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鳶起之時何處往
——關于葛亮研究的總結與思考

2018-01-28 08:51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10023
大眾文藝 2018年10期
關鍵詞:葛亮朱雀書寫

楊 煬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210023)

張 璐 (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010021)

一、 關于葛亮小說中的民國氣度與歷史感

葛亮曾說過:“我寫每一個當下都希望放在歷史的語境中?!闭且驗檫@樣有意識地向歷史現場靠攏,使得葛亮筆下的民國人物逼真而動人。長篇小說《北鳶》的書名即以證實葛亮的歷史抱負。在張莉所作的《北鳶與想象文化中國的方法》中提到《北鳶》之所以有一種能使讀者心甘情愿進入作品的魅力多半源于作品對物質真實的追求。葛亮放棄常見的民國題材作品中出現的聚焦式寫作而是選擇關注大時代環境中個人生存的心跡以及人在變故面前的軟弱和強大。曹霞的《民國氣度里的豐盛與遼闊》認為和《紅樓夢》《家》的家族史筆法一樣,《北鳶》有“真實”也有“虛構”,“襄城”即是葛亮虛構出的一個位于中國南方與北方交界處的這樣一個城市,既有北京天津的影子,也有四川等地的影子。而小說中的人物雖為虛構但確實有現實中歷史人物的投影,盧文笙和毛克俞分別對應著葛亮的外公和爺爺,陳獨秀、褚玉璞在書中也有對應人物。

葛亮的敘述利用的是我們眼中的“歷史”之外的日常,這是歷史的外圍給予了歷史本身無限的“被講述”的張力。這也是王德威所說的葛亮所經營的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敘事風格的真正來源。在岳雯《虛浮的民國—葛亮〈北鳶〉》中通過對“名伶抗日”這一故事的改寫指出葛亮更加重視情感結構在敘事中的地位的歷史解釋視角并不合適,葛亮將“家”、“家族”重新鑲嵌回“自我”—“國家”的秩序鏈條中,認為個人只有重回到家族關系中,才能直接應對民族國家之事。這雖一反大多數家族—國家題材的小說主題,但是卻也忽略了一點:民國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在民主國家危難之時,知識分子放棄小我而成全時代所需。

二、 關于葛亮作品中的城市敘事與底層書寫

葛亮稱自己的家鄉南京為“家城”,稱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香港為“我城”?!朵叫堋返某霭鏄酥局鹆潦状螌⒛抗廪D移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寫出了人生的不確定性,以及意外事件所帶來的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不期而遇?;粞嗟摹陡鹆痢翠叫堋担簭摹拔页恰钡健八恰薄分凶⒁獾搅烁鹆岭m是以外來者的眼光來看待香港燈紅酒綠繁華的景象但是他也作為一座城的挖掘者發現了普通人的艱辛。葛亮考察此城的歷史和風俗,弄清楚這座城市的社會學、地理學知識,這樣細致的考究工作使《浣熊》中的人物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滿血肉的,而葛亮也不再是單純的“外來者”眼光看待這座城市。東北師范大學于瑨的碩士論文《葛亮文學中的城市敘事探究》從葛亮的“城市經驗”出發,探究其與“城市敘事”的互動關系。通過“文學南京”的研究發現葛亮在南京敘事方面的敘事表現和情感認知。葛亮的寫作把握的是南京的靈魂而非事事巨細,在呈現南京舊時生活面貌的同時也力圖通過作品表現現代工業化發展中南京逐漸失守的危機。

書寫當代城市生活有意識無意識地都會涉及城市中的弱勢階層。葛亮的短篇小說集《七聲》寫了七個故事,正如書名所預示的“一均之中,間有七聲”,這聲音里有著艱辛的內容,也有對生活的執念。廣西師范學院的劉巖在其碩士論文《葛亮小說的民間書寫》中系統地分析了葛亮小說中形形色色的底層人物,借底層書寫的主題色彩研究底層書寫蘊含的苦難、悲劇性、劣根性等主題,最后從超越階級性和城市化兩方面更深層次探討底層民眾的生活困境。此篇論文的佳處在于看到了葛亮書寫底層背后的不足之處即為葛亮對于苦難的書寫停留在表層,如何將底層的人物書寫的豐富而不失深度將是葛亮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葛亮自己說過:“我雖然沒有著意要書寫底層的想法,但正是這些人物的存在,讓我體會到了時代的磚瓦的構成。他們的聲音盡管微薄,卻是這豐厚的時代,最為直接和真實的見證。我認同德賽都的觀念,這些人,正是‘行走于街巷的平凡英雄’,他們的傷痛與歡樂,都是這時代的根基,匯集起來,便是滾滾洪流?!惫P者認為底層書寫是與悲劇意識分割不開的,申慧芳的碩士論文《論葛亮小說的悲劇意識》中將葛亮所寫的生活中的種種悲劇分成幾類,包括內在原因導致的性格悲劇、大歷史大環境所導致的時代悲劇以及所謂宿命和偶然等外在原因引發的命運悲劇。

葛亮的悲劇帶著宿命的外觀,但其內核指向的卻是人。他的小說強調了人生的宿命感和虛無感同時也展現了人對悲劇命運的反抗。

三、 關于葛亮作品中的語言及抒情美學

黃子平在談論葛亮《北鳶》的寫作語言時說道:“對這部書乃至對小說家來說,語言問題至為關鍵。葛亮七年磨一劍,其貢獻恰是創造了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敘事語言,既典重溫雅又細致入微,寫市井風情錯落有致,寫時代風云開闔有度,成就了這位‘當代華語小說界最可期待的作家’獨樹一幟的抒情美學?!痹邳S子平討論葛亮的《北鳶》時提到葛亮對于祖父輩的想象,對近代文化的滄桑凋零的追溯,他的近百個人物在亂世里辛苦遭逢均需要落實到敘事的語言上,也就是說,他要想最大程度地貼近那個時代就必須得通過語言提供故事的“在場感”。王德威在《抒情民國—葛亮的〈北鳶〉》中認為葛亮歷經《朱雀》《北鳶》兩部長篇小說,一種屬于葛亮的敘事抒情風格已經成型。那就是葛亮對于當代作家的異質性,不追求創新反而是想象祖輩的風化與滄桑,經營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敘事風格。張學昕在《光影里的聲音是怎樣流淌出來的—讀葛亮的短篇小說》認為葛亮所寫的每個細節所反映出的美學風范都成為其寫作的內在基調和底色。這就是葛亮在接受采訪時所提及的“一事一物皆具精神”。張學昕認為葛亮的語言平實而老到,清淡的故事中流露出沉郁。敘述語言具有多種聲音,而這正是一種新的敘述、呈現生活的方式。 同樣用聲音來形容葛亮小說的還有近期的兩篇評論文章。周珉佳的《用中提琴的音色敘事—評葛亮長篇小說》,論者用“厚實而溫暖的敘事音色”來描述葛亮在長篇小說中所用到的意象,例如朱雀、風箏,用“沙啞卻平靜的歷史鉤沉”來概括葛亮的書寫姿態及對歷史大事件的把握能力??荡喝A的《歷史、命運與文化日?!鹆痢粗烊浮导啊幢兵S〉》將這種聲音形容為“快與慢:敘事的變奏之音”。葛亮曾在《北鳶》的序言中提到祖父葛康俞品評中國傳統繪畫《早春圖》時的評價“動靜一源,往復無際”。而這恰是其作品中敘事音色的美學來源。

四、 關于葛亮作品的意義

作家閻連科在看完《朱雀》后評價葛亮:“葛亮的文字非常好,可以說是張愛玲、胡蘭成一系的傳人,語言非常精彩,作者對于故事和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到位,書中出現的人物超過30個,可以說是青年作家中的翹楚?!备鹆恋某霈F確實給當代文壇帶來一股不小的不同于以往的勁風,高山在《越界與間離—葛亮的意義》一文中通過探尋葛亮成長的軌跡與家族淵源發現形成葛亮文學創作心態的蛛絲馬跡,通過梳理葛亮的作品發現其內在的距離感,最后將筆觸落到葛亮文化越界的書寫。高山從葛亮小說中的間離特征暢想了當下中國小說發展的一種新的眼界和可能性:南京與香港“雙城經驗”的互文性書寫,為世界華文小說開創了一種新穎樣態。金理在《葛亮的風箏—論〈北鳶〉》中講到了無論是《朱雀》還是《北鳶》彌漫其中的都是吾土與吾民心中曲折卻創進不已的精神氣脈。進而,金理認為自《朱雀》始,葛亮已展現超越同儕的、豐沛而又細膩的歷史感受力,而后來的《北鳶》則是一部“向《紅樓夢》致敬的當代小說”。金理的另一篇研究論文《有風自南—葛亮論》中系統地梳理葛亮的作品,及其關注葛亮與其“家城”南京的關系,但最后也不忘用反問的方式向作者提出建議:是找到了文學的普遍價值?這種“普遍”如何與一己創作的獨異表達構成辯證?

五、 余論

在葛亮作品研究中,還有幾點值得一提。一是關于葛亮作品中的形象分析問題。夏彬彬的《淡筆濃情—葛亮小說的形象類型分析》做了較為詳細的分類,將人物形象分成四類,第一類是小人物形象。代表有阿霞、洪才。第二類是知識分子形象。代表有《七聲》中毛果的父母、成年后的毛果和《無岸之河》中的李重慶。第三類是局外人形象。代表有《雅可?穿褲子的云》中的雅可、《七聲》中的許廷邁。第四類是動物形象。比如說烏鴉、朱雀、紅頰黑猿。但是此篇中形象分析略顯單薄,并沒有涵蓋葛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因此此類問題還有很大的闡述空間。

二是關于在飛散視角下如何看待葛亮作品的問題。路璐在《飛散視角下的別樣鄉愁—讀葛亮〈朱雀〉》中采用“飛散視角”來看待許廷邁的身份,身在異邦又對故鄉深情回望這不僅是許廷邁的鄉愁,同樣也契合了葛亮的身份。在葛亮的作品里,“全球化”這個詞不能忽視,葛亮筆下的非洲留學生、美國間諜、日本商人、白俄舞女、南洋華僑均在南京這座古城出現,仿佛南京有著巨大的磁場。利用飛散視角及全球化眼光來看待葛亮的寫作將會發展成一種持久的研究狀態。

三是葛亮關于前輩作家的吸收借鑒問題。馮晨旖在《葛亮〈朱雀〉的書寫及其對魯迅精神的繼承》中通過魯迅筆下的魯鎮與葛亮筆下的南京、歸鄉與看客的敘述視角、鄉村與城市的苦難主題來探討葛亮對魯迅精神的繼承。此外,葛亮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沈從文是對他影響很深的作家,沈從文在《丈夫》這部小說中建立了忘我的和諧。細節的意義,不在細節本身,而是建立一種全新的邏輯感,這是一種靜水流深的格局,與沈從文小說品質的有意模仿或是說內在契合也將會給葛亮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

[1]王德威.抒情民國——葛亮的《北鳶》[J].南方文壇,2017(01):92.

[2]張莉.《北鳶》與想象文化中國的方法[J].文藝爭鳴,2017(03):163-166.

[3]周珉佳.用中提琴的音色敘事——評葛亮長篇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2017(06):166-171.

[4]金理.葛亮的風箏——論《北鳶》[J].南方文壇,2017(01):93-96.

[5]康春華.歷史、命運與文化日?!鹆痢吨烊浮芳啊侗兵S》中的城市想象[J].當代作家評論,2017(06):179-184.

[6]劉瑩.想象與記憶的重奏:葛亮的南京書寫——以 《朱雀》為例[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6(01):28-31.

[7]周蕾.歷史、日常、他者與“南京”想象——評葛亮的長篇《朱雀》[J].名作欣賞,2015(11):14-17.

[8]金理.有風自南:葛亮論[J].當代作家評論,2013(01):160-172.

[9]張學昕.光景里的聲音是怎樣流淌出來的——讀葛亮的短篇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2013(01):153-159.

[10]王德威.歸去未見朱雀航——葛亮的《朱雀》[J].當代作家評論,2010(06):149-154.

[11]周詩婕.南京的記憶書簽——評葛亮《朱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07):63-64.

[12]路璐.飛散視角下的別樣鄉愁——讀葛亮《朱雀》[J].名作欣賞,2011(36):26-27.

[13]曾祥金.論葛亮《北鳶》的民國想象與古典書寫[J].百家評論,2017(05):92-97.

[14]陳慶妃.新古典小說《北鳶》的語言范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03-13(005).

[15]趙振杰.北鳶南飛 斷腸余音裊裊[N].文藝報,2016-01-13(003).

[16]申慧芳.論葛亮小說的悲劇意識[D].安徽大學,2017.

[17]于瑨.葛亮文學中的城市敘事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18]劉巖.葛亮小說的底層書寫[D].廣西師范學院,2015.

[19]李靜媛.葛亮的民間書寫:他們像鹽一樣平凡,也像鹽一樣珍貴[N].中國藝術報,2017-08-16(008).

[20]蘇婭.葛亮:平和比戲劇性更強大[N].第一財經日報,2011-09-16(D03).

猜你喜歡
葛亮朱雀書寫
作家葛亮:《瓦貓》敲碎了匠人精神的濾鏡
書寫要點(十)
撕掉“神獸”標簽的朱雀
養成書寫好習慣
歷史本真性探詢下的城與人書寫
謎鴉
書寫春天的“草”
朱雀
秘密旅行
免費旅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