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送光明

2018-01-28 03:23Devir
焦點 2018年10期
關鍵詞:開遠巡線云南

Devir

工作站人員外出定期巡線、特殊巡線、檢修時,在巡視小道周圍的樹上、塔上、土中,都隱藏著各種威脅,稍有不慎就有被攻擊的可能。

尋電之旅

早在2011年,為迎接在深圳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由《南方都市報》組織策劃了“深圳大運會尋電之旅”活動?!耙欢入娛侨绾螐乃茏兂呻娔?,跨越云貴高原、桂粵大地送達南海之濱,點亮深圳大運會的?”帶著這個問題,由奧運冠軍、大學生代表、深圳市民代表等30余人,用9天的時間橫跨云、黔、桂、粵4省區,跋涉逾4000公里“追逐光明”。

“尋電之旅”的第二站進入云南,在這里隊員們了解到云南電網的巡線員是如何穿越原始森林、翻過碧羅雪山,巡線、搶險保障電力供應的?!皩る娭谩标爢T來到西雙版納自治州景洪市勐養鎮,這里的500千伏景洪-墨江Ⅰ、Ⅱ回線是景洪水電站對粵送電的唯一通道,起于景洪止于墨江,線路全長約181.8公里,屬云南電網普洱工作站管轄。

隊員們跟隨巡線員鉆進原始森林,在6位荷槍實彈的森林公安的護送下重走6公里的巡線電網工人之路,但是在途中意外遭遇兩群野象,公安鳴8槍示警驅趕意欲攻擊人類的象群,隊員們只能狼狽逃命,整個過程險象環生。在慌亂的逃命過程中,更是不少隊員摔倒,頭上、臉上、身上全是泥土。

據介紹,普洱工作站所轄線路經過普洱與西雙版納地區,氣候溫暖適宜,動植物種類繁多,野象、毒蛇、毒蟲、毒蜂、螞蝗等易對人身造成傷害。工作站人員外出定期巡線、特殊巡線、檢修時,在巡視小道周圍的樹上、塔上、土中,都隱藏著各種威肋、,稍有不慎就有被攻擊的可能。曾經有一名電網工人在驗收新線路時,不慎被馬蜂攻擊,被迫在雞蛋粗的電索上狂跑,像表演高空走鋼絲一樣的驚險,最后還是不幸被馬蜂蜇到臉,腫成了“大頭”。

山高谷深的怒江大峽谷,聚居著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白族、普米族、彝族、納西族、藏族、傣族、漢族等多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當年云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怒江工作站的12名來自不同民族的小伙子,維護著我國海拔高差最大的220千伏輸電線路——云南電網220千伏蘭福線,這條線路橫跨滇西海拔達4000米的碧羅雪山,全長111.237千米,是當時怒江大峽谷與大電網相聯接的唯一通道。

為了保護電網與怒江連接的唯一送電通道安穩運行,巡線工們常年穿行于海拔4000米的雪域山間,每次巡線,巡線員們要用20多天的時間,走過350多公里長的巡線路。在這條路上,有50多公里是無人區、原始森林,狗熊、野豬和毒蛇等動物不時出沒。更嚴重的是暴雪形成的迷霧,有時能見度不足20米。

開遠火電

2018年是南方五省區有電130周年,為紀念這個日子,一群南方電網人歷時三年零四個月,編纂出版了一本200余萬字、包含141幅珍貴圖片,將南方五省區百年電力發展“一網打盡”的大部頭圖書——《中國南方電力工業志(1888-2002)》。

1888年7月18日,時任大清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從國外購入一臺柴油發電機和100盞電燈抵運廣州,機組安裝在衙門旁,當月23日開始發電,供衙門照明。這一縷燈光意味著,電燈的時代,開始了。

這部“百年志”翔實地記錄了從1888年有電以來,到2002年南方電網成立,共115年的電力發展史。有心人將這段“光明史”匯總成了一篇文章——《南方百年電力的20個瞬間,你見證了幾個?》

在這20個歷史瞬間中,云南開遠火電廠的名字赫然在目,1955年,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一座半自動化中型燃煤凝氣式火力發電的開遠發電廠,在者坡寨開工興建。蘇聯先后派出23名專家駐廠援助。全部工程分五期建設,1966年12月,全部工程建設,占地面積450多畝,裝機總容量7萬千瓦,投資7390萬元,發電設備有8機8爐,發電占當時滇南電網發電量的81%,是滇南電網的主力電廠。

1998年6月15日,根據國家節能減排要求,開遠發電廠全部機組停產,結束了42年的發電歷史,電廠遺址成為紅河州文物保護單位。電廠雖然已經關停,但是舊廠房仍然矗立,開遠發電廠永不消失。

無人機與慧飛

開遠火電廠經歷了改造成游樂園、游泳池和卡丁車場的變遷后,如今這座充滿時代印記的廠房園區,迎來了新的歷史使命——成為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的培訓基地,每年全省電網巡線系統的無人機培訓和UTC考核,都在這里進行。

隸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開遠小城,小城不大,卻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離城區20公里的小龍潭,褐煤儲量達12億噸,是云南最大的露天煤礦。開遠火電廠在當地算是家喻戶曉,任何一位出租車都能不依靠導航準確行駛到火電廠的不同大門。

最近一期的慧飛UTC培訓考核,云南全省電網系統一共來了40位學員,15天時間,從理論到實操,再到最后的考核結業,全都在這里進行?;嘏d建了多座110~500千伏的輸電教學桿塔,學員可以模擬真實作業環境,來訓練無人機巡檢的熟練度,在這里,學員們互相試探對方無人機飛行的經驗值,不是問能飛多遠或者飛多高,而是問一塊電池能巡幾個塔,這里的電池指的是大疆精靈4 Pro的通用電池,一塊電池能巡越多的基塔越是熟練的高手。來自大疆慧飛總部的UTC教員王胤卓,在現場演練了一塊電池巡視8個基塔的極限操作,飛行快速穩定,拍攝的畫面也清晰明確,引起學員們的瘋狂膜拜。

無人機的出現,雖不能說完全改變了電力巡檢的工作性質,但它確實從很大程度上,改善著電力巡檢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

電力巡檢本就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工種,在云南尤其如此。據當年怒江站的站長馬成斌介紹,2008年初,南方地區遭遇嚴重冰災的時候,碧羅雪山冰雪程度尤其嚴重,220千伏蘭福線也跳閘停運。當時,山頂兩側數十公里的積雪,最深處達到10多米,巡線員5次登頂方才成功。由于馬匹無法在積雪里行走,到達海拔3700米時,大伙兒只好背著各種搶修材料和生活用具上山,每個人負重都在40公斤以上。每走四五十米,他們就要停下來休息,吸吸氧氣。

“在這里,馬都會累到自殺?!瘪R成斌告訴大家,曾經有一次連續多日雪天運送物資,有一匹馬走到懸崖邊,縱身一躍結束了生命。

無人機的出現,雖不能說完全改變了電力巡檢的工作性質,但它確實從很大程度上改善著電力巡檢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這次UTC培訓,來自怒江供電局的蘭虎勛和吳程峰,都是一線電力巡檢員,在無人機出現之前,他們的前輩甚至需要像雜技演員一樣在高空橫跨怒江江面。這種心理上的畏懼正逐漸被無人機所代表的新型生產工具所解脫,1994年出生的蘭虎勛目前已經當上了貢山供電局普拉底供電所配電班班長,不過對于他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是考下無人機巡檢的UTC證書。

高建德與趙任仁都來自德宏供電局,也是這次UTC培訓年齡相差最大的兩位學員。高建德1969年出生,現任副班長兼安全員,趙任仁是95后,目前是線路運行工。趙任仁認為無人機巡線比拼眼力、精力和飛行技巧,是年輕人的工作;高建德覺得巡線的標準一直存在,無人機只是代替人工,工作年限更長,更了解電塔的老一輩電網人更容易上手。經歷了15天的刻苦訓練,年齡如此懸殊的兩位雙雙通過了UTC證書考核。

“自然環境越艱苦的地方,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越高,無人機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生產工具,更像助手與伙伴,幫學員找到自己的助手,我覺得很有意義”90后的無人機教員王胤卓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

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云南電網公司很早就開始使用大疆無人機參與到巡線工作中,在整個南方電網系統,云南省無人機的使用率都排名靠前,但在基礎電力單位,無人機的普及還需要過程,這也是慧飛UTC肩負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開遠巡線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春光美巡線忙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出沒風波里,踏浪去巡線
淺談《關于開遠鳳凰山地標性建筑鐘樓12字的深刻意義》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無人機在電力巡線中的應用模式研究
飛滑式巡線機器人自平衡控制方案設計與實現
開遠灰土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