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怎樣盡好安全職責

2018-01-27 17:04嚴偉剛
西部特種設備 2018年3期
關鍵詞:特種設備排查隱患

嚴偉剛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種設備日益增多,特種設備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作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怎樣盡好特種設備安全職責呢?

1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安全負有主體責任

特種設備是指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廠(場)內專用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具有在高溫、高壓、高空、高速條件下運行的特點,是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的設備,如果質量不高,使用或維護保養不當,將出現潛在的危險,而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嚴重人身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對特種設備加強監管和監督檢驗檢查。

2014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總結了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首次從立法上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承擔安全主體責任、政府履行安全監管責任、專業機構擔負技術監督職能和社會力量發揮監督作用四位一體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模式。其中強調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安全責任是第一位的。

2 使用單位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特種設備概念、性質模糊,對與特種設備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不甚了解,對所購置和安裝的設備不完全清楚哪些屬特種設備,或因怕“麻煩”,將特種設備作為普通生產工具管理,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

二是責任主體盡責不到位,多數使用單位沒有認識到特種設備所具有的潛在危險性,沒有按相關規定落實好責任主體應承擔的主體責任。有些企業因經濟效益原因,安全投入不足,導致未登記特種設備、超期未檢的設備長期被非法使用,臨界報廢以及存在嚴重隱患的特種設備長期“帶病”運行。

三是未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種設備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及日常維護保養制度等,沒有將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到具體崗位和具體責任人。

四是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持證上崗的認識存在偏差。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作為安全生產事故責任的高發人群,雖然大部分使用單位能夠認識到作業人員培訓的必要性、重要性,但牽扯到經濟的問題,就有一些使用單位舍不得投入,該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沒有設置,存在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及部分操作人員沒有取得證書上崗、無證操作等現象。

五是特種設備安全雙預防工作“政熱企冷”。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為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做了大量工作,但一些企業行動緩慢,以企業小、設備少、缺資金、缺人員等為借口,未認真開展企業與設備本身的隱患排查和風險分級管控,未建立或按要求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以及未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更談不上針對應急預案開展相應事故演練。

3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要落實好安全主體責任就得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是落實主要負責人抓安全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法規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一般義務、使用登記、安全管理制度等都有明確規定,作為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首先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在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方面,財力和人力資源配置上要滿足要求,包括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設施、工藝;安全設施、職業衛生設施的配置;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職業健康體檢、工傷保險的落實;重大危險源的監控設施與評估的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方面。這是安全生產的保障,企業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應依法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或者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不斷提高作業環境及安全條件。在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及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方面,要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有關規定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足夠的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在著力提升本單位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法律意識方面,要高度重視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在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制方面,要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層層分解責任,傳導壓力,把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并做到互相協調配合,使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責任明確,又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違章必究。

二是落實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加強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是持續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也是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的良方。

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建立完善的特種設備安全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分級管控制度,開展全員風險辨識是提升企業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從生產操作到日常檢維修作業能夠識別作業活動存在的風險并加以控制。掌握風險轉變成事故后的應急處置方法,是從業人員基本的安全技能,是預防為主的主要體現。在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與之并進的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企業負有風險管理和隱患治理的主體責任,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等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各級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

落實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責任。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編制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和隱患排查治理清單,明確本單位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及各設備設施排查范圍、內容、頻次和要求,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排查;建立起全員參與、全崗位覆蓋、全過程銜接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實現隱患排查、登記、治理、銷號的全過程記錄和閉環管理,做到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

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組織及時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是防范事故風險、控制災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重要手段。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企業內部的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搶險救災能力,提高從業人員的防范意識,加強應急管理。

總之,落實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是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依法履行特種設備安全法定職責的重要前提,也是政府加快職能轉變、督導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自主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監管的客觀需要。

猜你喜歡
特種設備排查隱患
隱患隨手拍
嚴把“三關” 強化疫情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隱患隨手拍
互聯網安全隱患知多少?
隱患隨手拍
新形勢下的特種設備網絡安全防護探討
承壓類特種設備受壓元件壁厚測定問題的探討
更正啟事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況及處理對策
配網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