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丁心血化春雨,桃李芳香滿神州
——解讀舞劇《格?;āぼ岳蚧ā?/h1>
2018-01-24 01:51徐婧文
黃河之聲 2018年12期
關鍵詞:漢藏格?;?/a>格桑

徐婧文

(武威職業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0)

《格?;āぼ岳蚧ā吩撐鑴∫还灿形鍌€篇章,分別為序——溫馨家園、第一場——告別雪山、第二場——求學江南、第三場——血脈相連和第四場——并蒂花開,演繹的是藏族學生格桑來到遙遠的江南求學,當地老師努力撫慰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不同而感到煩躁、苦悶的心靈,校園生活中接連發生的幾個小意外讓他在媽媽、老師的溫情中得到撫慰、成長的故事。是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舞劇,是由江蘇省常州市歌舞團劇院原創舞劇,在表現形式上新穎自由、變化多樣。藝術的再現了偉大的母愛以及漢族藏族一家親的感人故事情節。編導利用記錄生活點滴的敘事結構,以舞蹈特有的形象思維方式,使生活形態與藏族舞蹈的優美韻律相結合,自然而流暢的舞蹈動作配合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使舞劇更具魅力。尤其是舞蹈創造性的將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景變成舞蹈動作加之舞者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心靈感悟用肢體語言展現給觀眾,使舞者與觀眾達到心靈共振,這何嘗不是“舞蹈語言”的一種豐富。該舞劇的編導以一種質樸純真的心靈流動感和強烈的情感沖擊力,很好的塑造出藏族老阿媽那偉大的母愛以及知書達理的江南老師對學生悉心關愛的人物形象。

舞劇《格?;āぼ岳蚧ā妨钊硕恳恍轮?,首先在于編導別具一格地舞劇名稱賦予了這部舞劇一大“亮點”。按通常的理解,藏族格?;?,被視為拉薩市市花也叫做幸?;?,它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藏族人民把美麗的姑娘比作格?;?;而茉莉花則產于中國江南地區性喜溫暖濕潤,如溫婉的江南女子一般。所以就舞劇字面意思解讀極容易讓人聯想到以“友情”為主線講述藏族女孩和江南女孩的動人心弦的友情故事。而作者卻出乎意料的選擇了以“親情”為主題,該舞劇將江南生長的茉莉花與西藏生長的格?;ㄍ昝赖芈撓翟谝黄?,將江南的老師比作茉莉花,將西藏的老阿媽比作格?;?,整個舞劇無處不散發著老師對學生的愛護和老阿媽對孩子的牽掛。老師的舞蹈動作如茉莉花般輕盈美麗,孩子的藏族舞蹈豪放歡快符合地域特色與人物特征。涵蓋了漢藏“大家庭”中,人們相互理解、互幫互助、和諧美好的生活景象。以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和樸實的藝術形象展示了藏族老阿媽對兒子偉大的母愛以及來自江南的老師對其學生如母親般疼愛的感人情節。體現了編導對偉大母愛的歌頌以及對漢藏人民美好生活的歌唱。觀眾為之感動的是人間“親情”之花的滋潤,為之潸然淚下的是那人間偉大的母愛,是“兒行千里母擔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心。不僅如此,該劇所創造的舞蹈意境描繪,還使得我們窺探到漢藏一家親的和諧景象。折射出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人間樸實純真的親情的贊頌以及孩子們在學習上積極向上的求知態度。整部舞劇給人以簡潔明快的基調,簡單的故事,簡單的人物,即使在藝術呈現上也看似質樸簡單。然而,該劇的簡單并不是單一、單調的代名詞;而是能夠于簡單之中營造出清新與干凈的氣息,因此,這是一種極不尋常的藝術處理手法。能用看似簡單的處理手段,傳達出并不簡單的真摯情感,可以說,這部舞劇的創作者們在藝術上是有想法、有建樹的。在制作上質樸簡約,在情感上則盡量予以放大,該劇的創作者們盡可能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該劇的表現任務服務,特別是放大了劇中人在情感上的處理,因而使得該劇充滿了動人的張力。如何衡量一部藝術作品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整部作品的情節結構是否簡潔流暢、故事情節是否合乎情理。當然,舞蹈作品亦是如此。作為舞劇編導更應注重的是如何讓舞蹈動作在作品中具有新的視角、新的舞蹈形態、新的解釋和新的運用。這些內涵本身都存在于舞蹈作品當中,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和頭腦對其進行研究和發掘。舞劇《格?;āぼ岳蚧ā芬圆刈謇习?、兒子格桑和茉莉老師三人間的情感交織為線索,把“舞蹈動作、舞蹈技巧、敘事情節、舞者的思想感情”和觀眾的感知融為一體,大量采用獨舞、雙人舞、群舞等舞蹈形式,例如第一幕中格桑獨自一人去翻修學校的工地的獨舞、躺在病床上的格桑夢中尋母的獨舞、老阿媽送兒子依依不舍去上學的雙人舞、茉莉老師如母親般照顧格桑的雙人舞等。這些優美輕盈而富有豐富情感的舞蹈語匯,打破了日常生活動作與舞蹈動作之間的界限,既使得整部舞劇中老阿媽與兒子依依惜別的內心情感和艱苦的學習環境的矛盾沖突充分展現,刻畫出了極其鮮明的人物性格,又通過形象生動的舞蹈“語言”,十分流暢地將整部劇情連接起來,為舞劇劇情的發展和遞進做了很好的鋪墊。該舞劇編導在真實反映藏族人民現實生活的同時還通過自身的舞蹈創意,展示了漢藏人民和諧美好的生活場景,例如第一幕中學校工地上,藏族同胞以最真摯的熱情來迎接來自南方的茉莉老師的場景,第三幕中同學們紛紛爭著要給格桑輸血搶救躺在病床上的格桑,第四幕中禮堂里,漢藏同學共慶藏歷新年,跳起了各自民族的舞蹈。等等。在這一個個、一組組真實而感人的舞蹈場景之中,觀眾真切地感受到、體會到的是對漢藏一家親的深情流露以及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原創舞劇《格?;āぼ岳蚧ā纷鳛榈谒膶萌珖贁得褡逦乃嚂萁皙勛髌?,無疑是一部獲得了觀眾認同的成功佳作,在音樂的選取、舞蹈動作的編排、舞美的配合、服裝的襯托和燈光的變換等藝術形態等方面都有許多的獨特之處,舞者和觀眾也正是由于在這許多的藝術形態的共同感染中達到了心靈的共振共鳴。

猜你喜歡
漢藏格?;?/a>格桑
文化差異背景下高職院校漢藏混合班“1+X”證書制度推廣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兒歌作品《格?;ㄩ_》
民族地區藏漢雙語教育問題研究
簡述羅布林卡格桑頗章陳設幢幡的保護與修復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民族音樂(2019年3期)2019-08-14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14
糟糕魚
民間敘事傳統與漢藏文化的交融
方圓(2017年23期)2018-01-09

黃河之聲2018年12期

黃河之聲的其它文章
車載音樂
中國傳統民間音樂的藝術性
朱廣慶民族管弦樂作品《九歌第一組曲》之《東皇太一》創作特征及音色觀念探析*
歌曲《醉了千古愛》的演唱研究
從原生態民歌談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多元發展
淺析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音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