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的“情感”與君子的“自我實現”
——基于道德社會化視角的解讀

2018-01-27 11:32張津梁
天中學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道德性中庸社會化

張津梁

(哈爾濱工程大學 人文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一、《中庸》中“情感”所處的位置

《中庸》中的“情感”到底處于什么位置?或者說我們應該如何對它進行定位?多年來,學界一直對此有爭論,有學者從理性角度揭示中庸的節制心態和節制情感[1]41;有學者從實踐思維的角度出發,認為《中庸》中的情感涵蓋了集體思維和個體行為兩個維度[2]57;還有學者從心情與行為的角度詮釋了中庸情感對個體行為的調節作用[3]1704–1718。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如何對《中庸》中的“情感”定位,涉及古今中西之爭,如果依循君子的自我實現路徑進行探究,道德社會化的“自然性生理情感”和“社會性道德情感”兩個維度恰恰能為研究提供兩個指向。

道德社會化是指個體將特定的社會道德內化為自我行為標準的過程。它是弗洛伊德的“超我”實現[4]125,即人通過自我社會屬性的習得使自己具備道德屬性,充分實現人的社會性。其最核心的內容是道德的習得和內化,即個體通過家庭、社會、學校等場所樹立并不斷完善“超我”。它還是米徳的“角色扮演”,即社會中他人的角色期待,是從只能扮演有限、特定的角色到能扮演普通的“泛化他人”角色的演進過程[5]50–54,通過這個過程使個體的行為具有規范化的色彩。

道德社會化的核心是個體道德的內化,這一內化過程主要包括心理認識的道德化、行為的道德化及心理和行為一致性下的道德化三個階段。心理認識的道德化是道德社會化的早期階段,是個體心理認識的飛躍階段。在這一時期,個體開始有自我意識,并知曉自己與他人的區別。行為的道德化是道德社會化的第二階段。在這一時期,個體通過自我角色的樹立,使自己的行為有了道德化的色彩,但此時的道德化只是社會學習的結果,并沒有使個體通曉自身的道德性責任。在角色的扮演和與社會他者的互動中,個體明了的是應然層面的行為,即“該”或“不該”從事某種行為,然而,還缺乏真正從自我本體角度思考“為什么”如此,行為的考量在此時是無法達成的。個體在心理和行為上一致的道德性是道德社會化的第三個階段,此時個體已經能夠通曉自我的道德意義,并能夠將道德內化到自我的心理和行為當中。

在整個道德社會化過程中,基于“本我”快樂原則形成的情感,通過自我社會化的道德調節最終具備了倫理意義,被賦予了道德意義,在行為上具備了社會責任的內涵。實際上,此時的情感有兩個維度即“自然性”和“社會性”,“自然性”影射出的是一種生理式的“情感”,而“社會性”突出的是道德式的“情感”。為此,本文以自然性之生理“情感”和社會性之道德“情感”為兩個維度分析《中庸》中的情感價值,這兩個維度的“情感”恰恰構成了君子自我實現的過程,君子自我修身的過程是從自然性的“生理情感”向社會性的“道德情感”轉變的過程,“情感”的轉變成為君子自我實現的平臺。

二、君子人格與自我實現

《中庸》中的核心關懷是人的自我實現,其擔綱者是君子,君子的自我實現過程是通過內在的修身通達天命的過程?!疤烀^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3]268,人本性中蘊含著天命的成分,它必須通過自我對“道”的修行來通達?!暗酪舱?,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3]268,“道”本身就蘊含在君子的身上,道是不能離開君子這一本體論層面的,離開君子自身的“道”不是“道”?!暗馈狈譃椤疤斓馈焙汀叭说馈眱蓚€部分,人道作為君子之道,植根于“天”所賦予的人性中,普遍地體現在人間的日常事務中,既有中心焦點,又有普遍運用。中心焦點是本體論層面上的“人之為人”,“中”意味著每個人固有不可化除的品質,人在本質上具有被體驗的真實。因此,這個中心所發出的道是“不可須臾離也”的[4]26。

(一)君子對“道”的體知

修“道”是人通過一系列的修身來完成的,道德社會化是修身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這個意義上,君子要“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從而在“慎獨”的過程中知曉體驗“道”?!爸幸舱?,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痹凇暗馈钡闹赶蛑?,“中”與“和”是其主要面向,作為“大本”的“中”與作為“達道”的“和”具備了內在的統一性?!熬觿毡?,本立而道生”①[6]17,正是基于此,修“道”變成了對“立本”的無止境的追求,“修道”就是“致中和”的過程,也是君子道德社會化終極關懷的過程。君子追求的不是物質生活,而是社會理想、道德理想,君子人格是在“謀道”和“憂道”中形成的[8]56。因此,“君子謀道不謀食”,且“憂道不憂貧”。

道德社會化首先是對“道”的體知。對“道”的體知不是簡單的認識,而是對“道”內化的感悟,認識“道”必須在體驗的基礎上完成?!暗馈钡捏w知是有相當大難度的,“蓋中無定體,隨時而在,是乃平常之理”[3]270,“中”沒有固定的模式或者固定的載體,君子對道的體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因此,君子對“道”的把握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3]271,也即君子要在“無過”和“無不及”的平衡中方能認識“道”。在此意義上,道德社會化是君子一生都要經歷的過程,沒有停頓或完成之說。

修“道”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但并不是說“道”就無法體知和琢磨,“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3]276。君子道德社會化的場所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君子日常生活中體悟的“道”是真正的“不遠人的道”。君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體知“道”,要做到“言顧行,行顧言”[3]277,一旦遇到難題也要“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在“極高明”的“中”里把握“道”的“中庸”。日?;摹暗馈币膊皇请S意的指涉,只有君子在明心見性后方能真正地體會。

(二)君子對“道”的踐行

君子自我實現中的“道德”不是明文細則,也不是明確的道德標準,而是有著形而上的指向,所謂“三達德、五達道”[6]115只不過是道德的外在體現②,二者本身沒有明確的內容規則。因此,君子的道德社會化不是西方意義上的個體社會性規則的簡單實踐,而是在“行道”時自我社會價值的實現。

君子踐行“道”需要處理好各種關系,這在日常生活中是相當有難度的,君子會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感覺?!叭_德”和“五達道”是君子道德社會化的主要關系指向,君子在各種環境中都要保持自身的道德修養,“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做到“無入而不自得”。君子在踐行“道”時,要做到“妻子好合……兄弟既翕”[3]277。

君子時刻要以修身為大要,“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6]282?!吨杏埂分械摹靶型瑐悺?,是一種“人道”和“人理”[7]53?!笆掠H”需要“知人”,也即侍奉親人時要懂得親人的基本需要,包括自我保存的自然性需要和道德約束的道德性需要。然而,“知人”并不是僅僅通過簡單的社會互動就能做到的,需要“知天”,因為“天命之謂性”,人本身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是可以通過知曉天命而明了的。在修身的過程中,出身、智力等因素不影響君子行“三達道”,“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要做到“三達道”需以“誠”冠一。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并非君子的真正宿命,君子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更遠意義上的道德社會化,做到“九經”,即“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9]31。在此基礎上,君子的自我實現才能得以完成,其人格也才能真正地形成。所以,君子以自我的修身為出發點體知和踐行“道”,才能達到自我與他者、社群和天下國家的和諧統一。

三、情感——道德責任的外顯

君子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無論是體知“道”還是踐行“道”,都不可避免地觸及人的天然情感,《中庸》并沒有回避人的情感。理解《中庸》中的情感,不能采用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即認為君子只能不斷地克制或壓抑弗洛伊德意義上的“本我”的情感,從而使得個體的言語或行為符合道德的規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將情感和道德對立的說法是不存在的,情感本身就具有超越道德性的一面。

在中國社會,情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抖Y記 · 禮運》云:“何謂人情?喜、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盵10]159在儒家思想中,情被看作是人性的表達,性本天命所賦,為至中至善[11]42。情生于性,《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盵9]17

作為道德自我實現主體的君子,也是具體化的個人,其自然屬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庸》開篇即承認君子具有“喜怒哀樂”等自然屬性情感。君子的情感是自然本性的流露,朱熹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達道者,循性之謂……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離之意?!盵9]18在他看來,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自然屬性情感,“未發”③代表著人的情感依循天命而發。自出生之日起,君子的本性中就具備道德性的一面,道德社會化就是要讓君子的道德性通過情感的“發而皆中節”來完成。因此,道德性實現的目的在于“致中和”。

“發而皆中節”并不排斥其他的“發”,君子自我的道德化就是要將那些“發而不中節”的情感轉化成“發而皆中節”的情感[12]53。情感的超越性是將“不合中節”的情感轉化成能夠知曉天命的“皆中節”的情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情感的位置處于君子道德社會化過程的核心。君子通過自我的修身,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地知曉、踐行“皆中節”,因而,君子的道德社會化是伴隨其一生的復雜過程。

君子的道德情感是通過君子處理自己與他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而外顯出來的,要做到“發而皆中節”,首先就是體知作為通曉天命的“道”,“道”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仁”的精神外顯在“禮”的規范中。因此,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薄叭省钡木窨梢酝ㄟ^君子這一本體得到彰顯,道就是踐行“仁”的精神?!叭省钡木竦淖钪饕赶蚴恰岸Y”的親屬尊卑,“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13]152。親親講求的是親疏遠近,本身就屬于情感的一面;尊尊強調的是尊卑等級,屬于理性的層面。

值得注意的是,“禮”的彰顯蘊含在君子處理日常生活的關系中?!吨杏埂返谑旅鞔_提出了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盵6]275在孔子看來,君子在處理日常關系時,要做到“事父、事君、事兄,先施之朋友”,如此方能實現情感“發而中節”?!岸Y”的作用在于通過制度性的規訓節制“過”的濫情或興發“不及”的冷漠[13]53。

“禮”不可避免地會與弗洛伊德“本我”層面的快樂情感發生沖突,解決這個矛盾需要不斷的自我修身?!熬又?,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禮,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矣?!盵9]40在修身的過程中,君子要將這些入德,通過至誠之道調和情感沖突。當自我修身做到“至誠,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后,君子就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同道”,道德社會化中的情感也就實現了“發而皆中節”。

四、余論

《中庸》中君子的自我實現有著道德社會化的環節,而道德社會化中君子通過修身,將“本我”層面的情感“發而皆中節”達到社會的道德要求??梢哉f,道德社會化是君子充分實現自我社會性的過程,在道德社會化中,君子從一個具備自然屬性的個體變成了社會化的人?!吨杏埂分械摹扒楦小辈⒉皇呛唵蔚纳砬楦泻蜕鐣楦械臎_突調和,而是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不斷體知和通達“中和位育”式的情感,本身就具有超越性的面向。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兩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用道德社會化理論解釋《中庸》中的情感的首要難題是情感如何定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情感的定位并不只是屬于個體的自然屬性,情感具備道德性的指向,這是一種將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二元對立的思維。君子在自我實現中達成“中和位育”式的情感,便將自然性生理情感與社會性道德情感貫通一體了,自然性生理情感和社會性道德情感雖然有沖突的一面,但是也有合和的一面。

第二,君子的自我實現是君子一生的核心追求,可能完成也可能無法完成,道德社會化中君子所內化的道德不是明確的道德條文,也不是家傳式的規范,而是在自我的情感流露中做到的“無過”和“無不及”。

注釋:

① 《論語 · 學而篇》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p>

② 三達德指的是“智仁勇”,《論語 · 子罕》曾講“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五達道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

③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未發”并不意味著“不發”。

[1] 張德勝,金耀基,陳海文,等.論中庸理性: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和溝通理性之外[J].社會學研究,20001(2):33–48.

[2] 楊中芳.傳統文化與社會科學結合之實例:中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3):53–60.

[3] 孫旭,嚴鳴,儲小平.壞心情與工作行為:中庸思維跨層次的調節作用[J].心理學報,2014(11):1704–1718.

[4] 弗洛伊德.自我與本我[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4:125.

[5] 龔長宇.道德社會化探析[J].倫理學研究,2009(6):50–54.

[6] 朱熹.論語 · 大學 · 中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7] 杜維明.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M].段德智,譯.北京: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2013:26.

[8] 陳來.孔子 · 孟子 · 荀子:先秦儒學講稿[M].北京: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2017:56.

[9]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2.

[10] 陳戍國.禮記[M].長沙:岳麓書社,2004:159.

[11] 周飛舟.差序格局和倫理本位:從喪服制度看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原則[J].社會,2015(1):26–48.

[12]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性轉化為自我認同[M].曹幼華,單丁,譯.北京: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2013:85.

[13] 潘光旦.儒家的社會思想[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52.

猜你喜歡
道德性中庸社會化
人的偉大
中庸自明
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的探討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胡塞爾視域下王陽明心學中的“意”之研究
新聞的道德性和新聞倫理的基本問題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教育是一項道德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