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豬病流行動態與防控對策

2018-01-23 08:15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1期
關鍵詞:豬病病原豬群

(贛州農業學校,江西贛州 341100)

1 豬病流行動態及特點

豬病流行在臨床上無異常表現,初步出現厭食、發燒、局部發紫等癥狀,死亡率并不高,而飼養者多采用自然放療等方式,缺乏治療主動,以其疫情加重,加大病源交叉感染的概率,像藍耳病等病癥等到治療階段已失去治療意義。

1.1 豬群感染發病普遍,危害大

豬多以種群飼養形式為主,一旦有豬患有流行病,缺乏及時隔離治療,感染很難避免,而且一般豬的起病也多源于生存密集,衛生欠清理造成[1]。比如一些呼吸道疾病,乃至多重感染以及繼發感染,包括一些菌類疾病,像豬副嗜血桿菌、鏈球菌、大腸桿菌、支原體與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等細菌性的混合感染。呼吸類的疾病危害小,屬于慢性疾病,但時間愈長對豬群危害愈大。病毒性疾病最為嚴重,比如藍耳病、偽狂犬、流感、圓環等,它們在感染和傳播上速度很快,以上病癥與細菌、病毒、寄生蟲都脫離不了干系。此外,還有消化道疾病和繁殖障礙疾病。前者存在較多,也是疫學難以攻克的難題。分布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和輪狀病毒三種,其中流行性腹瀉是豬群常發病,一般藥物和疫苗治療的效果都不大,需要相關部門悉心研究。繁殖障礙疾病嚴重影響豬群繁殖,導致養豬效益直線下降,豬群質量不好,死亡率也高[2]。比如:豬瘟、藍耳病、乙型腦炎、圓環病毒等。一部分細菌病也涵蓋其中,像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突發,容易導致母豬流產或配不上種等情況,影響豬群生育,限制養豬行業發展。

1.2 豬群多病重發,不斷惡化

豬群呈現老病未除、新病再犯、彼此疊加的豬病流行動態。豬群腹瀉成為其主要病種,分布廣泛,豬群成片得病和連鎖得病,危害嚴重。豬群腹瀉多因病原循環或病原變異,包括直接細菌傳染,比如口蹄疫;以及偽狂犬病帶來的新病源[3]。對于傳染性疾病,得病頻率和范圍不斷改變,而疫苗作用只能維持病情,對疾病治理作用不大,造成傳染加劇。另外,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對豬群健康是極大威脅?;即艘卟〉呢i,長期帶有病原,并且抵抗力和免疫功能都有下降,發病次數多,傳染率極高。該病破壞了正常運作的淋巴細胞核和免疫系統,而且易誘發其他病種。不健康的豬群之中,治療不當,細菌感染就易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影響豬群健康。

2 豬病發病原因剖析

2.1 各類感染病毒不斷增多

豬群中豬與豬易病毒感染,同時豬本身也易感染。不同病原之間本身就會帶來感染問題,而且諸如胸膜肺炎、鏈球菌以及呼吸道疾病和其他菌病都會發生交叉感染、混合感染、繼發感染。它們幾乎共同存活于豬群之中,嚴重降低豬群存活率。若病原檢測做得好,治療效果就強,豬場生存率也好提升;而對于一些像豬瘟、圓環等細菌類疾病,抗生素的使用反而會加快病原擴散速度,必須及早采取疫苗防治,才能解決問題。豬群耐藥性增強,感染頻發即成為常態。

2.2 防疫員工待遇差,工作積極性難調動

豬群疾病,頻繁再生,解決起來錯綜復雜,很大程度源于防疫工作不到位。一方面是豬群飼養人員對疫苗防護知識缺乏,重視程度不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防疫部門的失職。豬群防疫工作,臟苦累,從業人員自身安全時刻受到威脅,感染無處不在,造成工作難度和壓力倍增,而且,他們的工資待遇很低,工作無動力,從業人員逐年減少,防疫空位就自然形成。

3 豬病防控措施

3.1 采取科學防疫工作

科學的防疫工作是避免和消除疫病的最佳辦法。對于常見的豬群疫病,要采取高端疫苗,制定科學免疫程序,就相關疫情進行特定時間免疫,避免防疫工作重復性、盲目性。防疫過程須注意衛生條件,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再次感染。此外,重視防疫人員待遇,提高防疫行業社會地位,將直接促進防疫工作推進。

3.2 強化飼養安全性

豬群飼養是重要環節。但是,很多飼養管理者對飼養并不重視,在衛生條件和飼料營養上缺乏關注,這導致豬群被毒素侵害,造成污染源直接進入其中,形成菌類和病毒。要充分保證豬群食到無發霉變質、無真菌毒素的飼料;保證豬群飲到干凈水源;保證豬群不受寒冷,不被暴曬;保證豬群無添加劑注入,無色素食入,增加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對疾病預防和抵御能力。

3.3 加強預防,及時檢測,正確處置

疫苗預防雖效果良好,但在一些病原體上,情況復雜,成效不大,保護性較差,需加以預防藥物的配合。養豬場可根據豬群種類、特點、病情、數量等要素,制定積極的防控保健預案,在投放保健藥物的同時,確保藥物發揮作用,起到預防、調節效果,增強豬群免疫力。建立預警機制的前提是,要有先進的檢測和實驗系統。對豬群階段性的血清樣本檢測以及抗體檢查,或者疫情探測,形成綜合性記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有效管理。對于通過預防及時救治的豬群可采取相關措施,不留后患;若發現攜帶鏈球菌、大腸菌等菌素,包括具有呼吸道和病毒性傳染的豬群,即便輕微癥狀,也要采取隔離鑒定、分區域治療的方式,利用先進疫病學手段予以及時診治,避免形成危害,造成損失,將毒素在未蔓延前消滅。此外,經常對群豬所處環境消毒也是隔離病毒的重要方法,有條件者可輪換豬群生存空間。

4 結語

豬病流行之所以頻繁發生,是防控和處理措施不當造成的。因此,為了養豬業長遠發展,應進行防控結合,以防為主,積極診治的綜合措施。進行科學化的處理手段,先預防,再監測,最后隔離治理,形成完整有效的治理預案,才能保證養豬業正?;l展。

[1] 李華強,汪秀菊.淺談豬混合感染疾病病因及防控策略[J].畜禽業,2013,(287):23.

猜你喜歡
豬病病原豬群
健康豬群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現代生物技術在豬病診斷和防治中的應用探析
豬群咳嗽多發季 養豬人如何應對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2014~2018年門急診手足口病的病原構成變化
魚類爛身病病原研究綜述
影響豬病治療效果的因素及對策
豬群中暑咋預防
RNA干擾技術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豬病中的應用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