝脾臟邊緣,頂端朝向脾門,呈暗紅色或黑紅色,表面平坦光滑,較正常脾臟硬實,正常結構消失。但如果是出血性梗死,在脾臟的邊緣,可見有多發性梗死灶,脾尾多于脾頭,大小由扁豆至豌豆粒大,微隆起,呈不整圓形,與周圍組織界限分明,觸摸有堅實感。切面上梗死組織多呈尖三角形,尖端指向脾實質深部,底邊位于脾被膜,整個脾臟一般不腫大,被膜有時散發小點狀出血,脾髓無軟化現象、稍干燥。這多見于豬沙門氏菌感染、豬丹毒、豬瘟等傳染病時。

2.5 增生性脾炎

脾臟可腫大1~2倍,被膜增厚,邊緣變鈍,質地堅實,切面稍微外翻,在暗紅色的背景下可見散在的灰白色或灰黃色增大的脾白髓,呈顆粒狀向外突出。在增生后期,結締組織增生明顯,網狀纖維膠原化,體積縮小,邊緣變銳薄,質地堅實,深褐色,又稱硬結性脾炎。

2.6 脾壞死

脾臟不腫大,實質發生明顯壞死,壞死炎灶內有炎性滲出物,其外形與正常脾無多大區別,表面或切面可見針尖大至粟粒大灰白色壞死灶。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多見于巴氏桿菌病、弓形蟲病、豬瘟等急性傳染病。

2.7 屠宰脾

脾充血腫大,而肉尸和其他臟器無異常變化,淋巴結正常,細菌檢驗呈陰性,髓質結構正常。在宰后檢驗中發現脾腫大,必須查明原因,必要時做微生物學檢查。

2.8 脾臟結核

脾萎縮變形,以多發為主,輕者脾臟表面有少數粟粒大至胡椒粒大的灰白色結節,重者密布胡椒粒大的結節,或形成核桃大的灰白色結節。結節邊界多不規則,凹凸不平,切開可見其中心部位灰白色干酪樣壞死組織。

3 常見疫病感染后豬脾臟上表現的特征性病理變化

(1)豬瘟病。脾臟通常不腫大或輕度腫脹,有約35%~40%病例在脾臟的邊緣有數量不等、粟粒大至黃豆或蠶豆大暗紅色不正圓形的出血性梗死灶。切面暗紅,中心淡黃,底邊朝外的三角形。

(2)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脾臟韌帶水腫變粗,呈敗血脾樣變,表面有暗紅色質地較硬的出血性梗死,鏡檢可見脾組織瘀血、出血,脾小體受壓而萎縮,在萎縮的脾小體中可見大量壞死的淋巴細胞。

(3)豬圓環病毒感染。脾臟輕度腫大,可因增生而質地堅實,切面干燥、平滑,可見少量血液流出。鏡檢可見脾竇內有大量單核細胞浸潤和大量含鐵血紅素沉著,脾白髓萎縮,網狀細胞增生。

(4)豬丹毒感染。急性丹毒病豬的脾臟表現為,瘀血、腫脹,被摸緊張,邊緣鈍圓,質地柔軟,呈櫻桃紅或鮮艷紅色,切開后迅速觀察,可見切面上有許多小紅圈,并且很快消退;在脾頭和脾尾的切面上,可見白髓周圍有紅暈病變,脾白髓和小梁結構模糊,用刀背輕刮有多量血粥樣物,該特征性病變可作為急性豬丹毒的典型病理變化的依據之一。慢性豬丹毒病的特征性病變為脾臟的邊緣有畸形或三角形梗死。

(5)急性型豬副傷寒。當豬患副傷寒時,脾臟表面常出現斑塊,顏色發青發暗呈深藍色,瘀血、腫大,質地較硬,切時有切橡皮的感覺,切面可見脾小體周圍有紅暈環繞。有時可見針尖大小的副傷寒結節。

(6)敗血型豬炭疽。脾臟腫大2~5倍,呈暗紅色,被膜緊張,脾髓軟化幾乎成流動狀,觸之有波動感,切開流出醬油色或煤焦油樣凝固不全的血液,原有結構消失,白髓紅髓分不清。在脾臟組織中可檢出紅褐色炭疽癰。鏡檢可見在壞死的組織內,特別是在病、健交接部和淋巴竇內有大量炭疽桿菌。如為局限性炭疽的癰腫,腫塊通常較大,由榛實至核桃大不等,質地軟化呈煤焦油狀。

(7)豬敗血型鏈球菌病。脾臟腫大或顯著腫大,常達正常的1~3倍,質地柔軟易碎而呈紫紅色或黑紫色。被膜多覆蓋有纖維素,且常與相鄰器官發生粘連;切面隆突,結構模糊。

(8)豬弓形蟲病。脾臟常表現為極度腫大,瘀血,呈紫黑色,脾髓壞死且易刮脫,濾泡出血。表面可見散在的灰白色小壞死灶。

(9)豬附紅細胞體病。病初脾臟常因瘀血和出血而腫大變軟,急性時甚至發生敗血脾;后期則因脾小體萎縮,數量減少,網狀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而發生萎縮。鏡檢可見脾組織中的網狀細胞活化,有較多含鐵血黃素。

(10)豬巴氏桿菌病。脾臟的變化基本表現為綠豆、黃豆乃至更大的梗死,有的可遍及半個脾臟,初為紅色,后為白色,間或化膿,突出于表面,切面呈楔形。

脾臟在屠宰檢疫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如根據這些典型的病理變化再結合其他特征性病理變化,很容易對胴體質量做出正確的評價,在以檢促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暗紅色灰白色病理變化
高顏值復古揚聲器設計
地平線
自畫像
不懼遙遠的勇敢鳥
鵝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暗紅色的愛情
炎夏,給身體滅滅火
地平線
新藥:舒心降酯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