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一年級學生專業認同提升路徑探析

2018-01-27 12:14陳園園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消費導刊 2018年11期
關鍵詞:工學實訓大學

陳園園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教育的關注點已經從能不能上大學轉變為上什么層次的大學以及選擇什么專業。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制、生源、社會認知度等與普通高等院校存在差距,這一定程度上給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帶來壓力。如何讓高職院校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能夠擁有一席之地,在專業領域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筆者從專業教育和專業學習角度,主要面向高職一年級學生以入學教育為契機,重視學校從入學之初就融入專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專業認知、專業理念,以便學生在日后進入專業學習中能夠清楚學什么、怎么學,合理規劃大學三年的學業生活。

一、高職一年級學生重視專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999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泵鞔_了高等職業教育相對普通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的區別?!陡叩嚷殬I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征求意見稿)中進一步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適應需求、面向人人,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推動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加強技術技能積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

國家從政策層面對高職人才教育明確了發展方向,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著重于為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需要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更要重視專業技能學習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側重于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在校學習期間,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在授課教師方面側重于“雙師型”教師的選擇,在學時安排方面,實訓課占用的學時相對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實訓要求更嚴格,實訓效果要求更高。高職院校學制較短,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三年學制時間內熟識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在入學教育階段能夠融入專業教育對于學生順利實現向大學生角色身份的轉變、中學向大學學習方法的轉變,適應大學學習和大學生活的節奏,加深對個人專業的認識,為大學學習和專業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對高職一年級學生開展專業教育的路徑分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建設》中提出“學習和職業的方向指導,應看成是一個連續過程和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幫助每一個人在教育上和職業上做出正確的選擇”。相對于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畢業后升學深造和就業來說,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學生畢業后的主要出路是就業,因此對學生從剛入大學校門開始融入職業規劃教育對于學生大學三年期間更好地規劃學業、提升專業學習的有效性和學習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高職一年級學生中開展專業教育不止是系部專業教師的責任,更需要學校學生部門、教務部門等加強合作和溝通,各司其職,發揮各部門優勢,全面提升一年級學生的專業認知,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日后專業學習的效果。

(一)入學教育階段的專業教育以提升專業認知為重點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在學習和生活上面臨著全新的環境,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身份的發生著變化,更重要的是大學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也發生著變化。大學生相對中學階段的學習而言,大學期間的學習除了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外,專業學習是學習的主要內容。一年級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經歷了短暫的對大學生活的好奇和新鮮后,接著會出現對大學學習的迷茫,尤其是對專業學習的迷茫和困惑,大學應該怎么學習?面對專業課程該怎么學習?學習這些課程有什么用?自己所學專業跟當初高考報志愿時所思是否一致?等等,這些都影響著學生的學業生活?;诖?,要在學生剛踏入校門時把握好這一時機,在學生入學教育時融入專業教育,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培養方案、專業主修課程、專業發展方向和就業前景等內容,讓學生及時掌握大學的教學和學習特點、學習方法和專業學習的特殊要求,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知道學什么、怎么學,理清學習思路,提升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提升學習效果。

(二)課證結合,學賽結合,提升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課證結合”即以學歷證書為標志的學歷教育與以職業資格證書未標志的職業培訓之間的一種有效融合和溝通,實質是時限綜合文化水平與職業技術的銜接和對應,實現“一教雙證”。 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明確提出“各職業院校要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1999年我國在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的要在全社會實行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 2004年4月教育部 《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推行‘雙證書’制度,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高等職業院校大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這為高職院校開設“課證結合課”提供了政策依據。同樣,“學賽結合”即是學生通過參加專業技能競賽的方式提升專業學習熱情。

一年級新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尤其是在接觸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后,與之前中學學習的方式有區別,大部分學生會對專業學習有困惑,尤其是專業理論知識,很多學生表現出不知道學這些課程有什么用,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融入“學證結合”、“學賽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考取技能證書和參加技能大賽,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積極性和熱情,以“證”促學、以“賽”促學,讓學生學習有目標,提高學習效果,提升專業學習的有效性。

(三)知行合一,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提升技能

“工學結合”是職業院校(高職、中職)和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2017年5月,第十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大賽做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希望技能大賽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推動職業教育進一步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堅持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斷的高素質產業大軍,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更好發揮我國人力人才資源優勢、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促進實體經濟邁向中高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強調學校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工作崗位內容相結合,實現校園內學生角色與企業中員工角色相結合。一方面通過校內實訓和校外企業實訓基地交互學習,讓學生在課堂理論知識學習之余,通過實訓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達成知行合一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方式,讓學校人才培養有目標,讓學生學習有規劃、有方向。

高職院校學校在一年級對學生強化專業學習引導,系部專業教師提供專業教育和指導、學生管理部門在就業方面做好指導,教務部門對大學學籍考核等做好指引,因此學生專業學習效果的提高離不開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使學生在一年級能夠對個人三年學業有所思、有所得,合理規劃三年學業生涯,為未來更好地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工學實訓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鹽工學人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鹽工學人
——沈 妉
鹽工學人
——李 琦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