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視角:子孫龍活動靜態保護和動態傳承研究

2018-01-29 00:05郭洪祥吳玉華楊姍
體育風尚 2018年1期
關鍵詞:子孫民俗傳統

文/郭洪祥 吳玉華 楊姍

一、客家民俗體育文化

(一)客家文化

贛南、閩西、粵東組成的廣闊山區形成了客家文化。使得各路學者對客家文化的研究較為深入,且取得了大量的學術成果。其中,改革開放之后,客家文化領域的研究呈現出了持續繁榮向上的勢態,對客家文化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幾乎成為一門顯學。諸如客家建筑、客家遷徙史、客家源流、民間藝術、客家服飾、客家飲食、客家習俗、客家體育等。

(二)民俗體育文化

民俗是一種來自于人民,傳承于人民,規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體育作為人類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以吸引、推動、滲透、融合、感染、凝聚、凈化等多種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子孫龍民俗體育活動是客家特色鮮明且具有地方性和群眾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是客家民俗體育活動的具有代表性的活動之一,是民俗文化當中的一種,具有農耕文化和民間信仰文化,又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即體現出客家人團結和諧的精神風貌又揭示出子孫興旺發達、風調雨順、吉祥如意的內在寓意。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位置重要,不可或缺。需要大力傳承發揚和保護。

二、子孫龍民俗體育活動的發展

子孫龍在客家民俗活動和社會體育中的發展

在以黨中央的體育方針為中心的帶領下,全民健身大步前行,深入全國各地。每年的正月初十,伴著客家都有的樂奏,客家最為廣大的民俗體育活動之一子孫龍在傳承著,在當地,子孫龍年年都要舉辦,政府和老百姓都樂在其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動舉辦的更為熱鬧和隆重,在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信仰和無比的敬畏。子孫龍帶給客家人民的歡樂、愉悅、憧憬和信仰是無限的、積極向上。子孫龍還無形的發揮著團結和睦,族人和諧,子孫發達興旺,勞動五谷豐登。然而在新時代的沖擊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下的一支獨秀,子孫龍在客家傳承中感受到了危機,人們的娛樂方式多樣,活動技術面臨青黃不接,像多數傳統文化項目一樣,需要傳承發展和保護,迫在眉睫。

三、子孫龍的發展現狀及急需解決的問題

子孫龍是以屋場族氏為單位,利用“燈彩龍”活動形式,于春節期間慶祝、元宵節道賀,其旨在拜神祭祖、祈福求吉、人丁興旺、子孫發達、身體健康的大型民俗體育活動。據族譜記載有440多年的歷史??图蚁热嗽诒軕饋y,逃災荒的遷徙中,相互幫助,艱苦奮斗,精誠團結,鍛造出團結協作,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熱情好客,文明友善的客家精神。

四、如何把子孫龍民俗體育活動靜態保護和動態傳承構建?

(一)靜態保護與措施

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整體性傳統技藝保護,應從整體再到單一式。

中國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現今,面對滿目琳瑯的外來文化形式和千奇百怪的思想價值觀上很多年輕人有著不一樣的追求。與此同時,自己的優秀民俗體育文化卻漸行漸遠。傳統的民俗技藝和活動有很多,其中客家民俗體育活動項目舞龍舞獅等核心技術。這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隗寶,具有重要的價值體現和傳承追求。其特點突出了,動態、傳神、有形、多元、傳承等。這些民俗體育技藝取之于民用于民,具有很強的隨機性與因地制宜性,捕捉到其最佳的效果較難,美好傳神的一面用文字無法很好地表達出來。其本質內涵也表達不夠。同時隨著社會快節奏發展影響,從認知度上的局限性、面對外界文化的誘惑性,無法對傳統民俗體育文化采取正確、合理的保護和傳承,從而忽略“整體性”保護,偏向傾斜式、單一式的保護和傳承。所以,有效地先整體再單一式,更能給民俗體育活動帶來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動態傳承與措施

1.從單一轉向主體

從主體的角度來看,子孫龍民俗體育活動,更集中于族人的年輕小伙學習其核心技術,而且,只有本族氏人才有資格,在自己屋場舉辦。都是特定的人特定的區域,如果想更好的傳承和保護,可以傳承給其他族氏,通過良性競爭,舞龍的姿勢,造型富美,達到身體健康,子孫發達興旺的價值。需要依靠主體力量傳承。

2.改變傳承空間,從生活中傳承,形成一種特有的子孫龍文化精神傳承

傳統民俗體育文化以活動等方式呈現,它作為一種動態的文化活動需要在其傳統的文化空間中進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次數的表演,爭取從特定的節日中也舉行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并且參與民俗體育活動。讓他們從看到體會,從一個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帶來意想不到的傳承和發展作用。

3.物質層面

人都是感情動物,也是物質動物,最容易影響我們的就是物質。最容易讓我們感受到的也是物質,從而發生改變,從心里接受。民俗體育活動子孫龍所有需要的器材都是來源于生活當中的竹子,木頭,等材料都是當地山上有的。作為子孫龍文化的物質層面,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而追求改變。要把子孫龍的外觀造型做的更加完美生動。

[1]薛學共.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2:17.(第1版).

[2]楊學達,王軍棉.民俗文化視角:安塞腰鼓靜態保護與活態傳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0):174-175.

[3]宋玙.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從《中國詩詞大會》談起[J].北方文學(下旬),2017(06):166-167.

猜你喜歡
子孫民俗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民俗節
漫畫民俗
老傳統當傳承
First Man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水和水的子孫以及冰雪河流(之七)
水和水的子孫以及冰雪河流(之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