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硬件產業發展白皮書

2018-01-23 21:13
中國計算機報 2017年49期
關鍵詞:規模領域機器人

智能硬件是具備信息采集、處理和連接能力,并可實現智能感知、交互、大數據服務等功能的新興互聯網終端產品。作為“互聯網+”人工智能的重要載體,智能硬件正加速與個人穿戴、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生產制造等領域集成融合,催生新興業態蓬勃發展,帶動模式創新和效率提升。智能硬件產業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領域之一。

發展狀況

(一)市場規模

全球市場方面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硬件智能化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在此背景下,智能硬件成為全球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行業之一。由于政府、科技企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智能硬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出貨量、裝機量和市場規模顯著提升。

市場調研機構艾媒咨詢發布和賽迪智庫整理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智能硬件出貨量為13.9億部,2016年達到18.8億部,同比增長33%,預計2017年將達到25.6億部,2020年達到64億部,年復合增長率保持30%以上,在電子信息領域保持領先水平。

全球智能硬件產業初步形成了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健康設備、智能汽車、無人機、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車載設備等規?;a品領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推動著傳統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從全球來看,2014年智能硬件裝機量達到60億部,2015年達到78.7億部,同比增速為30.5%,2016年超過100億部,同比增長27.3%,預計2017年裝機量將達到140億部,增長率維持在30%以上。Gartner報告中也指出,2016年全球智能設備裝機總量達到80億部以上。

從細分產品來看,2016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為2010萬塊左右,較2015年的1940萬塊增長3.9%。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塊,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0%。

智能手機方面。IDC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1億部,同比增長5.7%,增速低于2015年的兩位數。其中,基于安卓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2.5億部,增長7.6%,市場占有率達到82.6%。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9.2億部,增長4.3%,保持6.0%的復合增長。

智能服務機器人方面。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數據,2014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銷售額為59.7億美元,2011年到2014年期間銷售額復合增長率到達 11%。市場份額方面,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占比約63%;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占比約37%。預計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460億美元,CAGR約為 17.4%。

智能汽車方面。目前,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市場規模已突破300億元,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智能汽車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預計未來五年將形成萬億元級的市場規模。智能汽車的飛速發展,促進帶動了智能車載設備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

2016年是智能硬件行業大發展的一年,智能硬件創業的大潮席卷了整個科技圈,智能硬件已涉足健身運動、醫療健康、代步工具、家居娛樂等多個方面。伴隨科技巨頭的競相涌入,智能硬件產業正加速升溫,產業規模和產品產銷量將有新的突破。由此預計,2016—2018年全球市場智能硬件產業規模和出貨量將得到長足提升,產業發展由萌芽期進入成長、成熟階段。

據預測,到2018年底,全球智能硬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至500億美元。自2013年起,智能硬件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升溫,互聯網、信息技術、傳統家電等行業巨頭,以及各種創業公司蜂擁而至。

國內市場方面

全球智能硬件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格局尚未成型,為我國智能硬件產業發展創造了歷史性機遇。目前,我國智能硬件產業正進入逐步成長上量的黃金時期,加上我國大國大市場和移動互聯網興起的獨特優勢,為智能硬件產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達到2750億元,2016年達到3310億元,同比增長21%。預計2018年,我國智能硬件產業規模超過4700億元,接近5000億元,同比增速維持在15%以上,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產業應用水平明顯提升。智能硬件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普及,在全球市場將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

據統計,2015年我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為52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8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420%。

隨著智能手表主要系統平臺及大數所服務平臺的搭建完畢,基于健康大數據的服務類產品逐步成熟,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將增長到300億元。

智能醫療健康設備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26億元,同比增長136%,預計2018年將達到150億元的規模,保持10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智能服務機器人2015年的市場份額為50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73億元,同比增長45%,預計2018年將達到125億元的規模,保持3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智能工業領域2015年的市場份額為1486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583億元,同比增長6.5%,預計2018年將達到1983億元的規模,增速相對平穩。

智能車載設備領域,2014年市場份額為43億元,2015年的市場份額為9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6%。2016年,智能車載設備領域的國內市場規模達到158億元,同比增長116%,預計2018年將達到378億元的規模,復合增長率超過40%。

(二)主要特點

2016年,各大廠商紛紛在智能硬件領域長線布局,智能硬件產業飛速發展,主流產品如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插座、智能路由器、智能電視、智能家居與智能健康、智能駕駛汽車、消費級無人機等產品等紛紛涌現,智能硬件開始向大眾市場滲透。智能硬件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層出不窮,產業邊界在不斷變化,并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智能硬件是跨界融合新領域

根據目前的產業狀況,以產品的形態來看智能硬件包括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車載、智能無人系統、智慧健康,以及其他面向消費和工業領域的智能化產品。智能硬件在本質上,是基于智能芯片、大規模集成電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軟件與應用、大數據和云計算、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新能源和新材料以及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領域的發展,跨界融合而形成的全新的產品形態。

國內外企業積極布局搶占先機

目前,發達國家均認可智能硬件是搶占未來信息化制高點的重要途徑和戰略舉措。在國際上,以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特斯拉、高通等為代表的國際巨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智能硬件技術研發和市場培育;在國內,百度、阿里、騰訊、小米、京東、樂視、360、華為、聯想等企業也投入巨資構建自己的產業生態體系,快速推動智能硬件產業的發展。

智能硬件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當前,全球正處于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社會已經到來。隨著前沿技術發展、企業和資本的廣泛參與,智能硬件正快速的拓展到經濟與社會的各個領域,釋放和催生工業、農業、服務業、節能環保、商貿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會事業、城市管理等各個領域的新需求。智能硬件通過產生全新的生產制造和商業應用模式,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大幅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伴隨各大領域企業競相構建智能硬件生態,行業發展已從單品之爭轉向平臺之爭,平臺的重要性日益凸顯。endprint

猜你喜歡
規模領域機器人
50億元!目前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債券發行
領域·對峙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規??蛇_15BG的Veloce Strato平臺
新常態下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初探
嚴控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
肯定與質疑:“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
3D 打?。合冗M制造領域的必爭之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